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华
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得到美的熏陶,必然需要积极培养其发现美与创造美的情趣与能力。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应致力于将审美教育渗透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渗透审美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本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不仅立意深远,且主旨均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蕴涵着丰富的审美意味,其中,有的展现的是跌宕起伏的情节之美,有的展现的是逻辑缜密的思辨之美。有的文本诙谐幽默,有的哀愁悲壮,有的肃穆庄严……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均能够给予学生审美教育。基于此,教师就需努力寻求、挖掘教材中的适合学生审美情趣的素材,让学生在文本学习过程中感知到美的存在,体验到美的真实,进而实现对美的完全解读。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该文气势磅礴,尽管只有寥寥数笔,但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却是无穷的。为此,笔者努力挖掘出文本中的美点,引导学生去体会文本的素材美。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就形象的描绘出了祖国万里河山的雄峻之美,“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更是直接抒发出了作者想要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伟大情怀;同时,引导学生自习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一代伟人所应有的气魄,以及他洞悉历史的观察力,进而不断培养自身的内在气韵。又如《春》、《济南的冬天》、《过故人庄》等,其实就是对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大自然美景的描绘,表现的是自然美;《散步》、《背影》、《送友人》等,描述的则是人和人之间的真诚情感,表现的是社会美;《中国石拱桥》、《核舟记》等,则是通过简练、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个个灵动的作品,表现的是艺术美。这些文本素材均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师必须对其充分挖掘。
就教师本身而言,文本素材美,也是需要多加领悟与研究才能体会出来的,因为只有自己读透了,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把握素材,并使之感受到素材美,进而形成对素材美的理解,不断提升自身审美情趣。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多是声情并茂的,字里行间均蕴涵着令人遐想的韵味。而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美感与韵味,就成为了审美教育的重点了。情感,作为一个人追求真理的原动力,如要想培养一个人的审美情趣,最直接的手段莫过于对其进行情感熏陶。在初中语文审美教育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整体形态与具体状貌感知的基础上,联合生活经历或感受进行想象,以此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审美情感。如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为例,笔者讲解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向学生分析旅人悲凉的情怀,而是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语句进行联想,以构成具体形象:在苍茫的暮色中,旅人一眼望去,远处干枯的藤条紧紧缠绕着老树,老树上立着几只寒鸦;老树旁一曲清溪,溪上悬着小小独木桥,桥的另一头有着一处人家;远方,一条苍茫古道通向远方,在萧瑟的秋风中,一匹瘦马正驮着“断肠人”缓慢前行……而后,向学生展示一副与之对应的“秋日黄昏图”,当这些苍凉景物呈现在学生面前之后,学生自己将意识深入到作者内心,进而深刻地体会到词人旅途的孤寂、悲凉与淡淡哀愁。又如,讲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就可引导学生想象李白托明月表现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中引发的创造美。
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在明了自身生活经历与情感的基础上,结合文本语言加以想象,以创造出更加符合文本意境的画面,进而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
所谓“鉴赏美”,指的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领略活动,是人们在感知美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审美对象。而如何培养学生鉴赏美,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其审美对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有质朴深远的语言,有雄伟壮阔的自然景观,有构思紧密的文章结构。面对这些,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审美对象进行鉴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对于《背影》,描述的是至真至纯的亲子之爱,是父慈子孝的日常生活,蕴涵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去解说分析文本,让学生在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学会文本鉴赏方法;又如《岳阳楼记》,借“记”之名,表达的是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广胸怀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表现的是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观沧海》等文本,意境深远,气势磅礴,情感奔放,反映的诗人与人们的忧愁与渴望报国的雄心壮志,表现出了积极进取的崇高精神。为此,在讲解这些文本的时候,教师均可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更直观、深入地鉴赏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哲理美。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充分挖掘文本素材美,指导学生鉴赏、想象、体验美,不仅对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与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还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全面开发,创造能力得到提升,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最终从整体上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