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瑜
(西安中学)
在高中化学课堂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应该首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研究,清楚这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了解教材对知识点上层次的划分,理解学科本质。同时,在进行探究设计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内容的选择以及整体的把握。
科学探究并不是针对所有的内容,有些内容并不值得探究。通常,满足以下特征的内容一般值得探究。
在教材中是重点知识、核心知识,在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它的重要性的这些知识,是值得探究的知识。这些内容必须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满足高考考纲的规定,知识要以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中心,重点应该放在一些与生活和社会有关系的知识上。
从学生的因素来说,哪些知识可以探究,取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差太远。太简单的问题,学生也许不用思考,那就不值得探究;太难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水平、知识储备还达不到,那么也没有探究的必要。
因此,值得探究同时又能够探究的知识,就是适合探究的知识,即“课程标准”里提到的“有探究价值”的知识;对于能探究同时又值得探究的内容,通常可以成为“探究点”;“探究点”实际就是能够迁移的知识“原点”,有了它,就可以进行举一反三,进行迁移。
要进行某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设计,首先应该以一个章节为一个设计单位,其次要了解整个设计的思路,理解整个章节中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对整体进行设想,最后再通过已划分好的小的主题等逐步落实教学目标。
新教材中的内容系统、科学,为了促进课堂中教学方式的变化,体现较为科学的学习规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教材中设计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栏目来呈现教材内容,如,“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科学史话”“实践活动”等,构成了一个系统知识网络,有利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改变教学方式。
化学新教材的目的主要是落实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所以,在对课堂内容进行整体设计的时候,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的思想,使栏目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要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科的内容及学生和教学环境的发展,合理恰当地设计教学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不能一成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