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教学改革探析——以普通话与写作课程为例

2015-08-15 00:50:27耿静静
语文学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口才文书普通话

○耿静静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2667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沉默是金”等古训引起了很多现代人的重新思考。因为在沟通日益发达的今天,70%的信息是靠人与人的交流传递的。这其中语言交流尤其是语言的口语交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能说会道。在中国这个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里,作为语言交流重要手段的普通话日益彰显出生命力。所以掌握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日益繁荣,社会关系的多样化、复杂化,对新时期的就业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扎实的业务素质。业务素质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组织协调社交能力尤为重要。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既包括阅读写作的能力,也包括言谈交际能力。言谈交际的基本要求是:鲜明准确,简练明晰,口齿清楚,语速适中,措辞得体,切合身份。就业者的口才,直接影响着工作效能的发挥。由此可见,作为21世纪的新型毕业生,没有普通话这张通行证是寸步难行的,普通话是否标准成为现代职场人员职场竞争的重要砝码。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何在日常有限的专业学习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普通话水平成为今天高等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务院1992年63号文件规定“各级各类师范学校和职业高中的幼师类、文秘类、公共服务类专业都要开设普通话课程,要把普通话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认真训练,严格考核”。遵循这一指示,很多学校的许多专业开设了普通话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场工作与普通话的关系日益密切,在专业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必需而重要的教学目标。这个课程在众多专业学生的学习中是如何实施教学的、教学效果如何呢。首先看一下传统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式中,各个专业普通话教学基本采取大体一致的方式,即选取《普通话教程》为教材,按照教材内容从声母、韵母、声调、音节、变调、朗读、演讲、说话等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的讲授与练习。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确实很有帮助,但总感觉这个课程独立于专业课程之外,让学生容易产生一种懈怠学习的态度。能否寻找一种新的方式使普通话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相连,使学生在日常有限的专业学习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普通话水平呢?

众所周知,语言具有系统性、工具性、交际性、规约性、可塑性等属性。语言的这一系列属性决定了语言教育的属性。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语言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语言的交际性又决定了语言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决定了语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语言交际能力。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尝试把各个专业学生的普通话学习与其专业能力、业务素质相结合,将普通话技能教育课程与写作、沟通与交流、传统文化、谈判技巧等素质教育课程重组、整合,熔“普通话实践”“语言交际”“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多项内容于一炉。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能提高普通话水平,具备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又能提高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

我们以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教学为例。商务写作是经济类专业学生要学习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应用文写作基础、公务文书、事务文书、会务文书、经济文书、法律文书、日常应用文书等一般企事业单位行政工作中常用的几十个文种的写作。在这几十个文种中,有一部分文种的写作中隐藏着接待、社交、评论、推销等与职场职业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职业能力的内容,其中就有职业口才能力。挖掘到职业口才能力需求的存在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种需求创造机会,使学生在商务写作训练的同时实现口才的训练。比如事务文书类的述职报告、会务文书类的新闻稿隐藏着普通话课程中的朗读;日常应用类文书的欢迎词、开幕词、闭幕词隐藏着普通话课程、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朗诵;会务类文书教学中可以渗透接待礼仪,经济类文书教学可以渗透演讲口才能力和社交礼仪。如何实现这些课程的重组、整合,将这些隐藏的学习机会挖掘出来加以有力运用呢?具体的方式就是现在教学中大力倡导的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在能力本位、项目教学、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把专业教学同普通话、演讲与口才、礼仪、传统文化等相关课程的教学结合,在“教、学、做”一体化中,同时实现写作技能的提高与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增强。

首先我们要明确专业学生所要具备的能力,然后深入企业现场调查,结合学生就业后的具体工作环境,将商务写作课程的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文书综合设计成多个有具体情境的工作任务,涉及不同的子任务。比如设置一个“公司产品推介会”的工作任务,在任务之下设置“会议通知”“推介会邀请函”“产品广告宣传”“会议接待”“新闻报道”等子任务。这些子任务不仅涵盖了会务类、经济类、礼仪类等多种文书的写作训练,而且因为在任务之下设置了具体的情境模拟,所以实现了能力训练。比如,在设置“新闻报道”这一工作任务时,设置了“撰写新闻消息稿,现场报道刚刚举办的产品推介会”的具体情境。在完成这个情境设置时,教师先指导学生从新闻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各个方面完成新闻消息稿的写作,然后选取部分同学上台现场报道。在学生现场报道这一环节,教师注意将普通话、演讲与口才知识引入,指导学生弥补发音时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缺陷,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朗诵等方面的技巧。这样就实现了写作训练和普通话口才训练的结合。同样,设置一个“公司召开专题会议”的工作任务,在任务之下设置“撰写会议通知”“撰写会议的发言稿、开幕词、闭幕词”“会议接待”“撰写会议记录”“撰写会议纪要”等子任务。在“撰写会议的发言稿、开幕词、闭幕词”这一任务下设置“撰写会议的发言稿、开幕词、闭幕词并现场模拟展示”的情境。在学生完成了会议发言稿、开幕词、闭幕词等应用写作文种的写作训练之后,选取学生(可以选取之前在其他活动中没有现场展示的学生)上台现场模拟展示,在学生现场朗读时完成普通话能力的训练。这样,通过一学期商务写作课程的教学,也基本完成了普通话课程的教学,而且几乎所有学生的普通话都得到了老师面对面的指导。

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这一改革,不但实现了普通话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而且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例如在设计“公司会议接待”这一工作任务时,设置了“现场模拟接待”的具体情境。在这一工作情境中,学生说的是普通话,举手投足中呈现的是礼仪。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既可以根据需要指导学生的普通话,也可以指导学生的礼仪。此外在设置“公司广告宣传”这一工作任务时,可以适当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运用传统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为公司设计企业标志。普通话、礼仪、传统文化等知识的引入实现了专业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职场工作与普通话的关系密切,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尤为重要。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为各个专业的学生单独开设普通话课程,但我们更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在专业之内的课程学习中渗透普通话教学。这种融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在摸索、探索之后一定会呈现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口才文书普通话
一次口才比赛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高校大学生演讲与口才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西夏学(2019年1期)2019-02-10 06:22:40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演讲与口才》项目式课程教学改革应用探索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学生天地(2016年19期)2016-04-16 05:15:26
《庄子说》(十)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