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燕
师陀的《说书人》是2014 年苏教版语文教材第六版新增的一篇课文,塑造了一个穷困潦倒,但技艺高超、执着于说书的底层艺人形象,能引发学生关于生与死的思考。由于对这一职业的陌生和小说本身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学生阅读兴趣不足。如何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节,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生态化阅读课堂。
1.概括说书人人物形象。
2.了解散文笔法叙述的特征。
3.体会小说的创作意图。
欣赏刘兰芳说《岳飞传》。
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师陀,河南杞县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自觉追求文学独创性的作家。
1.说书人人物形象
①《说书人》即《果园城记之十一》,创作于1942 年,所写故事发生于20 世纪20~30 年代。当时说书是一常见职业,这一职业收入如何?填写说书人收入调查表(教师课前设计好收入调查表格),并尝试写两条结论。
讨论后明确:由最初的每位听众一个制钱到后来的每位听众三五个制钱,再到后来的一个铜元,能分析得出两条结论:物价飞涨和社会混乱。
②有感情地诵读有关语言描写的细节:“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先请一名学生读,给予评价后,全体学生读,要读出说书人乞求的语气,感受他神情的无奈,收入的微薄,生活的落魄。然后,安排一个表演环节,请一位学生扮演说书人,手拿笸箩,边走边要钱,请三位同学往笸箩里扔一两个钱。提醒学生注意,听一场书只需付四分之一馒头的钱,引导学生体会说书人的生存境况。
③说书人能否提高收入呢?比如能否增加听众数量?能否提高听书的价格?能否增加说书的场次?
讨论后学生代表发言:增加听众数量,不行,因为小城中老的死去,小的离开,小城闭塞;提高听书的价格,不行,因为民众经济上贫困;增加说书的场次,不行,因为说书人经常生病。
④在那个时代,说书人贫困潦倒,除了语言描写能体现出来,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明确:外貌描写,如“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等。
⑤说书人是个可怜人,但小说也是在讲一个“陨落与升华”的故事,陨落好理解,升华指什么?思考说书人说什么书,怎么说书。
小组合作,学生代表发言。他说这些书:《水浒传》《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精忠传》和《七侠五义》,都是根据古典文学作品改编的故事,所讲之人是英雄侠士,所讲之事是惩恶扬善。他这样说:“吼”“呐喊”“仍旧吼”——勉强支撑着说,“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惊堂木一拍”。可见他技艺高超,执着于说书。
⑥概括说书人的人物形象,并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生总结:说书人穷困潦倒、孤苦伶仃、技艺高超、执着敬业。有从语言、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正面描写,也有“我”的感受、“我”和别人的对话等侧面描写。
2.散文笔法叙述如何体现
①说书人可怜又可敬,卑微又可爱,小说中“我”被他迷住了,以至于为他送葬。最后一段写说书人下葬后情景,能否精简文字写成这样:“我在旁边看着,毫不动弹地站着。我站着,直到新的坟墓从地面上耸起来,埋葬的人吸着了烟,然后抛下他们掩埋的新坟走了,不见了,郊野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原文在表达效果上好很多,请说明。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被省略的文字,尤其注意这些句子、短语:“感动过很多人”,“给沉闷的世界吹进生气”,“创造侠义勇敢天地”,“十字坡现在在哪里?小商河在哪里?截教的瘟癀阵和隋炀帝赏过的琼花又在哪里?”“这些事先前在我们感觉上全离我们多么近,现在又多么远,多么渺茫,多么空虚!”
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以上这些抒情议论句的加入,强化了“我”的强烈的感情,有对说书人说书的艺术感染力的赞美之情,对书中奇妙情境的向往之情,对说书人凄凉离世的无限伤痛和哀悼之情,并且有对人生的卑贱与杰出,短暂与永恒,陨落与升华的思考。
让学生带上这复杂深沉的情感再次朗读最后一段。
②在记叙描写中加入大量的议论抒情,小说其他地方还有,请找出来,说说表达效果。
学生明确:小说第二段、第四段。表达“我”对说书这一职业的赞美、倾慕,抒发“我”对说书人的痴迷。
③情感强化是这篇小说散文笔法的一个体现。先前在作者简介中提到师陀在文学上的创造性就体现在他打破常规的小说写法,尝试散文体小说写作。
散文体小说是以小说题材和散文题材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散文化的一种小说,是用散文的形式创作的一种小说。常规小说和散文化小说风格迥异。常规小说情节曲折,常表现宏大的主题。散文化小说情节弱化,也写悲欢离合,更注重意境感受,常以第一人称叙事。沈从文的《边城》、师陀的《果园城记》、汪曾祺的《受戒》是散文化小说的代表,课后可以找来一读。
3.探究主题
散文化的写法使小说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情感深沉,你能读出小说中师陀所表达的情感吗?
学生发言:对底层小人物悲惨生活的同情;对底层艺术家高超技艺、执着精神的赞美;对社会动荡、人心冷漠的痛心;对传统文化传承不了的悲哀;对故乡闭塞贫穷的哀叹;对人生寂寞无常的感叹……
教师总结:师陀说过:“我不喜欢我的家乡,可是怀念那广大的原野。”据师陀自述,《果园城记》是取材于友人赵伊坪的河南郾城故乡,并交织着自己故乡河南杞县的风俗人事的。作者对果园城的人物、性格、命运和环境做了细致的描摹,优美的笔触中实则隐含着作者对民族性格和命运的深刻反思,也衬托出作者拳拳的爱国之心。
小说《说书人》的教学重点是人物形象分析和主旨的把握,难点是对散文化的叙事风格的了解。在分析形象时运用视频、填表、朗诵、表演等形式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课堂教学更生动,师生在讨论中互动,并在人物形象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小说主旨。在介绍散文化叙事风格时,通过比较阅读,凸显小说抒情风格,让学生能自己说出强化情感、淡化情节这一结论,适时介绍名家名篇,把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外。这是一节主动、生动、互动的生态化阅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