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靖县和溪中心小学 庄建森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但数学自身具有对象抽象、活动探究、推理严谨、语言特殊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处于思维萌芽阶段的小学生很难一次性把握数学知识的内涵,需要经过不断地回顾与反思,反复地探索和实践,才能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并经过日积月累的内化作用形成数学思想。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通过数学学习实现学生初步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数学反思能够带来的有利结果。
反思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来培养的,是情感与认知相互作用的过程,有了情感因素的影响,动机的设置就显得异常重要。如同画中留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反思的欲望。例如,在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学习过程中,教师可给出几组数据 ,6、10、14、30;3、12、15、45;5、10、15;6、12、18;10、20、30;15、30、45, 通 过 讨论、推测和验证,学生可以得到能被2整除的数字个位一定是 0、2、4、6、8; 能被 3整除的数字各个位上的数相加能够被3整除;能够被5整除的数字个位不是0就是5的结论,而面对后面三组数字,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探究能同时被2和3,2和5,3和5整除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呢?通过对已有结论的反思学生得到了能够被2和5整除的数字个位一定是0等猜测,再通过验证,确定结论的正确与否,这就实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学思维过程,当然,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总结能够同时被2、3、5整除的数字的特征,实现数学反思的良性循环。
反思的目的是对原有知识进行深化,激发内在潜能,沿着“再发现”的脚步去探索和发现规律,故反思的时机可分为接收新知识前、接收新知识过程中和接收新知识后三种情况,在每一个阶段中反思行为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其中,接收新知识前的反思是以为未来学习作铺垫为导向,通过对之前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课程学习前,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反思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中,有哪一部分与即将学习的知识关联比较大呢?”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进而思考整数运算定理是否能够推广至小数混合运算中以及是否存在约束的问题。通过课前反思引导,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了自己主观上的认识,听课时会带着疑问,课堂效率便可得到极大提升。
接收新知识过程中反思主要面向学习方法、操作过程,是检验所得结论是否科学合理的探究过程,例如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学习过程中,学生亲手用卡纸制作立方体,通过测量卡纸的面积获得立方体的表面积数据,总结出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而在得出结论的同时应对操作方法进行反思,“平面与立方体形状在转换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误差?多大的误差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等等,一边操作一边思考,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必经之路。
最后是接受新知识后的反思,这是对学习经验的思考过程,回忆课堂上的表现和讨论过程,将所得学习收获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为下一次新知识反思循环奠定基础。比如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和面积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周长相等的圆,其面积是否相等呢?”学生根据课上所学知识判断答出“相等”。教师顺势继续提问“那两个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其面积是否相等呢?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呢?”通过与之前所学过知识相结系,学生的知识网络得以延伸,知识体系趋向完整。
在学生掌握不同反思时机下的侧重点后,还应有针对性地传授给学生一些反思常用的方法,比如撰写数学日记,可以告诉学生这是许多数学家、科学家都会采用的方法,激发学生产生书面反思总结的兴趣。数学日记的撰写也不是毫无规律随意发挥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出系统性的自述总结,包括每日总结、阶段总结和学期总结。教师可以通过随机检查的方式对学生的数学日记进行评价,例如部分学生可能会写到“今天课程学习非常轻松,在课堂上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全部作业,很开心”,这种日记未能对数学方法进行总结,意义不大,教师应予以纠正,强调思考的重要性,指出数学日记中应蕴含的数学思想雏形;而有些同学会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放在日记中,如有的同学写到“今天做的应用题中有草坪面积的计算,但一会除以2,一会不除以2,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区分”,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针对性的点拨。通过有价值的数学日记,教师可以获得许多反馈信息,提高学生反思能力的同时也方便教师进行教学总结,从而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
任何习惯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数学反思习惯更是如此,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对数学反思习惯的培养渗透至一点一滴中,通过不断地引导,增强学生反思能力,注重学习内容的反馈,对于学生独立反思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反思总结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马文娟.浅谈小学数学反思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2]魏鸿昌.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