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尤溪第一中学 陈晓燕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体系,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人思想品德、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等多方面修养的综合运用。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教师的职业性决定了它的教育性与影响性,因此教师正确而有技巧地运用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而教师语言的运用技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情是教育的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语言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就必须做到言传身教,以声传情,注情于声,声情并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赋予课堂教学真挚的情感,并运用语言满怀深情地表达,所教的课,所讲的理就能与学生引起共鸣,从而使师生心心相印,达到人本教育的真正目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有很大的关系,教师授课时能够以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语言音调、节奏富有变化,抑扬顿挫,生动形象,就能充分传情达意,引人入胜。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奇特的想象与夸张、磅礴的气势成为千古绝唱,谁能讲清其中蕴含的意境与情感?唯有通过反复咏味、饱含感情的朗读,在头脑中自然再现出“银河落九天”意境,才能更深入地理解。
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的感觉器官有较强的刺激性,它把抽象的、概括的理论化为生动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促使学生通过脑的形象中枢联想和语言中枢的推理,深刻领会其中的道理。如:教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不能单纯地讲解字词句含义,而应把这首小曲描绘成一幅凄美的秋色图,让学生从中领会到诗歌的意境,从而加深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描述:“他是漂泊在外多年的游子,一个人风尘仆仆的走在异乡的古道上。西风那个吹呀,马儿那个累呀,他只好停下来歇歇脚。这时,呈现在游子眼前的是:一棵光秃秃的老树,被古老的枯藤紧紧的缠绕着,似乎透不过气来。几只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啊、啊……’的叫着要归巢了。在太阳下山的地方,出现了一座古朴的小桥,溪流的边上有一户人家,炊烟袅袅。村民们也收工了,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可游子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唉,自己有家难归,家里人过得好吗?想到这,他的眼泪又来了。”这些极富色彩的语言,不仅能变抽象为具体,更能激活思维,发挥想象,加深学生对诗意的领会和理解,有效地激发他们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语文课不能是单纯的语文知识讲座,而应有意识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找准二者的结合点。
如: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堂教学中,导入部分设计如下:
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举步其中,步履沉重;叩问历史,回声重浊……遗憾的是历史并没有为我们留下多少可以见证的文字,但有一个难能可贵的例外,从遥远的国家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那就是伟大作家雨果写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通过老师极具思想性的语言,勾起学生对沉痛历史的回顾,激发他们爱国的热情,感受雨果博大的胸襟。
革命导师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幽默,可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或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习《桃花源记》,学生总是把“黄发”与“垂髫”的意思颠倒混淆,为了让学生准确记住,教师可以这样讲解: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一千六百多年的东晋时代,来到了桃花源村。想象一下你的形象:是黄发还是垂髫?(有的学生答:黄发)接着追问:黄发难道是黄毛丫头?(一学生答:不是,指老人)你是怎么知道的?请看注释。那为什么这里的老人是黄发呢?(原来这里的老人很长寿,桃源村是长寿之乡呀)。然后让两个同学扮演“黄发”与“垂髫”,一个同学演渔人,指导动作、语言、神态的表演。通过这种幽默的方式,学生不仅不会再将其混淆,而且还会记得更为牢固。
“声”是运用教学口语时的音量、音质、音强、音色等。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音量要适宜,不能忽大忽小,但也要根据情况变化和教学内容要求不同而灵活加以控制;语速要适度,不能忽快忽慢,也不能一直匀速而没有任何变化,应根据具体情境调整停连语语速;语调要得当,不能忽高忽低,也不能太过平直,应注意抑扬顿挫,努力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语言是心灵的反映,也是文化教养程度的表现。一个教师的语言不但对教育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而且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语言技巧、情操的培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1]王一铭.好教师赢在好口才·全球名师的语言艺术
[2]杨霞、李园主编.教师语言文字表达与应用
[3]赖瑞云主编.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