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雯捷
(吉林大学 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汉字数目繁多、结构复杂,留学生反映汉字难学,教师也反映汉字难教。汉字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困难的一个环节。对外汉语教学界历来重视“听、说”的教学,却忽视了汉字教学(即“读、写”教学)。我们对国内主要高校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调查发现,汉字教学存在三个不足:1. 留学生开设的汉字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较低。根据《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 (长期进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2 年颁布)规定:留学生汉语教学中需要单独开设汉字课,每周两个学时,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制定了每个阶段必须掌握的汉字表,其中初等阶段汉字共1422 个,中等阶段汉字共704 个,高等阶段汉字共503 个,共计2629 个。[1](P1-14)然而,以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课程设置为例,汉字课在初、中、高三个级别的课程设置中,仅初级课程中设有独立的汉字选修课,也只占初级课程32 学分中的2 学分。2. 汉字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目前汉字教学多采用分散识字法和集中识字法两种。分散识字法寓识字于阅读教学之中,强调汉字教学与语言教学同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该方法使汉字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处于无序状态,记忆负担重、直接影响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快速提高;集中识字法就是以汉字构形规律为基础,系统地学习汉字的结构特点,了解汉字构成的理据性,采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教学,让学生集中时间大量识字。由于集中识字法脱离了有课文内容的语境教学,汉字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枯燥,学生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学习汉字的效率也大打折扣。3. HSK 考试对“写”的能力重视不足。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题目并没有专门考查汉字笔顺、书写规范的题型,不对学生的汉字书写作严格要求,因此导致留学生有轻视汉字学习的倾向,学习积极性也不高。鉴于上述几种情况,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引进国内科学、高效的“字族文识字教学法”是迫在眉睫,也是有必要的。
“字族文识字教学法”是四川省井研县鄢文俊、杨健、卢正体等上十位教师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验、改革、创新,首创成功的高效、新型的汉字教学法。该汉字教学法凭借字族文(字族文是根据汉字构字规律创编的识字学文的新型文体)载体,运用汉字特有的结构特点和结构规律进行汉字教学。它在分散识字法的“随文识字”的编排体例之外,开创了“因字族而创文、创文而识字”的新体例。课题组提出了以母体字为识字教学的逻辑起点,以字族为识字教学单元,以字族文为识字教学课文的三个理论层次结构。所谓母体字是指汉字在孳乳、繁衍过程中具有派生功能的独体字或合体字。由母体字与相关偏旁组合派生出来的字,称为子体字。汉字中共有一个母体字的一族字构成某母体字字族,字族中最多的是形声字字族,其中声旁字族又占了绝大多数,声旁字族具汉字读音类聚、汉字形体类联和汉字意义类推的“三类”特点。这些类话特征给学习汉字的同学带来了联想、类推和开启智力等多种好处。鄢文俊先生表明:“字族的建立与运用,使组块识字的识字规律得以进行。一个字族是一个组块、一个序列,这样识字量有了既符合构字规律又符合记忆规律的限量与规范,字族组合的有序性解决了长期识字的随意性。”[2]四川省井研县教育局课题组所开创的字族文识字教学法改传统的随文分散识字教学法为新型的集中识字教学法,但又不脱离文(字族文),同时又找到了识字规律与阅读教学的契合点,寓教识字规律于阅读教学中,以读字族文带动识字。蔡富有进一步指出:“字族文识字教学法的成功之处和独到之处,是以‘母体字组字’、‘字族文识字’、‘文从字’教学的新理论、新教材新教法,突破了小语识字教学长期以来形成的‘字从文’、‘选文识字’、‘随文识字’的传统的思维定势和传统的理论模式传统的教材体系和教法体系。”[3]
目前,成都、北京、南昌、深圳、郑州等地推行字族文识字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汉字教学效果,小学生一般只用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六年的识字量(2500 个左右),所有实验班级的识字率高达97%以上。然而,我国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一直以来不受重视,汉字教学效率也比较低下,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借鉴和运用这种快速、高效的识字法来提高留学生识字的质量和效率。
字族文识字教学法在国内小学汉字教学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对于母语非汉语的留学生来说,引进字族文汉字教学法不能全盘照搬,还需要根据留学生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方能取得快速、高效的汉字教学效果。
在留学生学习母体字之前,必须从基本笔画开始,这是学习汉字无法逾越的阶段。该阶段的学习分为“笔画”和“笔顺”两部分内容,分两个步骤开展训练:1. 教授留学生学习“点、横、竖、撇、折”五种基本笔划及其书写的方法与笔顺;2. 进一步让留学生掌握由基本笔划发展而来的几种组合笔划,并落实到“人”、“马”、“少”、“口”相关独体字的认读与书写训练中。这一阶段的学习必须从严练习,一笔一划都要书写到位,笔顺一定要字字落实,从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了激发留学生练习汉字的热情,可以开展书法比赛与作品展览的活动,让留学生体会到汉字之美,学习汉字之乐,为之后的母体字学习打下扎实的笔画基础。
根据通行的《现代汉语词典》的检字部首,汉字部首共有194 个,成字部首162 个,不成字部首32 个。这194 个部首就是绝大多数合体字的构字部件,掌握这些构字部件是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关键所在,留学生掌握得牢固与否直接影响到合体字的认读及其书写。因此,这一环节是字族文识字教学法重要的一环,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之前的汉字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留学生对汉字的形、音、义是完全陌生的,都要凭借理性记忆来掌握,基础汉字构件掌握不牢固,之后的偏旁组合教学法、字族文识字教学法就无从落实。伍巍在谈汉字部件教学是指出:“为了帮助留学生从形、音、义三者的结合上把握基础汉字,以弥补现代汉字教学法的不足,我们应该汲取中国传统的童蒙识字教学法中科学的经验,运用某些古文字字体象形、会意字等特点作为辨识现行汉字字形与字义的中介,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功能,对基础汉字形成直接的印象与感知。”[4]例如,老师在讲“木”时在黑板上写出古文字体的“木”形,讲“人”时在黑板上写出古文字体的“人”形,讲“目”字时,写出古文字体的“目”形,这样留学生就明白这些字形与字义的来历。运用古文字形联系现行汉字的教学方法可以让留学生将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部分字能够做到见形明义,顾义及形。留学生牢固掌握了这些部件的形、音、义之后,便可进入母体字的教学了。
母体字按其形体构成规则,母体字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以基本笔画组成的基础母体字,另一种是以基础母体字为主体,再加其它偏旁部首组成的新的母体字。母体字加不同部首可以构成一族字,由于90%的汉字是形声字,因此形声字字族约占汉字字族的80%。形声字字族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母体字做子体字的声旁的一族字可称为声旁字族,如“争、筝、挣、净、静”;二是母体字做子体字的形旁的一族字可称为形旁字族,如“江、河、湖、泊、海、池”。声旁字族具有字音类聚(同族字音同或音近,可以音近求同,简化识记)、字形类联(同族字母文相同,可以根据不同的形旁区别同族字,以简驭繁)、字义类推(同族字核心义素相同,可以根据同一母体字的核心义素推衍出新的字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特点,作为声旁的母体字不仅将字音带给了子体字,同时还将一般字形带给了子体字,更重要的是还将字义的核心义素带给了子体字,这就犹如母亲将遗传基因带给后代一样,不仅外貌神似,连血型、性格等都遗传给了下一代。掌握好母体字就有利于掌握由母体字孳乳、繁衍的一族字,这是字族文识字教学最重要的一环。
我们可以利用字音类聚、字形类联和字义类推的构字规律将母体字与不同的偏旁部首组合成的子体字进行相应的分类,从而组合成一族族字,然后按照“文从字”的原则创编成课文或采用字族文识字法教学课题组所编写的字族文,利用字族文进行教学,使留学生于阅读教学中,认识掌握规律化的一族汉字。这种方法以字归族,以族为文,字文相生,通过习文见字,从而达到文熟字悉的识字效果。这种识字教学既反映了分散识字教学中所需要的语境,又反映了集中识字所需要的汉字构字规律。比如, “肖”字是一个具有派生能力的母体字,可以与不同偏旁部首进行组合,派生出了“悄、梢、峭、俏、逍、霄”等字体字,集成“肖”字族;卢文正等先生根据字族编写成的文情并茂的《肖村的早晨》的字族文:
肖村静悄悄,朝霞染树梢。
山花开峭壁,身姿多俊俏。
鱼儿水中游,自在又逍遥。
雄鹰展翅飞,搏击冲云霄。[5]
这是一篇八句五字的字族文,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字族文,一边学文,一边识字,留学生会很快掌握“悄、梢、峭、俏、逍、霄”这六个“肖”族字,以及随字族文出现的“俊”、“遥”、“云”、“壁”等常用字。留学生依托母体字,可以扩展识字,依托字族,可以组块识字;依托字族文,可以语境识字。这样可以简化汉字教学过程和留学生识记过程,变静态、无序的单个识字为动态的、有规律的组块识字,达到快速识字、提高读写能力的目的。
字族文识字教学法法实验历时三十多年,经历了模仿、借鉴、改造、创新等阶段,在国内汉字教学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将其引进到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也不能全盘照搬,需要根据留学生的特点(留学生还要区别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和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在已有字族文识字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模仿移植、改革创新,按照留学生汉字教学的字序、字量和字类编排出适合留学生的字族文识字教材,从而改造出一套适合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字族文识字教学法。
[1]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2]鄢文俊. 字族文识字,识字教育科学化方法选粹[C].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6.
[3]蔡富有. 小学识字教学理论探微——兼论“字族文识字教学法”的理论基础[J]. 语言文字应用,1996,(4):55-60.
[4]伍巍.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探讨[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35-39.
[5]卢正体. 试论“字族文识字”的汉民族特色[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