李艳会
(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大门丁小学)
让阅读教学深入学生的心灵
李艳会
(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大门丁小学)
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好方法,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体悟优美的语言文字,揣摩文段字词的用法。从阅读中学到语言运用的方法。然而,在目前的教学工作中,学生大多不愿意主动进行阅读。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深入学生心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阅读;语文教学;主动学习
现代语文教学“活”的迫切性、可行性不言而喻,语文教学实施需从“乐”“情”“美”“智”四个方面入手,发挥师生的教学互动性,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跑,真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其乐融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确立现代阅读理念,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如何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实施现代阅读理念,从而使阅读教学真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呢?
现代阅读理念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认识世界、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中设定的语文课程目标,也充分考虑到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1.现代阅读理念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其实是学生与作者(课文)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阅读、自己发现。因此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新教材不是教本,而是读本。
2.现代阅读理念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
既然每个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的作品有不同的体验。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不要刻意地去追求标准答案。
3.现代阅读理念要求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
一般来说,教师对课本的理解应高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起到向导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应适时引导,适时参与对话,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创设轻快、活跃、和谐的环境氛围,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阅读中。
4.现代阅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其自主性和独特性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对于阅读总是侧重于理解、忽视情感,强调理性认识,忽略感性认识,把分析放在首位而不能整体把握文意。这也印证了课程观念重视知识学习而忽视学生发展。把阅读目的定位于感知性、体验性,就是要改变重视知识的课程观。注重情感体验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完全遵循语文学科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阅读的功能就会大大减弱。
在过去的教学大纲中,分段、概括段意是中年级的训练重点。而新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里完全未提及“段落”这个概念。为何有如此大的改变呢?因为之前段落练习容易使教学陷入复杂分析的枷锁中,总想要达到准确、统一的答案,从而忽视了对情感因素的理解,压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违背了现代阅读理念。在现代阅读理念中,分段、总结文意不可能完全避免,关键在于,要把分段、概括段意作为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
在过去,小学高年级的阅读重头戏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未被强调,与之相应的提法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过去的“概括”现在改为“体会”。“概括”需要作理性的判断,而“体会”则更多的是伴随着感性的把握,其表现形式更为自由。过去突出“中心思想”,现改为“思想感情”,其外延比“中心思想”大得多,“中心思想”只能固定在“统帅全文”的层面上,而且只能被认为是唯一的。“思想感情”则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去解释。“概括”更注重结果,“体会”更注重过程。对“概括”的要求,还往往强调规范、统一,所以,难以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而现在对“体会”的要求,重在自主感悟,鼓励自由表达,所以能关照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
实施现代阅读理念需要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创造。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搏击长空,做时代的弄潮儿。让我们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共同勉励吧!
[1]王秀梅.怎样让阅读教学更有效[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2.
[2]练光敏.让阅读教学“读”出效果[J].文学爱好者,2009 (01).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