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伟
俗话说,穷则变。语文教育在久负“误尽苍生”的骂名之后,在人们对语文课“该变变了”的呼声高涨之时,迎来了课程改革。这一改革给语文教育带来了一派生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理念、新行为渐行渐深,新情况、新问题也应运而生,随之而起的是对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批评愈演愈烈,而对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推崇节节攀升。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开课必开多媒体,比如某些县市区开展的“走进新课堂”,其中没有一个教师是不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如果不运用多媒体,这堂课似乎就不够格而难登大雅之堂,而想要获得评委们的青睐那更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多媒体教学方式一度成为了教育界的“时尚”,成为了教师们的宠儿。用多媒体上课似乎成了现代化教学的标志,似乎离开了多媒体,语文教学便不再称其为现代教学。在这种思想潮流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出现了如下的现象:不论什么类型的课,不论是否需要,不论是否有益都用,甚至以为用比不用好,多用比少用好。这是一种极端,一种把多媒体教学方式神化的极端。
毋庸致疑,多媒体这一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给传统的语文课堂增添了诸多异彩。确实,多媒体教学的直观、生动、形象、灵活和丰富的特点让传统的语文教学望尘莫及。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的能动性等能力的发挥,而且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语文课堂效果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在促进学生积极性发挥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深深地异化着语文教学。
第一,语文多媒体教学制约性强,但灵活性差。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然而在对语文教学引入多媒体技术后,传统的动态教学模式变成了硬式的多媒体课件,教师通过对新的课程进行介绍、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展现、学生初读的感受、学生进行研读理解与欣赏、对知识进行扩展延伸等几个步骤,所有的流程都是教师在事先预设好的。在语文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就按按鼠标将预设好的程序走一遍,让学生对课堂的知识进行机械式的记忆和浏览。当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将思考问题展现出来时,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然后再利用多媒体展现答案。这样机械式的多媒体教学模式都是经过教师提前预设,然后按部就班地进行切换幻灯片。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产生疑问而提出非预设性的问题或是具有创新性的问题时,这将是教师无法预测的,并且如果教师无法随机应变进行处理,那么,此时教学活动将无法正常进行,教学内容将就此中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将严重受到影响。即使学生没有提出具有建设性的疑问,这样的机械式教学方式也只是以多媒体为主体的教学,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缺少课堂应有的动态性、灵活性等特点,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有较强的制约性,灵活性差,以至于教学不能正常进行。
第二,强调视频音频教学方法,弱化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语文是语言习得与运用的艺术,艺术的真味需要“品”。“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品的境界。
品味语言,反复揣摩、比较、推敲,才能学习和领悟语言的意境和美感,从而增强语言能力。例如,在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进行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背诵,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设计,一是在为学生进行讲解文章的基本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后,推荐几个的美的句子让学生自由选择,然后进行赏析,并进行课堂展现;二是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四、五、六自然段,仔细品味后试着作一幅画,用画笔将“荷塘月色”画出来。但有些教师在上写景散文课时,一味地以课件展示一幅又一幅精美绝伦的风景图来代替对文本优美文字及其所形成的诗化般的意境的品味。这种以视听代替品悟,焚禽煮鹤的做法,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吗?
第三,以课件制作代替深度备课。
多媒体教学实施的前提是得有课件,不少教师备课的主要工作就是制作课件,仿佛有了课件,上课就有了着落。于是,拿过一篇课文,不是去认认真真研读课文,研读教参,而是上网搜寻课件,选择几个,作点比较,或作些简单的拼凑,就把课件制好了,结果可能是连教师自己都没有理解透这篇课文就准备去上课了。事实上这种用手按按鼠标走走程序的课只要是正常人没有不会的。这样的课堂常常是文本与课件两张皮,教者教得生硬,学生学得不透。不过,万事不能走极端。我们既不能因为多媒体教学拥有优势而滥用多媒体,把之神化;也不能因为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局限而“因噎废食”,弃之不用。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研究如何把握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尺度,如何更好地让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应用“联姻”,要应用它于不可替代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而不是简单地去代替黑板与粉笔。多媒体只有与语言联系在一起时才能进入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