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语文教学中“个性化辅导”的思考

2015-08-15 00:50:27○陈
语文学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鼻音老奶奶文言文

○陈 雯

(淮阴中学(新城校区),江苏 淮阴223000)

浏览教学电子文档日记,每一处话语都是一路走来的积累,庆幸在这样一个努力的集体中,有学生们和领导、同事的陪伴。思考,积累,进步。感触最深的是走下讲台后带给每个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辅导,最重要的是重视其客观存在的差异性。通过教学中的多种形式反馈,发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兴奋点、疑难点各不相同,班级授课这一群体教学模式产生个体差异,个性化辅导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本人带的两个班级在时间安排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走读班级的学生的早自习时间较短,住校班级的早自习和晚自习时间相对充裕。

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和语文学习主动性的差异,在学习语文知识、养成学习习惯时,成效明显不同。

处在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在接受老师的教学风格、思维方式、理解能力上逐渐产生差异。

案例一:指导优生作文

学情分析:在一次题为《那一次,我的世界春暖花开》的作文教学中,我设定的教学重难点是抓住细节,借景抒情。班里一个学生写的是送老奶奶过马路的普通故事,看得出这是个热心的女孩,平时作业认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参考了她测试卷的失分板块后,对她的学习指导,我逐步侧重和她探讨作文上的问题,了解她的思想和情感,帮助她提高。

教学过程:在批改该生的作文时,写上“面批”字样,晚自习时,学生出来找我分析自己的作文。以下为该生的作文片断:我上了公交车后,对老奶奶说:“再见了。”老奶奶对我说:“好孩子,谢谢你!”她拿着拐杖站在车门口,我在公交车上和她挥手,她笑着站在路旁,我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花草,心里很开心,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师:文章的题目关于“春暖花开”,你对作文中的情感理解体现在哪个字上?

生:暖。

师:文章中的哪些景物可以用来写出这种感受?

生:路旁的花草、小鸟。

师:从和人物联系更为紧密的层面来说,你会想到什么是温暖的?

生:在帮助老奶奶后她露出的笑容。

师:好,抓住这个笑容,你会想到什么比喻呢?一个给人带来温暖感受的喻体。

(生沉默)

师:看一下题目中的“春暖花开”,我们经常说“笑靥如花”,如果让你把老奶奶的笑容比作一朵花,你会比作哪种花呢?

生:菊花,向日葵也行。

(师笑)

生:菊花。

师:“老奶奶笑了”这句话你可以拓展成怎样的画面,突出这种暖的感受?

(生思考)

师:你是早晨坐公交车上学时帮助了老奶奶,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早晨淡淡的暖阳引进来呢?朝阳下的花给人怎样的感受呢?

生:老奶奶的脸上笑容像一朵菊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很美。

师:很好,学得很快,老师还要问你,阳光照耀下的花朵,此时你的感受是侧重奶奶美还是“我”的心里美?

轮机模拟器半实物仿真技术平台在培训、考核和发证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轮机模拟器的应用与科研教学的开发受到国内国际相关条约的制约和相关科技发展的影响。在船舶机舱系统及功能最全且有交互能力的模拟器中,半实物轮机模拟器分油机控制单元作为模拟船舶燃油和滑油净化系统的核心部分,具有模拟完成分离油中的水分和机械杂质的功能。劣质燃油的使用会增加燃油净化系统的故障概率,这对轮机员在了解分油机的工作原理,掌握故障诊断与维护等方面的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2]

生:我的心里美。

师:试着再次修改。

(生再次思考)

生:老奶奶的脸上笑出了一朵菊花,我的心里已经充盈着花的香气和甜蜜。

师:第二次修改中,你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很聪明。再找一找,文章中还有哪些景物值得再次挖掘利用?看看老奶奶手中的拐杖,可否与花挂上钩?

(此时,我们在阳台上,我手中恰巧拿了一支笔,在走廊灯光照射下,笔端的塑料壳在反射出一圈圈闪亮的光,落在我和学生手边的瓷砖上,像一朵盛开的花儿。)

师:你看,我手中的“拐杖”开花了,你想过老奶奶手中的那支拐杖与脚下大地接触时也会开花吗?

(生若有所思,笑着看着瓷砖上的一圈“花”。)

回到教室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拿出每日语文本带劲儿地修改起来,周末回家后,学生对作文做了第三次修改,作文的用词和情感抒发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开心得向我递上自己的作文,文章片断变为:

阳光下,奶奶的脸上开出了一朵灿烂的菊,馨香满怀,我带着这份温暖踏上公交车,转身望向窗外,路边的奶奶弓着腰,拄着的旧拐杖似乎汲取了朝阳的力量,在与大地接触的那个点上也开出了一朵神气的花来,花瓣不断蔓延、生长,跟随我乘的公交车照亮了我和奶奶的平静生活,淡淡的朝阳打在脸上,我的嘴角忍不住吻了这缕充满爱意的阳光,帮助别人,快乐你我。此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感受反思:看到学生的文字,我惊喜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值得老师捧在怀中细细品读的书,为学生搭建更好的进步平台,只需要多一点时间、多一份引导。

案例二:调动中等生主动性

学情分析:教学之初,大部分学生对于拼音板块掌握不是很好,出现的主要错误在于前后鼻音、平翘舌音、n和l的区分,学案作业和默写检测经常出错。

教学过程:课后,班上的一个男生主动找到我,说自己分不清前后鼻音,问我前后鼻音到底怎么划分,当时的情况下,我只是简单地给学生讲解了一下前后鼻音发音的要领,看得出他似懂非懂,课后我查找识记资料,为他提供了一个识记的参考,本以为只是对这个孩子的拼音学习有一定的启发,后来这个孩子自己动笔,整理、背诵了学过字词中的所有前后鼻音,并带动几个小伙伴的学习热情。之后,几个学生在做学案时,前后鼻音的题目错误率明显下降,达到了识记效果。我立即在班上表扬了他们,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推动。

感受反思: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在语文学习中明确了解目标,得到老师同学的充分肯定后,他就会确定学习方向,产生强烈的追求目标的愿望。在团体的比拼意识下,会不自觉地调动主动性,积极进取、不断学习。

案例三:给予潜能生进步体验

学情分析:文言文的识记一直是很多学生的大难题,一是由于文言文的隔阂性,学生不容易提起兴趣;二是由于一些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好,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造成文言文识记不够牢固。

教学过程:所带班级的某个女生,在识记文言文字词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态度,不愿记、不愿背,在期中复习的默写中屡次错了基础字词的翻译。发现这个问题后,我没有再次找她默写,而是考虑到这种低级错误的反复出现,可能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她觉得无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她身上我看得出来,这个学生爱唱歌,有时课间路过她身边她都在唱着歌,尤其喜欢画画,在她的笔记本上和课本上经常可以发现一些细致的图画,在上课时,也愿意把目光停留在插画上,看得出,她在喜欢的事物上花的时间不少。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便找到这个女生,教她用图画的方法背诵文言文,于是我用纸笔画出了文言文中的图景,很明显,我画得不好看,她在一旁看得乐呵,我就请教她每一个图景应该怎么画,怎么画庞然大物一般的癞蛤蟆——就这样,她把这篇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画”了出来,并在我的翻译提示下,把重点字词的翻译记下来了,因为她想画得更好,就要注意其中字句传递的信息,我赞扬了她的“手艺”,发现她笑了,此时的我也很开心,后来的字词默写中,她的字词错误率明显降下来了,看得出来,她是快乐的。

感受反思:师生在课堂之外的配合默契了,学生掌握知识也就容易了,看到知识点时,有兴趣、有动力,和作业之间也有了师生快乐情谊的分量。让学生一点一点快乐进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尊重、欣赏学生,用心去爱学生,开启他的成长大门,用最真诚的努力陪伴学生走过成长路上美妙的一段,风景共赏,温情常在。

猜你喜欢
鼻音老奶奶文言文
上了一年级的蚊子
家教世界(2022年13期)2022-11-10 13:13:23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到底谁是老师啊?
热心肠的老奶奶
老奶奶的汤匙
木瓜老奶奶的云
学生天地(2019年3期)2019-03-05 08:21:28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4
普通话与前后鼻音的发音方法
喊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