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华
一次县教研课中两位老师对《七颗钻石》进行了同课异构讲授。两节课各有千秋:第一位老师侧重分析人物形象、美读赏析及联想补充情节。第二位老师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层面深入感悟文本体裁(寓言)及主题(爱心)。两相比较,第二位老师的课堂更能“俘虏”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心。究其原因,笔者进行了深入思考。
笔者认为,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海燕》的最大价值不是象征手法。在同一单元其他篇目中,无论“白杨树”还是“石榴”都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物体,作者还赋予了他们象征意义。在初中甚至整个求学阶段,苏教版语文课本中的散文诗凤毛麟角。教师如没有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文体特殊性,抑或只是蜻蜓点水无关痛痒,学生对散文诗这种文体则不能深刻地感悟和体会。同理,在小学阶段学生虽然接触过童话,由于年龄对认知的局限性,学生可能对童话这种文体认识还不够深入。
初中课本中只有《七颗钻石》和《皇帝的新装》两篇童话,并且《七颗钻石》编排在前。第一位老师的设计无可厚非,力图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素养。但这种置体裁独特个性而不顾的模式化教学,正如现代化工厂中批量生产出的零件,面对教师几乎如出一辙的设计,学生怎会保持原有的兴趣和激情?这种淡化文体的模式化教学更加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关于体裁,第一位老师只是在课前预习中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学生只能给文本贴上童话的标签。第二位老师引导学生要有爱心后没有戛然而止,在学生讲述自己坐公交车时经常让座的故事后,机智地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椅子在我们的爱心下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既没有变成金的银的,又没有变成铁的。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别具匠心地引导学生感性地了解童话:童话一般通过想象、幻想等虚构方式让人们明白道理,得到启示。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没有浅尝辄止,而是继续引导学生从理性的角度自学教辅材料中关于“童话”的链接。这种解读方式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更让学生刻骨铭心地认识了童话这种文体。作者及背景知识不一定在一节课的开始呈现,第二位老师对文本处理得更胜一筹还在于他在最佳的时间巧妙地呈现了童话这种文体。解读文本时当学生不愤、不悱时呈现相关背景,对攻克难点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二位老师没有在一开始给文本贴上童话的标签,而在之前层层铺垫后水到渠成地呈现。这种处理方式更加铿锵有力。
一篇文章被多种教材在不同年级采用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对此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地处理,既要考虑学生认知的差异,又不能无视文本在当下社会背景下的现实意义。第二位老师更胜一筹的原因在于他通过这则寓言引导学生全面而深入地认识爱心,这同样是当下这篇文章的独特价值之处。童话通过不同的故事启发小朋友要善良,要诚实,要勇敢……总之引导小朋友明白道理获得启示。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从北斗七星的排列形状着手,虚构了因小姑娘和母亲的爱心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甚至跳出七颗钻石升入空中变成北斗七星普照人间。通过这样一篇美丽的寓言,告诉人们爱心是神奇的,如这钻石般的星星普照人间。第一位老师用表格的方式引导学生仿照示例填写水罐的几次变化及不变的爱心,并引导学生谈启示。在这样的层层递进的引导下学生顺利联想到我们要有爱心,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这样的设计不能不说没有花费一番心思,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引导。但这可能只是学生高喊要有爱心的口号,只是教师步步为营地引诱下得到皆大欢喜的答案,而非学生发自肺腑的心声,这样的解读只停留在主题的表层,而没有深入解读文本在当今社会现实背景下的独特价值。
第二位老师对爱心的处理则更全面和深入。正如上文提到,我们献爱心后并没有文本中立竿见影的回报。当下对“扶不扶跌倒老人”,“给不给乞丐钱物”等讨论甚嚣尘上,思辨思维正在逐渐形成的初一学生对于要不要有爱心可能存在些许困惑,这必然导致文本的熏陶和教育价值大打折扣。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可利用少量的时间“不务正业”,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分析爱心有没有回报,需不需要回报等问题。通过探究学生轻而易举地认识到爱心的确是神奇的,而且回报是无处不在的。也许我们做了好事暂时没有回报,甚至无人知晓,虽然社会暂时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但我们依然要有爱心,这样,社会才能更加文明、和谐。第二位老师依托文本内容、体裁和主题,引导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爱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净化和升华自己的灵魂。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解读不是断章取义、主观臆断、牵强附会地过度解读,而是抓住文本的主题和当今现实社会中暂时存在的冲突,以文本为基石,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全面而深入理解爱心。这种解读无疑更有深度,更利于培养初中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意识。
诚然“教无定法”,但学生是最优秀的评课高手。阅读课能否引学生入胜,能否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沉溺”其中,是判断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正如世界上每一片树叶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对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的思考,笔者认识到:一堂优秀的语文阅读课需要关注文本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