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琴
小学语文教学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简单的讲授知识,而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同行的过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权,在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提出学习需求等方面,做一个引导者,同时多与学生就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交流,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开放且具有一定自由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在执教《小露珠》这篇课文时,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去观察露珠,可以在清晨去找真实的小露珠,也可以去看图片中的小露珠,结合课文的介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等方式,找到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深入解读课文的内涵。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应做到适时点拨和启发,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障碍,全面理解课文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了更为扎实的知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开放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习能力。教师要改变自己在传统教学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推动者,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思考,共同分享收获的快乐。在学习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让想象力自由张扬。
在执教《开天辟地》这篇课文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盘古开天辟地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是虚构的,是想象的,那么人类为什么会编出这样充满着神奇和想象的神话呢?人类对这样的神话寄予了怎样的理想与追求?这个故事是一个脍炙人口的神话,那么神话和迷信有什么不同呢?这样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启了学生想象的大门。他们在对问题的思考中捕捉到课文的亮点,让课堂开放而有活力。
新课改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是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失去章法,放任自流,自由散漫。教师依然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发挥着主导作用。要求教师要设计合理的、开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富有吸引力和无穷乐趣的学习活动中,学有所得,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比如,在执教《西湖》这篇课文时,我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多元化的丰富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按着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学习的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在教学活动中“画一画西湖”、“读一读西湖”,“说一说西湖”等全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共同探究提升了学习能力,取得了满意的学习效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统治者”,千百年来一直推崇的“师道尊严”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说、不敢笑,唯老师的观点是尊才是好学生,学生鲜有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由此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备受压制,课堂总是处在严肃、凝滞的气氛中,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难以得到真正的提升,在课改理念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的活力,教师要改变过去的角色,要以平等、民主的方式蹲下身来和学生一起学习,要善于营造充满着活力的课堂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出自己在学习中的独特体会。
在执教《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时,我读“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时,让学生讨论:“扑上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碰到狼一样的坏蛋,怎么办呢?聪明的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谈谈吧。”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课堂上顿时热闹起来,大家各抒己见,畅说欲言,凸显了开放性的课堂所独有的活力。
开放性的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的基础是开放的教学理念、教学结构、开放的思维等,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的发展,体现出人文性的个性教学理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丰富情感的体验,在充满活力的课堂学习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