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佩芳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
去年,当我得知我将第一次当班主任时,我就感到非常担忧: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可以使用的教育方法却是越来越少,我该怎样管理班级,才能让学生变得有规有矩,而又能把握好“收放”管理的“度”?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又是什么?这些确实都让我在开学一段时间之内感到很苦恼。恰好开学不久,学校就开展教学改革,大规模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刚好从我们七年级这届开始实施。通过一段时间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学习和实施,我不由灵光一闪,茅塞顿开,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那么在班级管理中,我能不能借助这股东风,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的主体意识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作用呢?于是,我开始在班级管理中从几方面来尝试:
有专家指出:一味赏识是“温柔杀手”。教育不能没有惩罚,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一样都不能少。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适当的惩罚有时候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从计划实施小组管理班级以来,如何奖罚就是最难设计的环节。最后我忽然想到,小组的位置是在大思想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的,那么这个奖罚让学生做不是更好吗?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他们心理最真实的表达,无论是奖还是罚都能直达他们的心里,取得最好的效果。班会课上我提出了奖罚的原则是一星期评一次周最好小组和表现欠佳小组,对表现最好的小组怎么奖励,表现欠佳的小组怎么进步?怎么帮助一周中扣分最多的同学?经过讨论最后形成定稿。
一种制度的实施,必须要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草稿中我参照了对我影响很大的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虽然里面很多内容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过时了,但是思想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特别是魏老师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在起草协议中,我把很多的工作全部都分摊到每个人身上,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在小组中让每个人都分担了不同的工作,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小组的一员,小组荣则己荣,小组损则己损。让每个人无论哪方面都在别人的监督之中。经过一周的设计完成了定稿,在跟学生共同讨论后形成了适合我们班级的定稿。
在进行小组合作管理的过程中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和调控,对于制定好的协议,如果不能执行到位,等于一张废纸。我们班第一学期刚开学时,各方面还尽如人意,随着同学们的互相熟悉和对老师的熟悉,一些同学的坏习惯开始慢慢显现,上课纪律开始不好、回答问题也不积极了、作业完成不及时等等,这时我就重点狠抓纪律评比,在班级加分中加大积极回答问题的分值,并配合召开了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自己来发表看法,找到解决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现在纪律好转了,课堂上同学也很积极回答问题,然后我再倡导积极学习、重视成绩的风气。
对于每周的加扣分情况,我都及时地在下周的班会课上进行总结分析,对表现好的小组和同学按照规定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小组和个人给予批评和处罚,每周落实到位,强化行为规范在每个同学心中的分量,让同学引起重视,增强其集体意识。几个月下来,班上的纪律和学风都有了明显好转,下课同学们都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扣分;如果自己扣了分,就要想办法把分加回来,积极地要求表现。
经过近一年的实验,小组合作管理的优势充分地体现了出来,首先是行为习惯方面,现在班上的同学都比较自觉,上课下课的纪律都做得较好,特别是老师不在的时候都能做到自觉。
其次是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当每个同学都很重视自己组的荣誉时,他就会自觉地去完成自己该做的作业,去背该背的书,那么时间一长,学习习惯自然就有较好的改善,现在每天到校交作业,除非有时会出现忘带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出现不做的情况。自从班级管理中加大成绩一项的比重,每个小组的竞争意识加强了,都想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这也加大了同学的学习热情。
最后小组合作管理也强化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小组合作学习在班级管理中的深化,让学生尝到小组合作,集体努力的甜头,也让同学认识到一个人落后都必然影响小组的进步,在每个人都能做好本分的同时,去积极帮助小组其他成员达到要求。所有这些使合作渐渐成为一种习惯,集体主义观念也渗入人心。
通过近一年的摸索,我在班内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班主任的工作也变得非常轻松。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主体的平等性,强化了集体合作意识,在自主管理中增强自我约束,充分挖掘了人的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合作,学会竞争,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老师继续探索的班级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