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最音
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曾出现了一种把语文过于政治化、历史化的教学现象,导致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严重缺失,体现不出语文课程的特征。语文课堂必须坚持语言学习,坚持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对课文的品和读,以及开展开放式命题写作练习来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词语一般都有其本身的意义,这固定的含义一般比较容易掌握。但除此之外,词语还常常会在具体的语境中产生特定的“临时”含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品味词语时必须结合给定的特定语境来正确把握词语的“临时”含义,只有这样正确把握词语多变的含义才能真正体会出语文味。如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就要对瀑布一词作正确的临时词义理解。“瀑布”的原意是指“从山崖上直流下来像悬挂着的布匹似的水”。可以说只有水才能形成瀑布,然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却把紫藤萝说成瀑布,其实是根据作者进入的美好的画面,把盛开的紫藤萝比喻为瀑布,这样写就把那盛开着的紫藤萝写得有动感、有形体,活泼惹人爱。如此生动的分析就能够带出词义借用的好处,能够让文章显露语文味。
词语的运用尤其是同义词的使用,虽然意思很接近,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却能产生天壤之别的效果。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有这样一句话:“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用“说定”而不是用“说过”,虽然用说过也可以,但用说定不送,后来却又来送,更能体现出父亲做出决定时的矛盾心理,更能体现父亲的这种深沉的爱。
在语文学习中,一定要认真领会这些在具体文章、具体语境中的句子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的真实情感。如《背影》中有这样一句:“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看似交代儿子的一句寻常话,但联系本文作者的整体情感,细细品味,却内涵丰富。首先,说这句话时,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照顾得很好了,这时候离开于情于理都没得挑剔,但父亲仍觉得自己没有尽好自己的心意,看见有卖橘子的,便再去买几个橘子。当然,父亲应该能够预料到买橘子对自己这样的身体来说并非易事,但还是决定去买。同时,还怕儿子跟了出来,忘记行李,因此一再嘱咐。可以说,简单的一句平常话,却蕴涵着父子对儿子疼爱的无限深情。这样简短的一句话,深深品味,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
有时候作者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会连用一系列相关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形成一个句群结构。这样的一个句群表达的感情非常丰富、深刻,语文味尤其突出。比如,胡适先生在《我的母亲》最后写道:“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如果开头的句子,组成一个排比的句群,把自己成长过程中,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归功于母亲的教诲,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这样的句群不仅读起来有气势,更能把背后的情感推至顶峰。
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的选文,尤其是一些感情强烈的诗歌、散文和部分记叙文,非常适合诵读,通过诵读这些作品,不但能够体会作者深深的情感,引起情感的共鸣,更能够培养读者学习语文的语感。在新课讲解前,可以先让学生去诵读作品。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时,可让学生先进行诵读,品位诗意的语言及对青春美好的赞美之情。
培养语感必须通过多读才行。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创造环境让学生多加诵读。如散文《安塞腰鼓》、散文诗《海燕》以及很多的诗歌,文章篇幅不长,外加语言节奏性强,只有通过不断诵读才能把其语文味读出来。
按照学习计划,一篇课文学完后,一般会有几分钟的自我回顾时间。如果学生对理解课文内容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利用这几分钟诵读课文。在诵读过程中,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升华语感,升华语文味。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诸葛亮的《出师表》等,都非常适合课后诵读。
语文味的展现体现在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尤其是综合知识的运用——写作环节。要把学习过的内容迁移到写作上来,要把欣赏文本中读过的那些精彩的句子、片段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通过不断地进行语言积累,加以真挚情感的抒发,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自然得到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