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研究述评

2015-08-15 00:51朱孟光周良书
探索 2015年2期
关键词:流动毕业生党组织

朱孟光,周良书

(1.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北京 100091;2.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新时期,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已由本世纪之初的100多万人迅速升至2014年的727万人。同时,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办学方式的开放化以及就业方式的市场化与多元化,人才的社会流动性极大增强,高校流动党员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在这种形势下,流动党员管理成为新时期高校党建中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加强和改进高校流动党员管理,不仅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人才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战略任务。新世纪以来,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涌现出了大量成果。时至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很有必要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全面系统的总结与述评,以期为今后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实践、理论研究以及宏观制度设计与改革提供科学指南。

1 高校流动党员的一般论述

1.1 高校流动党员的概念

最初的时候,流动党员“指的是流动就业人口中的党员”[1]256。之后,随着流动党员群体的日益庞大和党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视,党务工作者和学者对流动党员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较为科学的界定。在此基础上,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流动党员的概念作出了明确界定:“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2]在深入理解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流动党员的实际,有学者对高校流动党员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魏海平和曹光柱认为,高校流动党员主要是指“因辞职、辞退、离退、毕业离校、停薪留职、落聘待岗、学习进修、实习实践、挂职锻炼、出国(境)等离开原党组织时间较长的党员以及来校学习、进修和从事其他工作的党员”[3]。

1.2 高校流动党员的类型

按照流向进行划分,有学者将高校流动党员划分为两类:一是流出学校的党员,二是流入学校的党员[4]。

按照身份特征进行划分,高校流动党员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学生流动党员,教职工流动党员,编外流动党员,离退休流动党员[5]。在这四种类型中,学生流动党员占高校流动党员的绝大多数,是高校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的重难点。因此,有学者还将大学生流动党员具体划分为三种类型:顶岗实习、就业实训、单位试工的学生党员;待就业的学生党员;已就业却没有转出组织关系的学生党员[6]。由于毕业生流动党员在大学生流动党员中占多数,所以,根据毕业生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未转接的主客观原因,有学者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划分为三种类型:组织关系转接困难型,临时挂靠型,思想忽视型[7]。

按照高校流动党员的实际状态,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口袋党员”,即将党组织关系长期随身携带的党员;“自由党员”,即长期脱离党组织的党员;“挂名党员”,即将党组织关系留在学校却一去无踪的党员;“隐性党员”,即由于主客观原因而没有暴露身份的党员[4]。

1.3 高校流动党员的特点

与流动党员群体一样,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亦呈现出流动党员数量上升迅速、流动范围越来越广、流动时间越来越长的发展趋势。然而,高校流动党员还具有不同于流动党员群体的特点。

就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群体独有的特点而言,有学者将其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毕业生流动党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二是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党龄一般都比较短,对党的认识有待加深,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有待加强,党性修养也有待提高;三是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可塑性较强[8]。此外,还有党务工作者认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步入社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极易产生迷惑和迷茫的心理,极易迷失政治信仰,他们更需要党组织的培养和关怀。同时,他们更渴望自己加入某个协会、团体或组织,以消除和减少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产生的孤寂感,获得归属感[9]。

2 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自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进行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已近15年。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党务工作者和学者对高校流动党员,特别是作为其主体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归纳概括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理念和政策的历史演进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10]222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展现的正是党维持其作为一个列宁主义政党“组织整体性”(organizational integrity)的努力[11]61。纵观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本世纪初到党的十七大之前(2000年—2006年);二是从党的十七大至今。前者是以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实践探索为主的时期,后者是以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创新与制度建设及改革为主的时期。

早在1996年3月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就指出,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1998年6月22日,中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党组联合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办法”。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促进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2]352006年6月,在系统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加强党员动态管理,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制度。”[13]282010年8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颁布。该条例由过去强调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到更加注重对党员的服务及其权利的维护,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14]196。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由此可见,新世纪以来,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经历了从实践探索到制度建设与改革的过程,在理念上实现了从最初注重“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动静结合”的转变,在方式方法上实现了从最初的以“教育管理”为主向“管理服务”和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的转变。

2.2 高校流动党员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与总结

第一,双重管理模式。即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为辅,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经常沟通,协调解决流动党员管理中问题的共同管理模式。第二,属地管理模式。即以高校流动党员集中居住地为依托建立独立党组织,或以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组织关系不适合挂靠在其他党组织的党员为重点,建立流动党支部,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实行属地化管理[15]。第三,中介管理模式。即以社会中介组织尤其是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为依托,建立管理网络和管理制度以加强高校流动党员的管理。第四,行业管理模式。即按照工作时间、地点及工作性质的不同,依托在高校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车间、商务楼宇等建立的各类行业党组织,就地、就近、就便对高校流动党员进行分类管理[16]。第五,联建管理模式。即针对党员组织关系隶属于流出地而挂靠在流入地党员服务中心的流动党组织,采取流入地党组织与流出地党组织签订联建共建协议的方式,并规定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各自在管理中的权责。

当然,由于高校流动党员的情况一般比较复杂,所以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各地往往是几种模式结合并用,坚持“流出地管理与流入地管理相结合”“中介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相结合”[17]。

2.3 高校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管理体制相对滞后。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保留在学校后,由学校党委或所在系党总支进行的管理基本上流于粗放而难以到位。第二,组织关系转接存在困难。主要表现为,由于就业状况不稳定,许多毕业生流动党员不愿转移党组织关系;由于怕麻烦,一些接受单位不愿接收临聘毕业生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由于一些地方党组织不健全,无处接收毕业生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由于一些毕业生流动党员未将党组织关系转到接收地,致使学校在转出其党组织关系后却无法收到回执。第三,部分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组织观念淡薄。主要表现为,部分流动党员把党组织关系留在学校,但离校后不主动与学校党组织取得联系;有些流动党员工作单位变更后,不主动告知学校党组织;部分预备党员不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情况并按期、按标准缴纳党费;一些预备党员不能按时回校办理转正手续。第四,党组织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难以落到实处。主要表现为,毕业生流动党员组织隶属关系与工作单位相分离,使得一些流动党员总有理由不按要求回校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毕业生流动党员没有一种客观的评价标准,致使对于流动党员奖惩存在困难[18]。此外,有学者认为,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还包括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手段不适应时代发展,高校党务工作者自身素质仍有不足等方面[19]。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而且影响党的形象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和难题,既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还有制度机制、方式方法的原因。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特点是客观原因。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变革和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毕业生党员人数也随之增多,其教育管理难度也逐步加大;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以及竞争的日趋激烈,增加了就业的难度,使得毕业生党员流动性不断加大;三是由于社会体制的改革,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就业取向多元化[20]。第二,一些高校党组织和毕业生流动党员自身思想认识上的缺失是主观原因。一些高校和转入地党组织认为,毕业生流动党员只是党组织关系暂时挂靠而不用去管理;或者将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看作额外负担而被动应付,甚至置之不理;抑或认为毕业生流动党员流动性大、情况复杂,存在畏难情绪,同时,部分毕业生流动党员也存在党性意识淡化等问题[21]。第三,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制度方法不完善是重要的制度机制原因。一是毕业生党员流出后,高校党组织、流入地社区党组织和人才交流中心党组织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不明确;二是一些高校在关于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机构设置、人员与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制度不健全;三是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定期汇报制度不健全。因此,毕业生流动党员活动难以开展,党员的作用难以发挥,先进性难以体现[22]。此外,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的薄弱及其发挥作用时的客观受限,都使得高校流动党员的管理力量也相应薄弱。

2.4 创新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针对高校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学者主要从管理的原则理念、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创新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改进和创新高校流动党员管理,首先要改进和创新管理的原则和理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时代,各级党组织要勇于创新,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不同学者对创新管理理念的认识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董秀娜认为,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理念要实现“三个转变”:变传统的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传统的单向管理为协同管理,变传统的机械管理为人性管理[23]。在以上“三个转变”的同时,陈敏、胡琳认为,还要实现“两个转变”: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变要我管理为我要管理[22]。郑利军认为,高校流动党员管理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原则,教育管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原则,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原则,严格管理与热情服务相结合原则[5]。

针对高校流动党员管理体系和机制不完善、组织设置不健全等问题,有学者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提出了“打造网格一体化的组织平台”。打造网格一体化的组织平台是为了构建网格一体化的动态组织管理模式。网格化组织管理模式以一体化的网络建构为基础,通过网格的形式来实现全国党员的信息资料和组织生活的一体化管理和流动党员治理[24]。有学者提出,要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域界限,构建“社会各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以解决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具体来讲,一是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建立健全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高校党员动态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街道党工委及各级机关工委的资源优势,建立“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协调整合机制[19]。

针对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制度不规范的问题,有学者提出,第一,要明确责任与分工,建立基层联系人制度;第二,要将高校流动党员管理情况纳入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的范围,将流动党员和流动党员支部纳入党员评优和基层党组织评优范围,以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第三,明确对毕业生流动党员信息登记注册和更新、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和组织关系转接的要求[7]。还有学者提出,可以通过实施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和“党员身份证”制度,增强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党员意识。

针对高校流动党员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呆板等问题,有学者提出,可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等手段,对毕业生流动党员实行网络化教育和管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具有使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而网络信息技术具有“三化三性”的优势,这使得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具有可行性[25]。具体来讲,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网络党建模式”。一是通过运用电子邮件、在线论坛、网络博客、QQ聊天工具等,实现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双向、平等互动交流;二是通过设立网上党校、网上党支部、“流动党员在线”板块,为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提供平台,实现跨地域交流;三是建立“网上流动党员之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四是实施网上监督评议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监督[23]。

3 对新世纪以来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研究的评析

新世纪以来,高校党务工作者和学者对于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逐步走向深入,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在这些成果中,既有对高校流动党员这一群体进行管理的整体研究,也有对某一类型高校流动党员的专门研究,然而,这些研究也存在不足。

3.1 原创性的成果不多,基础性研究较为薄弱

虽然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但是就研究成果的频谱分布而言,大多集中于问题、原因和对策这几个方面。这使得研究成果良莠不齐,重复研究的问题较为突出。基础性研究较为薄弱,对高校流动党员管理中的核心概念,比如高校流动党员、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大学生流动党员等的内涵和外延缺乏明确的界定,基本上处于相互混用的状态。同时,与对占流动党员多数的农民工流动党员群体的研究相比,高校流动党员群体的研究相对薄弱。

3.2 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研究方法以实证为主

一方面,新世纪以来对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就党建工作谈党建的层面上,缺乏多学科、跨学科研究视角。另一方面,研究中主要采用统计调查、参与观察以及个案研究等实证方法,对高校流动党员的类型分布、特点及其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掌握。这反映了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现实性的特点,但高校流动党员管理问题,也是一个极重要的理论问题。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无行政权力依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考验的是新形势下党的适应性,关涉的是执政党组织资源的维系和党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整合。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一方面,要注意借鉴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要有方法自觉,在理论研究中注意运用系统科学和治理理论、社会生态分析方法、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等。

3.3 研究队伍较为单一,研究的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一方面,研究队伍不平衡。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从事高校党务管理的工作者和一些思想政治课教师。这种状况与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社会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导致研究成果多集中于高校党组织的视角;另一方面,对高校流动党员群体内部各个类型群体的研究不平衡问题。高校流动党员群体内部构成比较复杂。按照高校类型来看,当前研究成果集中在对普通高等学校流动党员的研究。按照身份特征来看,目前对高校大学生流动党员群体的研究最为集中,其中又以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群体的研究为主。因此,今后,一方面,要通过加强高校与街道社区等党务工作者的合作研究,扩充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研究队伍和研究视野,以获得对这一问题的整体认知;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民办高校、高职院校流动党员群体以及高校毕业生之外的流动党员群体管理的研究,进而从总体上深化对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认知。

参考文献:

对森林和植被的保护即绿色生态,而绿色则是环保的、健康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绿色的理解也是如此。对于室内设计师来说,绿色的概念可以更广泛,这是空间设计的绿色延伸,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设计师对绿色的理解。

[1]高国舫.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6-06-29.

[3]魏海平,曹光柱.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2014(15).

[4]夏小和,董玉山.加强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19).

[5]郑利军.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6]吴定伟.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基本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

[7]范丽蓉.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考[J].学理论,2012(19).

[8]刘凯.加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机制研究[J].北京教育,2010(11).

[10]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一大——十八大)[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11]Lance L.P.Gore,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China’s Capitalist Revolution:the Political Impact of the Market[M].New York:Routledge,2010.

[1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

[14]朱孟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历程回顾[C]∥辉煌九十年——2011年全国党史党建学位点会议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15]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途径[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8).

[16]孙林.社会结构变迁与中国共产党适应性研究——以高校毕业学生流动党员为例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1(5).

[17]于红.关于流动党员问题的思考[J].求实,2007(8).

[18]普通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对策研究课题组.普通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

[19]李永华,涂谦.社会管理视域下的高校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实证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20]甘桂阳.完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21]宗杰,等.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3).

[22]陈敏,胡琳.高校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3]董秀娜.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6).

[24]徐敏宁,等.流动党员隐性流失问题的四维治理模式探析[J].理论导刊,2012(12).

[25]徐海波.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猜你喜欢
流动毕业生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流动的光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最“叛逆”的毕业生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