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静
作业本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为目的,是重要的诊断性评价工具。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预学。我们也可以说,预学目标是一切预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具体到某一课的预学时,还得根据每一课练习的特点,制定更具体更细化的预学目标。
比如《窃读记》,作业本中有两道练习题,分别是: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舍不得离开。 ()
(2)形容很大的雨。 ()
(3)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
2.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了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我想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从这两道练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两道有关“积累”的练习:一是对课文中好词的积累,特别是像“白日梦”这样的接近口语的语言现象,更是学生积累的重点。二是课文中描写作者“如饥似渴”读书好句的积累,作者如饥似渴读书的句子的理解,是课文学习的重点之一。据此,我把本课的预学目标定为:
积累文中的好词,并知道它的意思;找出课文中描写作者如饥似渴读书的句子,划下来,并能有感情地朗读。想一想,从中你明白了什么,并在句子旁边批注。
这两个预学目标的制定既与作业本中的练习相对应,又紧扣课文的重点;既侧重引导学生的积累,又引导指向文章的表达方法。通过这样的预学,既达到了预学目标的要求,也能顺利完成作业本中的练习,可谓事半功倍。
每一篇课文的预学,都要有明确的要求,这样,学生才能顺藤摸瓜,溯本求源。借助《语文作业本》中的练习,能帮助我们很好地梳理预学的要求。
比如《梅花魂》,编者安排了三题练习,这给我们的预学提供了更多的支点。这三题分别是:
1.填一填,背一背。
(1)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
(2)________,王孙归不归。
(3)自在飞花________,无边丝雨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常会有________落在“我”的腮边、手背上;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________;送别时,外祖父________。外祖父的三次落泪,表明了他________思想感情。
3.课文中有许多让人感动的语句,我想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抄下来。
这三题练习题,其实都诠释了一个主题:思乡。这也是课文的主线,抓住这条主线,能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外祖父思念祖国、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所以在预学时,我梳理了以下预学要求:
找出课文中有关思乡的诗句,读读背背,积累下来;
课文中有三次写到了外祖父的眼泪,你能找到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并读一读吗?并想一想,外祖父为什么会流泪;
课文中有许多感人的句子,划一划,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感人,在句子旁写一写你的理解。
这样的预学要求让学生学有支点,习有拐棍,通过预学,既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又能顺畅地完成这些练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预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的预学既让学生烦,也没有效果,所以每次的预学必须突出重点。如何正确地取舍,我们不妨再从《语文作业本》的练习中去寻找。
比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第四题: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虽然是个简单的抄写作业,但折射出的却是文章的重点。这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更是主题的升华。正因为有了母亲的“精彩极了”和父亲的“糟糕透了”,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就,而这两者的背后都是源于对“我”的爱。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预学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两种声音是指什么?它们各代表了什么?
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这样的经历吗?
这样,整个预学,都是通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去展开,环环相扣,步步推进。让学生从预学中围绕主线去展开,从而突破重点。
“语文作业本”作为教材配套用书,是教师设计教学方案的有力抓手。我们借助这些练习,不但指导了学生进行有效预学,同时,又为高效完成作业本中的练习做好了铺垫,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