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菊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但目前大多数学生因缺乏阅读兴趣而导致阅读量偏少,课外阅读难以实施。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着手,有针对性地实施阅读指导呢?
人的兴趣往往建立在“知”与“不知”之间,对已经熟悉的、别人不说也知道的,很少会感兴趣;对根本不了解的、根本看不懂的,也不会感兴趣。令人感兴趣的往往是那些雾里看花般若隐若现、一知半解的东西。利用学生的这种寻胜探幽的好奇心,语文教师可采用“好书推荐”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三五分钟时间将推荐任务安排给学生,要求推荐好书的同学把书名、作者、内容简介等叙述清楚,还要求学生把书的优点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说上几点。开展“好书推荐”活动,鼓励学生互相推荐好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看书、读书、找书的热情,也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课外阅读范围很广,推荐读物时选择书籍非常重要,教师要依据新课标规定的推荐目录,同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按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筛选推荐材料,为阅读活动合理地、有效地开展迈出第一步。
为了稳定学生阅读的兴趣,必须尽量固定阅读时间,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形成条件反射,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固定的集中阅读时间内,语文教师要维持好阅读秩序,明晰阅读任务和要求,努力帮助学生解疑释难。如家庭阅读时间可以固定在某天的某个时段。学校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学校和班级的阅读计划,要求家长帮助孩子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利用固定的时间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为学生创设优良的读书环境。教师要架设好家校阅读的桥梁,可通过明确“共读”要求,细化“共读”板块(如“父母寄语”、“学生心语”)等方法,让每周的“亲子共读”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抓实过程管理。教师还要积极倡导家长在家里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随时可以拿到一张报、一本书来读。久而久之,让阅读成为孩子高雅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同步运作,学生可以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阅读兴趣。
学生只有掌握课外阅读的一些常用方法,才能克服阅读时的盲目性、随意性。阅读是有法可循的,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宜循序渐进,由感性至理性,由简单到复杂。
起步阶段可运用“榜样展示法”。班级开辟“阅读展示台”,用来展示学生摘抄的内容,如优美句子、名言警句、经典段落……可用手抄报形式布置班级墙面,一周更换一次,周周评比。这样,展示台里的内容不断更新,学生间自然会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学生可以在图文并茂的设计中体会快乐,体验成功,收获有趣的知识,增强读书的兴趣。
初级阶段可运用“现场表演法”。平时开展“读、背、诵、讲”比赛,表演是情感的舞台,能综合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表演中,学生通过脑、眼、手、耳、口的综合活动,能加深对阅读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发展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应积极开拓阅读表演的领地,丰富阅读活动的形式。既可以让学生个体轮流上台表演,背背自学的古诗,读读精彩的片断,演演书中的人物;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分解阅读展示的内容,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对比赛中涌现的“故事大王”、“朗读之星”、“推荐能手”要适时点评,表扬激励。总之,教师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都有机会展示,并获得成功,从而不断强化阅读的兴趣。
中级阶段可采用“要旨点拨法”,逐步实现深度阅读。例如,利用阅读课,设计主问题,用问题讨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精读指导;再如教给学生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用心进行同步读;抓精彩语段,反复咀嚼,有情感地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象读。另外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提笔在手,及时写一写批注、评点或读后感,引导学生在读中欣赏,在读中质疑,在读中理解作品,获得独特体验,并在读中悟义、悟法,在读中悟情明理,实现由“浅阅读”向“深阅读”的质的飞跃。
高级阶段可通过“学法迁移读”,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由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的转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阅读方法多层次、多角度迁移运用于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例如,引导学生进行对照式阅读,将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作品放在一起阅读,进行对照和鉴别,这样学生可以看到作品间的联系与差别,进而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也可以通过开展系列读书活动,让学生纵览古今,放眼四野,遨游书海,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能使学生汲取文学作品蕴藏的灵性和思想,在人格上得到熏陶,并内化为一个人的情感、素养和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须一步一步拾级而上。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潺潺流动的清浅小溪,注入蓬勃健康的思想,奔向浩瀚的生命海洋,最终完成语文教学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