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菊
(河北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服务中心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基于当前越来越多的会计舞弊行为,为提高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财政部、审计署加大了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度,尤其是财政部引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于2014 年1月1 日开始实施,该规定有效的规范了财政资金的使用,强化了风险管控,对规范使用专项资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主要是用于建设生产和公益事业,其主要体现为“专”,也就是财政预算已经确定了专项资金的用途,因此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要侧重管理,保证其专款专用。目前事业单位在编制专项资金预算时主要是根据对本单位工作的情况并且结合单位领导对下一度专项工作的估计,进行具体数额的预算编制。事业单位在确定专项专款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另外,专项资金的使用还存在浪费、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财务人员是专项资金使用的具体操作者,财务人员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但是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对财务人员的认识定位为是会计核算与资金支付的具体执行者,他们只是充当着单位领导的执行者,而没有发挥他们的辅助监督等职能。这样必然会导致财务人员对具体的专项资金业务以及决策不了解,进而达不到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作用。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手段也比较落后,很多单位仍然没有应用会计电算化手段,而是采取人工操作的模式,这样就会为会计舞弊提供利用的空间。
很多事业单位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发生专项资金不专用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专项资金经常被单位以隐形的方式应用于其它途径。专项资金主要是用于对专项事务,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专项资金时存在挪为他用的现象,比如有些单位的领导将其它的费用支出用于专项资金的报销范畴,另外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时存在突击消费的现象,单位为了在资金结余时消费完专项资金,单位就会在年底实施突击消费,以此获得财政预算的支持;二是专项资金被地方配套资金挤占。很多地方的项目建设是有财政拨款和地方配套资金所组成,但是很多时候地方配套不能及时到位,这样为了完成项目,不得不使用专项资金进行垫付。
一是缺乏对专项资金事中的审核。虽然单位在应用专项资金时需要向支付中心进行申报,经过集中收付中心的审批之后才能允许使用专项资金,但是由于支付中心不能对具体的业务进行了解,因此此种审批报告只是一种形式,使得不能对具体的业务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二是缺乏事后监督评价机制。对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审计主要是由单位内部和相关的审计部门共同完成,但是由于没有将审计形成常态化,因此这样会给单位造成一种松懈的状态,导致一些单位利用各种漏洞违规使用专项资金。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其拥有的固定资产项目及其资金均属于国有资产和资金,因此其能否合理进行管理运用将会关系到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状况。当前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及资金管理时存在一定的不足,而这也给专项资金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较为松懈,某些单位对于本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进行认真盘点,造成账上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和实际拥有的固定资产存在巨大差额;某些单位并非对固定资产不进行有效盘点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而是有意让固定资产不入账;某些单位在采购固定资产时不执行采购流程等。这都会造成单位的专项资金获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复性,粗放型的资金使用及获得管理也造成我国国有资产流失,专项资金的使用合理性欠缺等。
解决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完善制度建设,以制度化建设促进管理规范化:首先要建立健全人事制度。事业单位不仅代表着人民的利益,而且还担负着监管社会事务的职责,因此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人事制度,将权力关进笼子,实行权利制衡机制,将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置于本单位以外,以此改变与实施会计制度的改革;其次建立适合专项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对资金管理具有约束力,因此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日常的业务活动中,保证单位的各项活动都要遵循相关的制度规范,以此提高专项资金的风险。
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将经济效益作为业务活动的最终目的,但是由于专项资金是用于社会建设以及公益事业的,因此事业单位在实现专项资金效益的同时也要降低其风险,尤其是在我国政府职能不断改革的环境下,需要单位要注重市场风险,强化风险意识:首先财务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基于市场因素在事业单位业务中的参与,需要财务人员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利用扎实的基础,提高财务工作的水平。尤其是在事业单位领导做出某项决策时需要财务人员发挥其职业判断职能,做好辅助监督工作;其次财务人员要具有职业责任感意识.敢于担当是财务人员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要具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尤其是在各种诱惑的情况下,要具有忠于职守、追求信誉的价值取向。当然财务人员还要具有沟通能力,能够及时根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与领导进行沟通,以此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避免出现违规行为。
首先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将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与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尤其是增强预算编制的透明度,保证每项预算都要细化到具体的事务;其次单位的主要领导也要高度重视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使用专项资金。
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专项资金是针对特殊项目的资金,而且,专项资金会根据项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使用标准,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应实施透明化,并本着专项专用的原则对其采取绩效管理。专项资金的透明绩效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建立专项库,并将各个项目所使用的专项资金支出情况进行细化,并对各个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具体的管理,同时要做好项目专项资金的核算,避免出现专项资金使用浪费的现象。另外,应加大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力度,并向着透明化的管理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对专项项目、专项事物等涉及到专项资金的评审时,需要专家组来对其进行评审,确保评审的有效性,
[1]郭宏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2010,(7).
[2]王鹏.全面准确理解好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J].财务与会计,2013,(12)
[3]陈文娟.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4,(1).
[4]董艳秋,于邵强,刘远.工环地质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实践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