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宏 ,黄 渊
(1. 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2. 暨南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李成桂在1392 年取代王氏高丽而建立朝鲜王朝初始,对明朝就“事大以诚”。有明一代,明太祖在世期间,对朝鲜王朝的政权冷漠。[1](P249)从明仁宗之后,每朝廷大事,必遣使颁诏于其国。[2](P19)册封之例自此而为常。1488 年,明孝宗改元弘治,董越奉命出使朝鲜颁诏王命,以示新君(明孝宗)即位。董越在颁诏王命廷见君臣之暇,询事察言,将沿途所见所闻及时记录。返回明朝后,广征典籍,以严谨的写作态度,撰写出《朝鲜赋》。学界对董越《朝鲜赋》的研究多数是从董越生平、《朝鲜赋》写作背景、《朝鲜赋》纪实内容与文献价值、董越对外交礼仪重视等方面展开。[3-7]对《朝鲜赋》中反映的社会风俗进行系统研究,目力所及,至今还没有。笔者以董越《朝鲜赋》为个案,探讨弘治时期朝鲜的饮食、服饰、建筑风俗。
《朝鲜赋》中提到的食器有絜盘、豆、笾、案、匙、筯。朝鲜王室饮食器具,多用金银铜瓷做成,尤以铜为多。这当然与朝鲜物产五金有关。“食器也,间用金银铜瓷”,[8](P13)“五金莫究所产,最多者铜;『地产铜最坚而赤,食器匙、筯皆以此为之,即华所谓‘高丽铜’也。』”①[8](P18)同时也以银铜为原料装饰食器外表,手工艺精湛。上剪饰以四花叶、四花瓣等,顶上以铜线缠成飞凤、孔雀等图形。“每器皆范银铜为阑干,而缀以绿珠之络索;其上皆剪罗绮为花叶,而舞以彩凤之褵褷。『卫以白银或白铜八角阑干,缀以绿珠之纲。其上剪绿罗为四花叶,又剪红罗为四花瓣,每瓣周遭以白铜小钉缀之,如华之珍珠花样。其顶上乃以铜线缠五彩丝为飞凤、孔雀或飞仙。』[8](P13)至于盛放食物的器皿,有絜盘、豆、笾、三类。案一字横列,左右翼各三案,唯中间一案以红绡覆在案上,且上加油纸后,才放食器等在上面。“案排一字,中覆以绡;『一字横列之案,惟中一案以红绡覆之,上加油纸,於上布器。』”[8](P13)排列在案上的豆、笾以前大后小为序,外高内低为差,使之观瞻取美,陈列取宜方便。由于朝鲜的案都比较小,导致放在絜盘等器物都堆的大而高。 “絜盘堆大可尺围”,“器累叠不以盈尺为高。 『其食案甚小……则累而叠之。』”[8](P13)然而朝鲜民间,是严格禁止用金银的。“用使尽禁金银,虽锱铢而亦较。”[8](P7)“从事一定的手工业部门——陶器、瓷器等的治造和金、银、铜、铁冶炼的匠人多半是‘身良役贱人’组成的。”[9](P169)
显然,赋中对朝鲜饮食的描述以王室宫廷宴为主,陈宝良将明朝宫廷饮食主要分为七大类,即主食、茶食、甜食和时鲜果品、菜肴、茶、酒、贡品。《朝鲜赋》中提到的宫廷食品有主食、茶食、甜食和时鲜果品、菜肴、酒五类。
1. 主食。朝鲜地处温带地区,受地形、土壤、气候等因素影响,主要农作物有水稻、麦等。“自余诸州,壤多燥赤;间有黄壤,亦杂沙石。”[8](P9)“树宜禾、麻、菽、麦。”[8](P9)“闾阎万井,禾稼百廛。”[8](P10)自然朝鲜主食便与稻米与面粉相关。《朝鲜赋》中提到的主食为馒头、糕(包括艾糕、糁食二类)、饼饵。其中馒头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糕以稻米为主要原材料。饼饵两者兼而有之。馒头有大小之分,小馒头如胡桃大,馒头放在最后一案,为保持馒头温度,将之盖住。『最后一案乃置大馒头,上以银为盖盖之。』[8](P13)所谓糕,即秔米②和去皮之后白而嫩的松树捣之而成。“『松树去粗皮,取其中之白而嫩者,和秔米捣之为糕。』[8](P17)艾糕,则是取嫩艾叶同秔米粉蒸而成。“『又三月三日,取嫩艾叶杂秔米粉蒸为糕,谓之艾糕。』[8](P17)糁食,糁者, 《说文》: “以米和羹也。”[10](P100)朝鲜糁食,则为糕类,与明朝的米糕、蓼花相似。 “间殽羞以糁食, 『亦能为华之米糕、蓼花之类。』”[8](P13)所谓饼饵,则是未入药的山参和秔米捣之后,煎成。“『山参非入药者,其长如指,状如虇葡亦取和秔米捣之,煎为饼饵。』”[8](P17)还有一种成方圆状,以蜜和面油煎而成的饼饵, “凡是用面制为食品,均可称为饼。”[11](P291)累叠着放在案上。 “罗蜜饵数至五重…… 『以蜜和面,为方圆饼饵油煎之……』”[8](P13)由此可见,朝鲜糕主要是以秔米和物产(细嫩的松树﹑艾叶)经过捣与蒸而成,选材精细;饼饵则以面及秔米和山参﹑蜜煎之而成。
2. 茶食、甜食和时鲜果品。《朝鲜赋》中提到的茶食有人参汤。即颁诏完之后,在勤政殿向董越觐呈一盏人参汤。『勤政殿坐序,既献人参汤一盏毕……』[8](P12)甜食有饼饵,时鲜果品则多大十二种之多。甜食即是以蜜和面油煎而成为方圆状的饼饵,不再赘述。至于时鲜果品,共计十二种,即“果则栗、梨、枣、柿、榛、松、杏、桃、柑橘、梅李、石溜、葡萄。[8](P17)但是,果品并不用于宫廷宴会上列重。“『其列五重,皆不用果置。』”[8](P17)
3. 菜肴。 《朝鲜赋》中提到的菜肴主要有饩牢、汤,调料有醯醢、酱臡。宫廷宴会案上盘里装饩牢,为牛、羊、猪、鹅四种牲畜,都是熟食。“左右翼三,皆陈饩牢。”[8](P13)“充盘诸饩……『饩有牛羊豕鹅四品,皆熟之。』”[8](P13)其中,提到了一种有关羊肉的制法,即以烤肉与果品贯在羊肠里,烤熟食之。“『羊背肉之上贯羊肠三,中置以炙及诸果。』”[8](P13)在进食饩牢之余,还会辅以汤与醯醢、酱臡。 《朝鲜赋》中没有具体提到汤的类型,只提到汤每次是以五碗为数而进。朝鲜族传统饮食中汤最常吃的有大酱汤和各种肉汤、菜汤、凉汤等。[12]醯,即醋。酱,在《说文》中解释为醢。醢,即肉酱。[11](P288)凡是要做成醢的,都要先膞肉,经过一定程序后,有骨的是臡,无骨为醢。③可见,醯醢、酱臡的使用,可使饩牢更柔软且更有味道。然则,朝鲜民间是不豢猪与羊的。“家不豢豕”,[8](P15)“『官府乃有羊豕,乡饮时或用之。』”[8](P15)
当然,朝鲜民间传统食物也多就地取材,如平安与黄海二道(朝鲜王朝时,朝鲜共分八道:即京畿道、忠清道、庆尚道、黄海道、江原道、永安道、平安道、全罗道)鲜食与蔬茹则分别来自山海、江湾。“鲜食则蹄荃山海,蔬茹则采掇江湾。『自平安至黄海二道,所见皆如此。』”[8](P15)而且,朝鲜民间传统食物比较简单,寒酸。“有至老村民而不一沾豕味者,有偶沾燕赐而即梦踏菜园者。”[8](P15)
《朝鲜赋》中没有提到酒的种类与名称,只对酒的原料与色香味等情形有简单描述。“酒则酝酿以秔,不用秫米。虽从事之出青州者,殆未能与之优劣;色香溢斝,而督邮之出平原者,远则不敢望其藩篱。 『酒味绝类山东之秋露白,色香亦同。』”[8](P13)朝鲜的酒是以秔米酿成,不用秫米。④这自然是因为朝鲜产秔米有关。秋露白是明宫廷所用之酒。[11](P301)董越在朝鲜品尝到类似山东秋露白之秔米酒,想必颇感亲切。
《朝鲜赋》中提到的服装造型与服装组合主要有衣(襦)、裳(裙子)、袴(裤子)、长身(袍服)与巾帽、鞋(履、屦)、袜等。上衣在古代称“襦”,在朝鲜民族服饰中最为典型。[13]在朝鲜传统服装中,裳即细褶修长的裙子,裙腰与上衣襦内小背心相连,长度不一。[14](P5)袴,为朝鲜族男女都穿的下身衣装,到朝鲜王朝初期才形成了裤子名称。[14](P5)长身,也即袍,主要是穿在襦的外面用来防寒,后来因为礼仪之道而穿起了袍。[14](P6)从《朝鲜赋》中可见,朝鲜服装已形成了上衣下裳(或袴)的二重结构,以麻、棉、丝织为布料,穿着也有讲究。“衣襦布帛,袖则阔而不长。上衣则皆过膝,下裳则皆垂堂。”[8](P16)从服装造型面料、色彩差异可见等级服冠制度,从巾帽等服装组合可观社会等级。
1. 官员。《朝鲜赋》中提到的官员有品官、皂隶与“准官员” (生员),三者服装有面料、色彩之别,巾帽等组合也不同。“官非三品,绮绣不得文身;『小官皆服䌷布,不服纻丝。其布之深青色者,亦不常服,燕会时乃用之。』”[8](P8)由此看出,朝鲜官员服装还有礼服与便服之分。官员着礼服时,常带乌纱帽,配以黑角带。平安与黄海二道低级官员皂隶则穿青衫,帽插羽。“舆皂则穿四叶青衫,顶加插羽…… 『皂隶四叶之衫,惟平安、黄海二道者如此,京畿则不然。』”[8](P16)生员即“每三岁以明经举者”,生员通过殿试,便可做官。生员作为“准官员”,也称“青衿”,身穿便服青襕衫,头裹巾帻,垂以带。脚穿布袜与皮鞋(履)。“亦有青衿,济济道傍。软罗巾帻,带飘且扬。皮革袜履,底尖而方。”[8](P9)
2. 良人。“在朝鲜,农民、手工业者、商人都被视为‘良人’,虽然良人与奴婢在法律上、社会上有严格的差别,可也是被置于封建隶属关系之下的。”[9](P177)良人服装也为上衣下裳(也有类似于袍的长身),面料多为麻布,且多为白色。“庸人则衣数重麻布,步曳长裾。”[8](P16)“衣皆素白,而布缕多粗;裳则离披,而襞积亦疏。”[8](P16)帽子在朝鲜民间多流行,帽子种类有(草帽、大帽)。草帽有的为黑色圆方状顶,帽珠成分不详。“民戴草帽,颔皆垂珠;顶或圆方,色皆黑卢。”[8](P16)“『曳杖之人皆选其长身者,亦戴大帽……』”[8](P16)皮制鞋(履、屦)与麻布制成的袜,极大地方便了出行。布袜比较长,直接与袴相缚。 “『履,贱者牛皮,贵者鹿皮。袜多用布。』”[8](P16)“屦制以皮,虽泥行亦所不恤;袜缚于袴,纵水涉亦所不拘。”[8](P16)
综上,朝鲜服饰存在等级与良贱之别。不同品级官员之间、官员与良人之间、贵与贱之间在服装造型与服装组合等方面有差异。三品以上官员服装面料多绮绣,小官多䌷布;官员服装面料多为棉、丝织品,良人多为麻布;官员多戴巾,良人多戴帽。贵者履以鹿皮制,贱者履以牛皮制。
《朝鲜赋》中提到佩饰以女性居多,主要有首戴、网巾、环等。可细分为头饰、发饰、耳饰对朝鲜佩饰进行分析。
1. 头饰。从开成府到王京,头饰即首戴,至于首戴具体规格与装饰物则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首戴有白圈,形状如大帽,王京富贵女性首戴垂有黑缯。黑缯既用来遮挡脸庞,也有避人之效。表现出富贵女性的尊贵,也表明王京受儒家思想影响而凸显出一定的封闭性。“首戴白圈,直压眉眶。『自开成府至王京夹道所见皆如此。』富贵者,面乃蔽以黑缯;『富贵家妇女,首戴一匡如大帽,檐垂黑缯以蔽其面,虽蔽面亦避人,王京乃有之。』”[8](P16)
2. 发饰。网巾是以丝结网,用来裹发之用。一般来说,戴在头发上的,或以金银丝、或以马尾、或以纱。[15](P110)此时朝鲜网巾都是以马尾结成。『其国总发之网巾皆结以马尾……』”[8](P15)朝鲜儿童的头发长短不一,有的头发较长可到肩,有的还是垂以短发。“童留胎发,不问后先。有甫孩提而发已垂肩者,有岁六七而角总丱然者。”[8](P16)所谓“总角丱然”,即“总束其发,以为两角”[10](P41)
3. 耳饰。所谓耳饰:在妇人大曰环,小曰耳塞,在女曰坠,古之所谓珰也,塞即古之所谓瑱也。[15](P110)命妇可根据所戴环的材质来区分品级的高低。“『……以环定其品级。一品玉,二品金,三品以下银,庶人则骨、角、铜、蚌之类而已矣。』”[8](P15)然则非命妇一般不着佩珰,因此耳饰又是身份的象征。“女鬓掩耳,不见佩珰。”[8](P16)
色彩作为服饰的重要因素,无疑成为传达其文化的另一个载体。[13]朝鲜族有“白衣民族”之称,士女服尚白。[16](P1491)白色是朝鲜主色调,《朝鲜赋》中也有体现。“衣皆素白”、“首戴白圈”、“『随处皆以白布为幕』”[8](P18)朝鲜“五色各随所用,所禁者红。『以王服御皆红,故禁之。』”[8](P18)红色,为朝鲜王室专用之色,民间自然禁用。除红色外,服饰常见色彩还有黄色、青色、黑色等。如“黄色土布圆领”、“青衫”、“面乃蔽以黑缯”。真是“五色各随所用”,可见红、白、黄、青色、黑色为朝鲜传统色彩。
董越出行,切身感受到朝鲜服饰现实中与文献记载的差异。男子已不是戴唐朝的巾帻,除王京替王举辇者着软巾之外,此时朝鲜男子都戴大帽。“『《文献通考》谓其国人戴折风之巾帻如唐,今男子皆戴大帽,惟王都为王举辇者戴六角皂绢软巾,六角皆缀白绵球。』”[8](P18)可见朝鲜服饰是变化的,也反映董越如实记载沿途见闻。
《朝鲜赋》中主要提到朝鲜的城市为平壤(西京)、开城、汉城(王京),叙述的建筑风俗以王京为典型。可将王京建筑类型分为宫殿、衙舍、民居三种,对朝鲜建筑风俗进行大体了解。
《朝鲜赋》赋中提到的宫殿主要是勤政殿、仁政殿,以及“『其制皆殿,专为奉迎天诏而设,无事时王则不造。』”[8](P14)的慕华馆、太平馆,可见慕华、太平二馆也可视为宫殿加以考察。
1. 宫殿。宫殿建制与王京山川等因素有关。王京背靠三角山,北面高山连绵,西面是万夫莫开之险关,关接南面的南山。“奠以三角之嵯峨,荫以万松之苍翠。北联千仞,势岂止压千军;西望一关,路仅可容一骑。『……天造一关,北接三角,南接南山,中通一骑,险莫加焉。』”[8](P10-11)王宫则在其山腰,地枕高山,有高大威严之感。宫殿外表都是朱红色,门庑便殿屋顶都盖瓦片,唯有居中的勤政殿盖青色琉璃瓦。“其涂皆丹,其覆皆瓦。『门庑便殿皆用瓦,如中华公署所覆者。』”[8](P11)“殿居中,乃有琉璃之青葱。『惟正殿曰勤政者用绿琉璃,余皆不用。』”[8](P12)分别要经过光化、弘礼、勤政三重门通向宫殿,门禁用金钉与环来装饰,设置三重门削弱了宫殿的照明。“门三重,则杀杯螺之焜燿,『前门曰光化,二门曰弘礼,三门曰勤政,止用金钉及环。』”[8](P11)宫殿前堂以布席覆盖在石制的七级门槛上,共安装有八扇空心花纹的窗户。“堂戺严七级之等差, 『级皆粗麻石甃,势甚陡,上以席覆之。』绮疏准八窗之玲珑。”[8](P12)由于追求磅礴气势,宫殿不以平地为基,只能因地沿山建造离宫。不但导致宫殿集群效应不理想,增加宫殿成本;而且造成出入不便,资源没有得到优化。“或限隔以高山,则别搆乎离宫。『勤政、仁政二殿皆各为门以入,以为山所限隔故也。』”[8](P12)
2. 迎诏馆。主要是慕华馆、太平馆。二馆专为奉迎天诏而设,其功能主要是为明朝颁诏使臣提供休息与举行宴会。 “以宴以息,以遨以游。”[8](P11)(1)慕华馆。慕华馆地处王京城的西南方位,王京城的南门为崇礼门。离城有八里之远,前面设有门(迎诏门⑤)。明朝颁诏使臣至王京,朝鲜王同大臣出迎诏门在道路左边迎接颁诏使臣。“慕华馆设于坤麓,崇礼门正乎离位。『慕华舘去城八里,中为殿,前为门,凡诏至,王则出迎道左。崇礼,王国南门也。』”[8](P11)慕华馆作为接待颁诏使臣进入王京城的第一站,主要是为使臣提供休息及放置随同赐物等的处所。 “一以憩周爰之皇华,一以迓会同之文轨。”[8](P11)(2)太平馆。太平馆在王京崇礼门内,太平馆前有重门,馆后有楼,东西皆廊庑。“太平有馆,『在崇礼门内。中为殿,前为重门,后有楼,东西有廊庑,所以待天使者。』”[8](P11)太平馆作为为颁诏使臣休息之所,馆内睡具为榻,卧榻四面八方被帷屏包围,同时挂有半卷的竹制窗帘。“卧榻则环以八面帏屏,疏帘则加以半卷香钩。”[8](P11)太平馆不但是颁诏使臣休息之所,而且是举办宴会的地方。有三次宴会一般都是在太平馆举行,即下马燕、正燕、上马燕。“『太平馆初燕为下马燕,再燕为正燕,三燕为上马燕。』”[8](P14)
衙舍为现任官员办公居住之处,一般可分为“公署”与“廨舍”两类。[5](P338)朝鲜衙舍在通衢的具体分布位置《朝鲜赋》中没有提到,只知道通衢两边都置有盖瓦的廊。“『其通衢两边皆官廊,覆以瓦,分授居民。』”[8](P15)朝鲜衙舍是前堂后寝,即前面是办公之所,后面是休息燕居之处,但不同品级官员堂属是有严格区分的。“官署亦限堂属之尊卑……”[8](P10)“皆有堂寝,皆饬廉隅。”[8](P15)从赋中约略知道衙舍一般的建制:前堂后寝,堂后面分置执掌不同事务官吏的馆;木制架屋,楼辅以栏杆,各馆之间的墙壁与门窗接口处都装饰以图画。“楼翼栏楯,梁冒侏儒。馆传壁间,尽涂以水墨不工之画;户牗合处,皆写以混沌初分之图。”[8](P15)
前述宫殿、衙舍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共空间,而民居为百姓私人空间。 《朝鲜赋》中提到王京通衢小巷民居的外部形制都是一样的,不分贫富。外部形制由官署统一制定、整齐划一,内部结构才是体现贫富差距的关键。“盖其外皆分授于官,而贫富不得异制;其内乃获由己,而结构惟其所欲也。『其外莫辨其孰为贫富。至内其室乃有不同者。』”[8](P15)因此,需要透过民居外部形制,去认识朝鲜朝民居内部结构。下面将从民居的屋顶、墙壁、房屋布局、廊子四个方面来分析贫富民居的差异。
1. 屋顶。有研究表明:15-16 世纪的住宅,根据屋顶的材料,可以分为草房,瓦房,木板房,其中草房占大多数。[17](P93-94)《朝鲜赋》中提到了贫者为草房,富者为瓦房。 “其上则覆以茅茨”[8](P15)“富则陶瓦皆瓦”[8](P15)至于草房茅茨编织,陶瓦叠累情形则没有提及。
2. 墙壁。朝鲜民居主要木头搭架的泥瓦房,墙壁多是泥墙。[12]泥墙原料易得,以泥沾茅,而且民居多高墙,便于防火。 《朝鲜赋》中提到土墙壁的制作程序大致是:将荆榛之类的丛生灌木直竖,用麻绳将之约成网罟状,再用泥丸填实。“贫壁编篠,索绹以完。其上则覆以茅茨,其空则塞以泥丸。『其壁取荆榛之类,直竪而不编,以草绳约之,绳约处如罟纲之目,每一目以一泥丸塞之。』”[8](P15)
3. 房屋布局。《朝鲜赋》提到富贵者房屋布局主要是前堂后寝,各一间;堂寝的屋顶中间高,两边低。庑房有三间,分布在堂寝东部。“……而堂寝之位前后者,脊反低下于中间。 『堂寝皆一间,庑序乃反三间。』”[8](P15)而且,由于民居多建在较高的地基上,要延梯而到堂寝。门都是向南敞开,每个房间都是向北开窗户,这样形成南北空气对流,对于夏季防暑大有裨益。“每室皆穿北牅以避灾燠”,[8](P15)“门则皆循东序之栋,设梯以升,必矩步乃可达于堂寝; 『其门虽皆南向,然不自中开,皆就东庑之栋南向以开,以基多高,故须梯升。其面东西者亦然。』”[8](P15)
4. 廊子。朝鲜族民居檐下设廊是其显著的特征。廊一般分为全廊与偏廊两种,以偏廊居多。[18](P24)同时,民居门都向南敞开,因此廊子也设置与房屋的南面。《朝鲜赋》提到民居设置廊子原因与制作蒲团的布料。朝鲜民居为防湿气上渗,一般廊子都会以铺板将湿气隔开;同时,朝鲜席地而坐,廊子便利了鞋子搁放。席地而坐的方形垫子称为蒲团,民居与官方蒲团布料不同,蒲团随身携带。“地则皆畏下湿之沾,铺板以隔,若趺坐则皆籍以茅菅。『俗皆席地而坐,人设一四方蒲团,以布帛为一大枕,中塞以草,为坐者所依凭。官府则以满花坐为蒲团。其制亦方,以绿色纻丝蒙草枕。行则人负以随。』”[8](P15)
综上,朝鲜民居贫富差异主要体现在民居屋顶与房屋布局上。贫贱者屋顶多覆盖茅茨,富贵者屋顶多覆盖陶瓦;富贵者房屋布局堂寝、庑房分明。
据不完全统计,有明一代 (1368-1644),“277 年中,朝鲜使臣出使中国共计1252 次,平均每年出使4.6 次;明朝使臣出使朝鲜王朝共计有153 个行次,平均每年0.6 行次。”[19]可见,朝鲜王朝与明朝交往密切。董越出使及《朝鲜赋》是双方友好交流与诗赋外交的典型代表。
辞赋发展到明朝,在赋史上首次出现描写外国异域的两篇都邑赋。(即董越《朝鲜赋》与湛若水《交南赋》)[20]董越以严谨态度,及时记录沿途见闻,“凡山川、风俗、人情、物态,日有得於周览咨询者,遇夜则以片楮记之,纳诸巾笥。”[8](P7)董越还朝后,更征典籍,据实敷陈而成《朝鲜赋》一卷。时人及来者对《朝鲜赋》都颇为赞赏。时人欧阳鹏在《朝鲜赋序》如是说:“其所有献纳於上前者率皆此意,而士大夫传诵其成编,莫不嘉叹,以为凿凿乎可信,而郁郁乎有文也。”[8](P3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如是评论:“又用谢灵运山居赋例自为之注,所言与明史朝鲜转皆合,知其信而有征,非凿空也。”[8](P5)因此,董越《朝鲜赋》为文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都提供了可信的史料。
注释:
①为以示区别,笔者将董越为《朝鲜赋》所作注的内容加括号『』,后面不再说明。
②“水稻的品种很多,不粘的,禾称秔,米称粳。有粘性的,禾称稌,米称懦。”[11](P288)
③“凡作醢者,必先膞于其肉,乃后莝之,杂以梁曲及盐,渍以美酒,涂置瓶中,百日而成。有骨为臡,无骨为醢。”[10](P92)④“北方人只将大米称作粳稻,其余概称小米。如黍与栗同类,黍有粘、不粘之分,稷有粘、不粘之别。凡粘黍、粘栗,通称为秫。”[11](P288)
⑤“慕华馆,在城西郊外,馆前立迎诏门,以意尊敬朝廷之意。”[21](P5)
[1][英]崔瑞德,[美]牟复礼. 剑桥中国明代史. 下卷[M]. 杨品泉,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明]严从简. 殊域周咨录[M]//中外交通史籍丛刊.13. 余思梨,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2000.
[3] 傅德华,李春博. 明弘治年间中朝礼仪外交——以懂越出使朝鲜为中心的考察[J]. 韩国研究论丛,2009,(2):345-361.
[4]叶晔. 明人域外双赋:董越《朝鲜赋》与湛若水《交南赋》[J]. 文史知识,2009,(7):31-36.
[5]曹虹. 论董越《朝鲜赋》——兼谈古代外交与辞赋的关系[M]//张伯伟.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第一辑. 北京:中华书局,2005:411-421.
[6]王克平. 朝鲜与明外交关系研究——以“诗赋外交”为中心[D]. 延吉:延边大学博士论文,2009.
[7]孟宪尧.《皇华集》与明代中朝友好交流研究[D]. 延吉:延边大学博士论文,2012.
[8][明]董越. 朝鲜赋[M]//傅玉珠点校. 豫章丛书整理编辑委员会. 豫章丛书(整理本). 史部三.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9]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译. 朝鲜通史[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
[10]尚秉和. 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M]. 毋庚材,刘瑞玲,点校. 北京:中国书店,2001.
[11]陈宝良. 明代社会生活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2]金喜成. 朝鲜族习惯概论[J]. 满族研究,1996,(4):71-79.
[13]朴春子. 论朝鲜民族传统服饰美的基本特征[J]. 延边大学学报,2003,36(3):47-50.
[14]韩利金. 朝鲜族传统服饰的审美特性研究[D]. 延吉: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13.
[15]瞿宣颖. 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G]//民国丛书第五编.18. 上海:上海书店,1937(民国二十六年).
[16][清]龙文彬. 明会要[M]. 北京:中华书局,1956.
[17][韩]金正镐. 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5.
[18]南振宇. 延边朝鲜族餐饮空间特征研究[D].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10.
[19]高艳林. 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J]. 南开学报,2005,(5):69-77.
[20]马积高. 读《历代赋汇》明代都邑赋[J]. 中国文学研究,1999,(1):39-45.
[21]佚名. 朝鲜志[M]//王云五. 丛书集成初编本. 北京:中华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