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卓资县卓资二中 刘 慧
1.幽默语言,是拉近师生距离的魔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师生初次见面,必然会存在陌生感,如何突破隔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过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借班”上课的老师,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课前与学生先来个热身运动——认识交流。有的即使交流时活跃,可到了课上学生却成“木头”了,气氛僵冷,导致课堂教学失败。而善于巧用幽默语言的教师,总能先声夺人,在每一堂课的开头便能吸引住学生,获得“意兴盎然”的效果。笔者有幸目睹了某中学的李老师上一节作文课,课前没有进行热身交流,老师上课一开始的几句搞笑的话就是双方由生变熟的催化剂。
2.幽默语言,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妙方。
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窘迫场面。幽默语言则是一贴妙方,能端正双方心态,调节双方的情绪,改善双方的关系,避免矛盾产生。作家王蒙认为:幽默感是智力上的优越感;既不伤学生自尊心,又不影响师生关系。在紧张的情形下,教师幽默一下,学生会忍俊不禁,付之一笑,化怒为喜,更尊重老师,老师会心态平和,运作自如,宽容大度,更爱学生。
3.幽默语言,会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
用轻松幽默、诙谐风趣的表达去创造生动活泼的气氛,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进入“唯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已鸣响”的境界。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口语是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要让这种交往活动充满趣味性,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那种平淡的语言,转而运用一些规范且带有幽默性的富有激励性的、能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语言。通过幽默性的口语沟通和引导,能让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也便在无形当中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幽默语言中含有对比、夸张、形象描述等艺术技巧,常常给人们诸多的娱乐享受,给人们带来浓厚的情趣,使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久久难以忘怀。如果教师在讲课中适当加一些幽默语言,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动力因素。有了兴趣,就会促进学生对老师讲课的内容主动探讨,乐于掌握。语文教师更应该利用幽默,益智明理,启发学习动机。
有位老师在辅导学生写议论文时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指导:“写议论文并不神秘,我三岁的小孙女也会写议论文,有一次她说:‘我最喜欢爷爷了,爷爷喜欢我,不骂我,不打我,卖冰棒给我吃,还带我到儿童公园去玩。所以,我喜欢爷爷。’这里论点、论据、论证都有了。”
这位老师以谐趣的方式介绍了议论文的特点,将难题简单化、趣味化,寓教于乐,利用阶梯,化难为易,使学生在情绪中激起一朵喜悦的浪花,向学习目标迈进一大步,达到“知而获智,智达高远”的境界。
“古人讲‘天人合一’,从哲学上讲,就是天人协调的思想,即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与知识教学相伴进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顺乎天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造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条件,促进他们的发展。谁都知道:沉静的氛围,会让学生感到沉闷,脑神经受到抑制,不能积极思考,甚至会公然打瞌睡,不能提高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营造轻松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让他们都极参加、主动投入、深入思考、充分发挥运用母语、张扬个性,是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美好情景。这种宽松氛围的创设,离不开语文教师充满魅力的语言,尤其是教师风趣的话——幽默语言。教师的一句幽默语在特定的语境中吐出来,往往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闸门立即被打开,好词好句脱口而出,便可坐享其成了。
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幽默和一般幽默不同。一般幽默主要追求轻松快乐,偏重娱乐性,而教学幽默则追求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层次比一般的幽默要高。所以,教学幽默不能背离教学目的和内容。否则,就会舍本逐末,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给学生以油滑之感。因此,教学幽默应把握分寸,不能流于庸俗,更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就会冲淡了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幽默为逗乐而幽默甚至表现为低级趣味,就失去了幽默应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课堂是智慧的课堂,如果对幽默教学不加控制地运用,必定适得其反。及时认识到幽默教学的恰当运用非常重要,不要掉进幽默教学的误区。
幽默是以一种愉快的方式调整人际关系的艺术,语文中的教学幽默更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提升教师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的气氛。幽默是一种得力的教学武器,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手段,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技巧。鼓励教师在不断积累和学习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给学生带来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愉快的语文课堂,使教育教学质量取得突破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