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珊珊 黄克新
(湖北省枝江市江口学校)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了初中生物教学应坚守的三个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课程标准的框架内,全国生物教材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各种教材新颖巧排,特色明显,有的螺旋式上升,打破传统的知识系统,学生认知容易;有的恪守传统,知识系统性强,便于教师的教和知识的完整性,其要求都在《标准》的深度和广度之中。不管哪一种教材,编得再好,在我们基层教师的手中应用起来,都是有缺陷的。或内容选材不符合城乡学生的实际,或有更好的、更多的地方性区域性教学材料需要修改和自选,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师注重生物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拓展和开放。
各种现有教材是开放和拓展教材的母本和依据,在教学内容上的开放,如果认为教学内容就是教材内容,强调教师的教学要“因材施教”,不要“脱离教材”“超越教材”,这样的教学过程,必然导致师生不会从根本上理解《课标》,体会教材内容,如何开放和拓展教材。最终只会导致教师对《课标》的漠视和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抵触情绪,也就很难培养学生开放性学习方法和教师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当有开放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在知识点上拓展,教师要根据课标对照教材补充一些知识点,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网络上的、教参上的、课外读物上的、生物杂志上的相关内容。
最新生物科技上拓展。生物科技是新世纪最活跃、最有发展前途的前沿科学。在开放性教学中要不断适时引入充分体现本学科时代性的最新生物科学发展成就,如我国科学家绘制完成的水稻基因组图谱、克隆羊克隆牛等生物克隆技术、转基因工程、网上治病等,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向。
培养开放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建立开放的课堂教学,多种互动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发生根本的改变,给学生时间、空间去质疑,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
教师只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规范、组织和引导,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真正起到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多生疑、有疑必质、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
课堂教学方式彻底转变,首先是小组学习、个人自学,然后是个人探究,小组交流与合作,这样就解决了大部分教学内容,剩下的内容由师生合作进行探究,老师可以在《课标》的要求下内外延伸和拓展,使课堂教学有实验、观察、调查访问、参观以及其他实践活动。
教学形式在灵活、多样的变化中显现出更大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使教学变得更精彩、更富有生气,最终形成“学生自学、合作探究、专业引领”的开放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