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冬青
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对名著名篇阅读的要求是:考查对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的了解、评价与鉴赏。命题范围有以下十部著作:《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飞鸟集》《茶馆》《欧也妮·葛朗台》《哈姆雷特》和《老人与海》。出于对试卷长度和学生阅读总量的考虑,本部分试题不出现原著文本,而会直接出现题干。“多项选择题”的考查重点主要落在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上,主要涉及原著的重要情节、著名事件、精彩场面、关键细节、人物形象、人物关系、重要语句、主题思想、标题内涵、艺术特色等方面;“简答题”的设题方式主要有复述原著情节、简析人物形象、品味重要语句、简析主题思想、说明标题内涵、简析艺术特色等。
教授必修二《边城》节选时,读完全篇;周末观看《边城》电影;交流人物形象和主题。教授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时,对《红楼梦》作相关介绍,特别关注前五回内容。再结合讲座,将《红楼梦选读》一书上的探究题集中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展开研究性学习(根据选题确定精读的回目),形成研究小论文,开一节研究成果展示评比课。
假期时间长,把人物繁多,女生普遍厌读的这本书安排在暑假读,可以结合电视剧、网络资源加深理解和记忆。
《子夜》人物关系简单,矛盾冲突能引起学生读下去的兴趣,适合在分科后安排文科生先读此作;结合必修五《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深入了解时代背景,自然带入《呐喊》的阅读;学习《史记》时,把《欧也妮·葛朗台》这部名著当成是文言阅读的调剂书,增强学生兴趣。
寒假作业布置读《茶馆》,可以再看视频,并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以小论文的形式编写阅读小报,开学时张贴评比。
高二下学期开设选修《唐诗宋词鉴赏》时,安排读这几本名著,整理笔记。学业水平测试前读完《红楼梦》,学业水平测试后到期末考试前精读后三本。
结合练习快速重读经典,但也要避免学生形成视觉疲劳。
在做练习的基础上反复品味作品细节段落,以练促读,同时复习读书笔记。
解答“复述原著情节”类的考题时,应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关键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明晰事件的来龙去脉,突出重要细节,所以绝不能以观看视频替代阅读原著,要读得细致,读出感悟。
教师在学生阅读结束后,用一两节课的时间进行人物形象、情节分析,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对名著的内容、人物、主题作更深入的剖析与讲解。
如影视片、“百家讲坛视频。
每本名著要安排两节课让学生自己交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方面针对探究菜单作有针对性地讨论,另一方面让学生对精彩语段、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深入研究。
每周安排一次加试题训练或名著专项训练,教师批阅后做针对性讲评,也可由学生负责讲解,教师点评。
名著阅读量大,每周必须安排一次早读或晚读时间复习一周阅读内容和相关练习题。
包括时代背景、作者最主要的经历和心境。
中短篇小说压缩至500 字以内;长篇小说压缩至1500 字以内;章回体,按章回压缩情节。
摘抄原作精彩段落(允许复印或打印后张贴在笔记上),在段落上作旁批,文后附点评,点评要涉及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方面。中短篇小说点评十个片段,章回体小说按分组分工情况,每回目赏析两到三处。
每周完成一份加试题练习,相关题目修改后粘贴到相应笔记本上;每本名著的专题训练做好后粘贴到笔记上,便于归类复习。
可以是自己的读后感,也可以是提出来和老师同学一起探究的问题。
总之,通过阅读这十部名著,不仅仅要让学生变“聪明”,而且要让学生变得“聪慧”,最后能达到“聪悟”的境界。读书非一日之功,阅读名著更不能急于求成。计划是三年的,笔记整理是要有恒心的,所以,教师在三年中要一直关注学生阅读的情况,确保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