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光香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镇长宁小学)
浅谈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殷光香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镇长宁小学)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语文课堂中最头痛的事是怕写作文,总是把写作文当成了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农村的小孩子,一遇到作文就束手无策,觉得无话可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总感觉无话可写,究其原因,是其对写作兴趣的缺乏,其写作素材的缺乏。就此事我浅谈一些自己在教学工作中是如何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没有兴趣,学生不懂得关注、留心生活,因而很难有深刻的体会,也就很难写出细腻感人的文章;若没有兴趣,学生不会主动去钻研写作技巧,不会主动涉猎各方面知识,因而对其写作水平的提高形成了阻碍。所以要使学生不害怕写作,甚至喜欢上写作,关键是要培养其对写作的兴趣,要培养其处处留心生活的习惯,要培养其广泛阅读的爱好。
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现实,要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必须以他们的学习、生活为起点、为中心,让他们在活动中去体验生活,丰富他们的感受。为此有目的地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带学生参观访问,组织班会;让学生去野外观察;把他们带进山坡,带进田野,为学生提供扩展视野、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有一天早上,飞雪漫天,我在课间操时间立刻组织学生来到操场让学生观雪景,从天空到地上,到树木、行人、动物的脚印。然后辅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按顺序写下来,全班学生进行修改。这样学生觉得有话可写,既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学生感到人物表达原来是这么的有趣。再回到课堂,学生已是感慨万千,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
在阅读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被课文中的人或事深深地打动,受到感染,引起共鸣时,应是进行读写结合的契机,教师应善于把握。我在教学《凡卡》一课时,当我和学生一起进入凡卡的内心世界,感受凡卡生活悲惨,经常挨打、挨饿、睡不好、被欺负,过着连狗不如的生活时,让学生体会当时社会的黑暗。凡卡的遭的确让人同情,假如凡卡出现在我们身边,你会怎么办呢?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了许多关心凡卡的办法。我抓住契机,读写结合,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由于是在学生内心受文中人或事深深触动的情形下进行,学生内心的感情不吐不快,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大多都能真情流动,有的还特能感染人。这样的习作大家都比较乐意表达。
许多生活素材学生熟视无睹,所以真正到写作文时,便觉得无话可写,因此如要写作时文思泉涌,对生活素材、经验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随身携带小本子,记录下生活中瞬间触动的一刻,比如墙角长出瓜苗而感叹生命的顽强;白云的形状,在学生的眼中就是生活中的各种物体;烈日炎炎下父母在田间劳作的背影,已是刻录在学生的脑海中并激发出表达的欲望……只需要一两句,不会像写日记一样烦琐而让学生厌恶。每个星期班上评出优秀句子,收录在教师自制的“好词好句集锦”中,对于其他的句子教师与学生共同修改。如此,便能培养学生对生活中杂乱无章的信息的关注,加之以自己理性的思考使学生爱上了表达,爱上了作文。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好方法,莫过于使学生的写作得到认可,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因此,对学生作品的评比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感到,自己也可以写出好词好句,以后还可以运用到作文中。自己写的话能被收录在“好词好句集锦”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与无限的光荣,更添加了想要提升写作水平的动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阅历尚浅,很多事情不能亲身经历,包括成年人也无法身临其境,因此应借助于间接经验——书本。学习别人的写作手法,再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如此将会对自己作文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引导学生博览群书,能让它成为快乐的源头。对于习作来说,读书当然不是写作之“源”,但我们从许多优秀作品的阅读中,能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和写作技巧上的借鉴。引导学生看《小学生习作》《童话故事》《作文同步训练》等书籍,让他们互相交流,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把自己看的好书介绍给周围的朋友。这样大量的阅读和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了解周围的人和事,开阔视野,从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妙。这样,学生再写作文,便不会觉得“头脑空空”了。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使学生对作文由恐惧、厌恶转向主动、喜欢。我们相信:只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设计出好的训练内容,实施优化教学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