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兴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草场街小学)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设计得好,应用得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作用。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探究动机的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呢?下面,笔者粗浅地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教师要吃透文本,熟悉教学内容,尤其文章结构,才可以高屋建瓴地提出读者关心或欲探究的问题。以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教师只有在完全掌握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悲壮感人情节之后,才能感悟到他们的“壮言”“壮行”“壮举”“壮心”及“壮志”等,进而才有可能创设出“作者为什么称他们为五‘壮’士?”这一问题情境。
法国教育家卢梭有一句名言:“作为教师,首先就要了解学生。”当然,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如,在备《猫》这篇课文时,笔者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猫较熟悉,但又不可能完全了解其特性,最多一知半解,故创设出复合问题情境:“你见过猫吗?老舍笔下的猫又是一只怎样的猫呢?”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动机。
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结构状态,我们创设的问题情境就会是无效的。
此种方式是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也是需要教师下工夫精心预设的一种方式。创设出的问题情境必须能构建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以《假如没有灰尘》为例,笔者曾在课堂上创设出这样的问题情境:“你们讨厌灰尘吗?那就让我们把它清除干净怎么样?”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讨厌!”“不行!”笔者借机问他们为什么,学生纷纷翻书去找依据。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见,在读书学习中勇于质疑至关重要。鉴于此,教师务必营造宽松氛围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导入环节被设计为课题质疑,很多孩子都产生了“水里的鱼怎么会游到纸上?”这样的疑问,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自然出现了,笔者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去一探究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的读书兴趣甭提有多大了。
根据“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可知,能否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则是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又由“比较性组织者”概念所知,针对于已有知识学习的相似内容,通过对比学习,利用相同点加快学习速度,利用不同点增加知识的清晰度。教师应适时引进这样的问题情境。
以教学《难忘的一课》为例,当进行到领悟文章表达情感这一环节时,笔者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台湾的课文,我们学过哪些?它们在情感表达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来了精神,眨巴着眼睛开始思索。不一会儿,《看雪》《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日月潭》等课文一一给报了出来。通过一阵兴趣盎然的比较交流,学生不仅深刻体会到了本课的思想感情,而且掌握和灵活应用了比较阅读的读书方法,同时也使思维得到了发散。
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学习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及书本知识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应认真呵护好这份好奇心,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当研读到五壮士英勇跳崖牺牲一段时,有学生突然问道:“狼牙山五壮士为什么不去和敌人血拼到底,而是选择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学生当时都愣住了,笔者见机组织学生讨论,为了这个问题,学生争执得面红耳赤。最后笔者所给的意见就是,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五壮士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他们更多的是从万一被俘虏也许经受不住严刑拷打泄密及舍己为人的方面来想的,而我们是从珍惜生命的角度来看问题的,我们应该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
总之,只要教师能够创设好有效的问题情境,就一定会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有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