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娟
进入初中,学生的思想逐渐丰富,与周围人的矛盾会增多,甚至有时表现出与父母的对立。语文课上,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课文进行成长教育,这比生硬的规章制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产生共鸣。下面就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阐述语文教学中的成长教育。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重点写英子在爸爸的慈爱和磨练中长大的经历,表现英子知错进取、勇敢坚毅、承担责任的心灵成长和对父亲的感激思念。这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不仅能引起内心的共鸣,还是一味心灵成长的催化剂。
情境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教师,笔者首先反复阅读《城南旧事》,观看同名电影,让自己沉浸在故事中,以便更好地感染学生;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城南旧事》或者观看电影,感知作品;在课上,播放电影主题曲《送别》,营造一种淡淡忧伤的气氛,把学生引入情境;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文章的情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中。这样学生与作者、作品两方的思绪就自然而然地协调共振起来,为成长教育的开展打好了基础。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而语言文字正是文章思想的载体。学习“医院探父”时,笔者引导学生体味“父亲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这一段中父亲的动作,结合父亲病重的情节,学生不难从“摇头”、“转脸”、“看指甲”几个动词中理解到父亲心中那难掩的悲伤,还有父亲强作平静叮嘱英子的苦心。父爱如山,于无声处父爱更显得厚重。学生也被这伟大的父爱所感动,理解了父母的爱默默无声,因为父母不希望爱成为负担和压力。这样的品读直击学生的心灵,教育直入心扉。
情感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读书的过程中,由学生自悟、自得的。有感情地朗读是激发学生情感的良方。若学生能声情并茂、恰如其分地朗读,则学生已理解了文章。读英子因赖床而挨打时,笔者提醒学生读出父亲严厉、不容反抗的态度;读父亲给英子送夹袄和铜板时,笔者提醒学生们读出父亲的温柔关爱之情。两相对比,对英子严格要求又慈爱有加的父亲形象就如在眼前了。学习“寄钱事件”时,笔者指导学生读出英子第一次寄钱由害怕到紧张,再到高兴的心理变化。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感受到了文中父亲的严与爱,英子成长的痛和乐。潜移默化中,学生知道了有付出才能有收获,直面错误才能改正错误,敢于挑战才能获得进步等人生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受到进一步的思想熏陶。在读到英子说“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时,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意识到英子喜欢长大是因为成长让英子收获了自尊守纪、勇敢坚强、承受担当;不喜欢长大是因为长大意味着失去童年的天真快乐,离开熟悉的环境,独自面对困难、承受压力、忍受孤独。笔者问学生:“你喜欢长大的感觉吗?还是对长大有几许害怕?”反观自我,学生发现自己正与英子一样。如此,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就加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将从课文里获得的情感体验比照生活,反思自己,进而学会理性地看待成长带来的双向效应,认识到成长会带来伤痛也会治愈伤痛,而他们在成长中变得更成熟、更强大、更智慧,应该更加积极面对成长。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就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展现了出来。学完此文,笔者请学生写下自己的成长故事。有学生写以前挨父亲打时的怨恨和现在对父亲的理解,有学生写同学丧父后的巨大变化给自己的震撼,还有学生借此机会宣泄心中长久以来压抑的话语。与青春期的孩子面对面的交流有时会让他们感到压抑,而通过媒介交流,他们会更放得开,有些不敢当面讲的话也容易讲出来。笔者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包容他们的宣泄,不批评指责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与他们平等对话,就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舒展心灵,教育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都经过作者的精心锤炼,大千世界,人生百态都有反映。中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补充教材的不足,弥补其接触社会生活少的不足。学完课文,笔者向学生推荐了毕淑敏《爱的回音壁》、《孩子我为什么打你》,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等作品,并给学生们朗读其中的片段“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育人的最佳方式是和风细雨似的渗透。而广泛的阅读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认识到到生活的道理、生命的魅力、人生的意义。
作为语文老师,充分利用教材,在课堂上传达正能量,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变成一个有目标,有毅力,能感恩,个性健康的人,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