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肥东一中 杨春梅
什么是多媒体教学?顾名思义,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图形、图像、文字、三维动画、声音、音乐及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感染力强的特点,有利于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增强知识的直观性、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这一特有功能运用到教学中可以将抽象变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多媒体教学不仅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书本内容转换为直观形象的、图文并茂的、情景交融的、有声有色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或PPT课件,这为我们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有利于把间接兴趣变为直接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优化教学,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
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
2.激发思维,解疑答惑。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3.激发情感,产生共鸣。
有的学科具有非常明显的情感性,比如语文和英语学科,“文章不是无情物”,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多媒体课件可以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情景,让课文中的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触到文章的魅力。
4.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
利用多媒体,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上;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的课后学习负担,避免“题海战术”。总之,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正是“高效课堂”的魅力所在。
1.电教媒体的运用趋于滥用性。
在大部分老师的观念中,认为选用媒体愈多就愈受欢迎,效果就会愈好。于是把多种媒体罗列到一起,统统搬运到课堂上使用,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有的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为了电教而电教”。
2.多媒体课件具有束缚性。
在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中特别强调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一切教学设计都要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不例外。然而事实证明,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一般很容易忽略学生的“学”,往往在无意识中强化了教师的“教”的功能,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捆绑在课件设计的既定流程上。
3.课件容量过大,缺乏主次。
课件的大容量特点深受广大教师的“推崇”,有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用课件教学可以将传统教学的两节课的内容融入到一节课完成,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于是,有些老师认为课件展示的内容越多越好,而且不乏有些老师全堂课所有知识都用课件完成。第一节课语文老师是这样完成的,第二节课数学老师也是这样上的,第三节课、第四节课……结果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调查显示65%的学生认为每节课都使用大容量的多媒体课件,他们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地投入,有疲乏状态。
作为单位集体,学校应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请通用技术专家讲解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知识,传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能和技巧,使得教师具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经常举办多媒体课件比赛,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研讨,加强磨课。这样可以提高教师整体技能素质和运用现代化教学通用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作为教师个体,积极主动学习各种电教通用技术,促进个人专业知识成长。众所周知,一堂课要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媒体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因此,每个教师授课前必须深入钻研课本,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来“吃透”教材,掌握其要领,经过认真思考,确定本堂课需要使用哪种电教媒体,需要在哪些环节使用电教媒体,切不可简单地堆砌、复制、滥用。
[1]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育[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