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周雅婷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是通过语言表达人的思想情况,通过思想情况的表达让听众明白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以,情感利用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实施策略,提高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在实践中,教师应该以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提升学生的情感因素为奋斗目标,让学生能真正与课文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和体会文章的深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新课题的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方案,以实现自身的教育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这种知识不仅仅包括书本上的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知识,而小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情感,是一种灵魂教育。那么,为了更好地让小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多的情感真善美,老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就要融入更多的情感教育。面对日益丰富的社会,小学生的情感需求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满足小学生的情感需求,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老师要改变以往机械的教育方式,不断发现和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情感知识,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使小学生和文章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更具情感性的学习知识。这种情感教育的能激起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处于发展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情感处于最单纯美好的时候,老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更多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老师是教育学生的主体,小学生情感比较单纯,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才能促进小学生知识和情感的丰富,那么老师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应该主动地与小学生进行交流,把自己当成他们的朋友,才能更清楚他们的情感需求,并且根据他们的需求,制定出更好的教学方案。此外小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我们在改变他们错误世界观的时候要用恰当的方法,让他们更好接受的同时并愿意改正。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情感需求,老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都用同一种方法,要经常性地与他们交流,与他们建立融洽的关系,便于他们更快地接受这种情感教育的融入。
2.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
多媒体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他可以通过更丰富的画面和视频对小学生进行想象的教学,让书本知识在渗透的同时,情感也逐渐渗透,丰富的情感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对情感比较敏感,老师要学会利用这种敏感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引导,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3.自我体验提高学生情感。
改变传统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状况,让学生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学,那么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向盘,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多地让小学生体验自我学习的过程,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通过查资料、问老师等各种方法,自我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小学生的课堂主人意识,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情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是培养小学生细腻情感的重要渠道。在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形势,加强小学生的情感教育,是提升我国整体社会道德水平的必然要求,是还原美好和谐社会的重要教育手段。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应该通过语文学习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精神,具有中华儿女应该具备的节操。笔者提出,在实践中应该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机会,为学生营造一种“感同身受”的意境,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通过本文分析,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教师能注重该课题的研究,投入到实践探索中。
[1]高新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6):200-200
[2]于艳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4.(46):52-52
[3]周昌林、宋司琴.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东方教育.2014.(3):238-238
[4]黄映萍.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4.(17):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