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燕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近来,一段来源于天津卫视职场节目《非你莫属》的视频“海归女对掐主持人”在网络疯传引网友围观。在这段长达十几分钟的视频中,80后海归女刘俐俐跟主持人张绍刚以及现场BOSS团针锋相对,场面几度失控。这段视频不仅引发网友们的争论,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超过200万微博热议此事,包括姚晨等名人都站出来为刘俐俐声援,众多网友纷纷对求职者表示同情,对主持人大加抨击。奇怪的是全部言论几乎是一边倒,倒向看上去无辜的求职者刘俐俐,但透过话语表象看本质,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此事关注度很高,学界从不同角度对此职场节目面试案例做过分析解读,有从人力资源HR(Human Resource)负责招聘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如王虹(2012)的“人力资源专家解析‘张绍刚刘俐俐招聘冲突’事件”[1],有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的,如黄磊(2012)的“心理学角度看刘俐俐张绍刚场上互掐”[2],有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如王创业(2012)的“耍手段、要面子:主持人与嘉宾间的游戏?——以张绍刚与刘俐俐事件为例”[3],还有从跨文化角度以及女性视角分析此事的,这些分析评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如果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非你莫属》海归女对掐主持人”这段视频对话,不难解读个案中双方冲突的原因以及是非曲直。下文拟将运用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H.P.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来分析求职者刘俐俐与主持人及现场BOSS团双方冲突的原因。
合作原则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1975)在《逻辑与会话》(Logic and Conversation)[4]44一文中提出,指为了交谈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都应遵循一个原则,即相互配合,使得彼此能够正确理解对方的话语。这一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括一条准则和一些次准则:
(1)质量准则(maxim of quality):即提供的信息要真实。
(2)数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即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需要,但又不多于需要。
(3)相关准则(maxim of relation):即所说的话必须和话题有关。
(4)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即要简洁、有条理,避免模糊、歧义。
这四条准则,第一条规定了我们说话要真实,要言之有理、言出有据;第二条规定了我们说话时所应提供的信息量,不应少说也不应多说;第三条强调了说话的关联性,不能答非所问,避重就轻或故意绕弯子;第四条指出说话要直白清楚,不要含糊其辞以导致歧义和误解。总的来说,前三点与“说什么”有关,最后一点则与“怎样说”有关。作为社会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几乎不约而同地遵循着这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顺利完成交际任务。
格赖斯也进一步指出,当说话人违反了这些准则或次准则的时候,听话人就迫使自己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说话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这种话语的隐含含义,即“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例如:
(1)违反质量准则
小王:这个周末好像是芊芊的生日,我们要不要表示表示,为她庆祝一下。
小王的女友:你记性真好。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情况。在上面的例子中,小王的女友觉得自己的男友记得其他女生的生日并且要为她庆生,这件事着实让她气恼,于是反话正说,进行挖苦嘲讽,提供的不是真实信息,违背了质量准则。小王会觉得女友是在讽刺他,可能会反驳,交谈有可能朝不利的方向发展,从而影响二者的正常关系。
(2)违反数量准则
A:你住哪儿?
B:地球上。
根据数量准则,交谈双方应自觉提供满足需要的信息量,不应少说也不应多说,但是这两句对话中,A想知道B的具体住址,可是B却没提供A所需要的信息量,B的回答“住在地球上”等于没回答,信息量不足,是对数量准则的违背。假如不是为了讲冷笑话,而是在一种严肃的场合,如求职面试、法庭审讯等场合,这种对数量准则的明显违背是不恰当或失常的。
(3)违反相关准则
A:你觉得C怎样?
B:噢,他的网球打得不错。
此例对话中,B答非所问,“打网球”跟“人品”没有关系,很明显违反了会话相关原则,因为A是想知道B对C人品的看法,可是B却顾左右而言他,对A的提问采取了有意回避。这样谈话可谓是话不投机,交谈有可能因此终止或引起双方隔阂。
(4)违反方式准则
A:你属什么的?
B:十二生肖中倒数第七。
在上例中,说话者应该直接给出答案“属蛇”,但是B却故意绕圈子增加难度,违反简洁的原则,给出的答案不仅需要A具有十二生肖的常识,而且需要根据该常识去推算倒数顺序,但是如果A不知道十二生肖的排序,那么A就不可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影响到双方交谈的顺畅。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交谈不是一串不连贯、无条理的话语组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交谈的参与者都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一个或一组共同的目的,或者至少有一个彼此都明确的方向。这种目的或方向,可能是一开始就相当明确的,也可能是在交谈过程中逐渐明确起来的。交谈过程中,不适合谈话目的或方向的话语被删除,使交谈得以顺利进行。这样,就提出一个要求交谈参与者共同遵守的一般原则:合作原则。如果说话者有意违反这些准则往往产生特殊的“会话含义”,尤其是在特殊的交际场合,如果不恰当地违背或偏离这些准则有可能阻碍交际双方顺利完成交际任务,使交际朝不利的方向发展,严重时甚至于失控,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中“海归女对掐主持人”事件就是典型一例。
Lyons(1977)认为语境是一种理论概念,构成语境的各种因素(时间、地点和周围环境以及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熟识程度、相互关系等)决定着话语的形式、意义及其合适性[5]。《非你莫属》是一档求职类节目,属于面试情景语境。在面试情景语境中,交际双方身份的特性决定了在该语境中交际双方权势悬殊,并由此形成了不平等交往的特征。因此,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双方在谈话过程中的地位、身份往往是不平等的。面试官处在主动地位,而应试者则处于被动地位。叶婷婷(2009)在探讨合作原则在面试会话中的应用时曾提出,面试对话是高度遵循合作原则的,这是因为应试者的唯一目的是求职成功,且招聘企业的面试官们也想尽快找到理想的职员。[6]正如格赖斯(1975)所说“在成功的语言交际中,人们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目标或一个交际方向,谈话双方所说出的话都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4]45在职场面试情景语境中面试官和应试者为了共同的交际目标都应该高度遵循合作原则。
在《非你莫属》节目中,其中一个环节是通过主持人与应试者谈话的方式来考察应试者的沟通能力,方便现场BOSS团(也就是“面试方”)对应试者作出考核判断。因此,对于主持人的提问,应试者应该遵循会话合作原则,如实、适量、清楚地做出相关的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应试者刘俐俐是如何违反合作原则,偏离面试情景语境,渐行渐远,最终把一职场面试语境变成了一争论语境,抑或说“争吵”语境。如:
张绍刚(下文简称张):喜欢莎士比亚什么?
刘俐俐(下文简称刘):喜欢他的英雄双行体。Heroic couplets。
张:莎士比亚?
刘:莎士比亚的英雄双行体,是一种写作形式。
莫华璋(《非你莫属》职评专家):你是说十四行诗,sonnet吗?
刘:No,it’s kind of…
刘回头看张绍刚一眼,“哦,我不是故意的。”
张:不啊,你可以不在乎,我无所谓听懂听不懂。
上述谈话中,主持人希望她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通俗地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英雄双行体,是对应试者知识面的一个测验。但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应试者刘俐俐违反了质量准则。从她试图对“英雄双行体”进行解释却只能流于表面来看,她对“英雄双行体”只是略知,如果说成是自己的爱好似乎不太真实,所以说,她提供了不真实的信息,违反了会话质量准则。接下来,她又因为自己说了句非常简单的英语“No,it’s kind of…”,而特意向张绍刚道歉“哦,我不是故意的。”分析这两句,一方面,她知道英语是张绍刚的短板,但她还是讲了两次英语,这是对方式准则的违反,因为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说含混晦涩让对方听不懂的话。这也许是她无心之过,还可原谅,但后来却添一句“哦,我不是故意的。”就有点可恶了,她进一步违反数量准则,提供一句多余的信息,反倒把一句很自然的话变成很恶意的了,因为根据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说话者如果违反这些准则往往会产生特殊的“会话含义”,也就是言外之意,当说话人违反了这些准则或次准则的时候,听话人就迫使自己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说话人所说话语的言外之意。
如果说求职者刘俐俐刚开始违反会话合作原则只是无意的,不懂面试礼貌和会话沟通技巧,后来慢慢演变成很明显的有意为之,讲话越来越呛人,用场外第二主持人的话来说就是“呈现出攻击性”。且看下例:
张:那么自考,为什么又去考一个英语专业?因为你的英语已经在那儿呆的很好了?
刘:那为什么我们要学语文呢?
按照会话合作原则,在回答“为什么”问题时,应试者应该提供足够的所需要的信息以解释原因,不过应试者的回答很出人意料,以提问对提问,完全是一种带有抵触情绪的反唇相讥。一方面,她没有向面试方提供真实的信息,违反了质量准则;另一方面,她也没有提供足量的信息解释原因,违反了数量准则。再看下段谈话:
刘:但是您还不了解我。我就是觉得我中文太差了,所以我才回国读的大学。
张:所以你在读大学时,学的是英语。
刘:那是因为为了混张文凭。
……
张:你的优势是什么?
刘:文笔还不错,脑子转得快。
张:怎么证明你文笔还不错?
刘:你可以给我出题啊!
张:怎么证明你的脑子快?
刘:刚才脑子就很快啊!
不用说,在这段对话中,刘俐俐延续了她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其一,先说自己中文差,后来又说自己文笔还不错,前后矛盾,违反了质量准则,讲了不真实的话;其二,对两个“怎么证明”的提问,应试者理应提供足够的信息,譬如拿自己做过的项目等事实来证明,而刘继续违反数量准则,每次都用一句话顶回去,没有提供足量的所需要的信息让面试方了解她,反而失常地选择了挑衅和针锋相对,整个一斗嘴的架势。
前面分析过,在职场面试情景语境中面试官和应试者为了共同的交际目标都应该是高度遵循会话合作原则,一旦违反合作原则,偏离正常的轨道,将不利于双方沟通,从而导致谈话向不利方向发展。由于应试者自始至终没有遵循会话合作原则,导致后来场面有点失控。现场的BOSS团(面试官)都看出了“和眼前这个应试者谈话沟通起来很困难”这一点,虽然感觉不对劲,但却找不出到底哪儿不对劲,于是到了BOSS团(面试官)提问环节,大家纷纷参与谈话,试图找到不能和应试者沟通的原因。且看下段对话:
陈欧(BOSS团成员之一):俐俐,其实这样子,我觉得你有时候像只刺猬。别人碰的话,你马上就武装起来了。我想了解你的家庭。我能了解一下吗?家庭情况?
刘:可以啊,父母健在啊。
依据相关准则,所说的话必须和话题有关,但应试者却答非所问,并且反问主持人张绍刚“你不觉得很幽默吗?”,可见是有意为之。在交谈时,交谈双方如果有一方很抵触,有意违反合作原则,谈话就被迫中止,只会落得不欢而散。在面试语境中,遵循合作原则尤为重要,应试者如果不是行为失常,对面试官的提问都应如实回答、尽量回答、回答切题并且清楚回答,也就是说应试者都会自觉遵循质量准则、数量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借用一句成语来说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通过对节目视频中应试者和面试方谈话话语的语用分析,可以看出应试者刘俐俐在理应如实回答面试官提问时,违反了质量准则;在理应尽量回答面试官提问时,违反了数量准则;在理应切题回答时,违反了相关准则;在理应清楚回答时,违反了方式准则。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求职者刘俐俐与主持人及现场BOSS团双方冲突的原因是——应试者在求职面试谈话中违反了会话合作原则。可见,对电视媒体综艺节目的语用分析,一方面可以客观地解释引起双方话语冲突的原因,为综艺节目参与者提供语言策略上的借鉴;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媒体观众更好地理解并且理性地对待一些综艺节目偶发事件,避免非理性的批评。
[1]王虹.人力资源专家解析“张绍刚刘俐俐招聘冲突”事件[N].每日新报,2012-01-21(12).
[2]黄磊.心理学角度看刘俐俐张绍刚场上互掐社会心理评 论[EB/OL].(2012-01-14).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7805.
[3]王创业.“耍手段、要面子:主持人与嘉宾间的游戏?——以张绍刚与刘俐俐事件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4):142-145.
[4]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C]//P.Cole&J.Morgan (eds).Syntax and Semantics,Vol.3:Speech Acts.NY:Academic Press,1975.
[5]Lyons,J.Seman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572.
[6]叶婷婷.合作原则:遵守?违反?——分析合作准则在面试会话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2009(3):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