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 400041)
《探索》杂志于1985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整整30年的历程。站在创刊30周年这个重大的时间节点上,回顾过去,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展望未来,又该去向何方?这是作为《探索》杂志的主管主办单位以及办刊人必须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回顾创刊30年的历程,《探索》杂志展示了一条在办刊宗旨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办刊内容上,聚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办刊风格上,注重求真、求新、求精、求深的历史轨迹。沿着这个脉络,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探索》杂志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注视到了《探索》杂志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成绩,领悟到了《探索》杂志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刊物发展的规律和精髓。
30年来,《探索》杂志较好地发挥了在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所取得的成绩是突出的。例如:从北京大学首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第一版开始到现在,每四年一版,连续六版,《探索》杂志都入选其中;迄今,《探索》杂志已入选我国目前已有的四大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即: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此外,2014年11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在该报告中,《探索》杂志位列“政治学”收录的68种期刊的第19位。在全国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系统中,排名第4,仅排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之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亦将《探索》杂志纳入“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以上是各类评价机构对《探索》杂志的学术认定,而作为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在2004年举办的最后一届,即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探索》杂志成为全国党校、行政学院期刊中,唯一入选的期刊。
我以为,《探索》30年来的生动实践是富有成效的,探索进取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回顾30年来的历史,历届校委和《探索》杂志社的历任同仁都始终不渝地坚持办刊的政治方向,自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问题组稿选稿,形成了具有党校系统鲜明特色的办刊宗旨和办刊风格。《探索》在历次事关大是大非的政治事件面前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30年来,《探索》刊发的论文在选题方面注重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理论前沿和热点问题。《探索》的历任编辑同仁始终抓住国内外理论前沿,关注现实热点和焦点问题,一直追随国内学术理论的前沿问题。例如,2015年第1期组织了“多维视野中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专题;2015年第2期组织了“腐败治理的制度逻辑”专题等,充分体现了政治类学术期刊服务国家大局的优秀品质。
《探索》之所以能够历经大浪淘沙在众多刊物中脱颖而出,并站稳学术理论期刊的重要平台,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坚持开放办刊不动摇。30年来,编辑部历任同仁始终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广交朋友,充分进行学术和思想的交流。编辑人员还十分注重关注国内学界的动态,通过会议、拜访、专题策划等方式,广泛吸纳市内外、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稿件,逐步提高刊文的学术含金量和理论水平,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作者群。
30年来,在办刊定位方面,坚持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适时调整办刊的思路,着力把握学术理论期刊发展的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在办刊路径方面,积极探索纸质期刊与数字期刊的融合与配套,在办好《探索》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同步推出数字期刊,此外,还积极承办中国党政系列数字专业期刊《政党建设》的主编工作。在办刊平台建设方面,除了设立《探索》杂志专业网站,开通采编系统外,还适时地开通了探索杂志社微信公众平台,尽可能地加强与广大作者、读者朋友的沟通与交流。
30年来,《探索》杂志社始终坚持政治家和专家办刊相结合。《探索》杂志是党校主办的刊物,首先必须按照政治家办刊的要求选人用人。要求在编辑队伍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培训,确保政治上合格。除此而外,在业务上,强调每一位编辑都是一个专业领域或行业领域的专家,不断提高编辑队伍的专业素质、学术涵养,要求每位编辑至少从事承担栏目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长期跟踪某个学科方向的学术理论前沿问题,确保编辑队伍建设的政治性和专业性要求符合《探索》杂志发展的需要。
当前,国内学术理论期刊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几大明显的特点:
以2002年教育部启动“名刊工程”建设为标志,社科学术期刊开启了专业化、集约化的进程。从当前众多社会科学期刊的走向和发展趋势来看,期刊走向专业化已成为追求的目标。对此,有理由认为,社科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突出特色与专业化。从《探索》30年的发展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探索》杂志作为来源期刊,已由过去的“综合类”向“政治学”专业类转移。另外,从二次文献的转摘情况来分析,也日益呈现出按照学科专业进行二次文献转摘的趋势。《探索》在人大复印资料转摘的文章中,亦相对集中在“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政治学学科。专业化发展所展现出来的,一是专栏的专业化趋势明显,二是编辑的学科方向意识明显,三是突出自身特色,以特取胜。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竞争中,对于《探索》而言,朝着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将更能突显党校的“政治学类”强项,更能发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优势,更能在众多期刊竞争中脱颖而出。
目前网络化信息化已经深深融入了现代社会生活,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而且改变了人们的写作习惯,进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不仅开始习惯于在线阅读,而且也逐渐习惯引用在线文献、网络文献。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国内大多数刊物都已经成立了自己的网站,并将刊发论文上传网络供研究者引用、下载。而网络下载量也成为期刊评价中的一个权重较高的重要指标。在这种背景下,国内期刊界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正风生水起。很多期刊在过去成立网站和上传论文的基础上,又采用全新的网络采编系统,实现从选稿、审稿、编校到付印全环节、全流程的信息化。一些期刊更是大胆开设微博、微信账号,借助新媒体推介纸质媒体上刊发的研究成果。可以断定,一家期刊如果不重视信息化,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必将被时代发展的步伐所淘汰。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庞大的规模,每年数以千计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研项目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成果,同时这些成果也大量在中国社科期刊上刊发。在此背景下,很多优秀的中国社科期刊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和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其中一些有远见的期刊已经跨入了国际化的行列,创办了英文版,在大胆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尽情展示了期刊自身的风采。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速度以及融入国际化的程度都会增强。21世纪中叶,在中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候,中国的一大批优秀学术期刊将会成为世界级的名刊。中国的学术期刊如果不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必将会被时代所淘汰。《探索》杂志作为一家正在发展的学术理论期刊,应该看清这一趋势,主动积极融入中国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大潮中,为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尤其是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成果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我认为,《探索》应当适应学术期刊发展态势,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价值取向,以坚持质量兴刊、人才强刊和开放办刊为基本途径,继续在探索中追求卓越,力争实现办成国内一流的政治学专业期刊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期刊两大目标。
现在,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也是时代赋予的像《探索》这样政治理论刊物的重要历史使命。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政治家办刊,紧紧围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展开专题策划,组稿约稿,组织讨论,引领思想,把《探索》办成国内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学术理论刊物,办成宣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努力发挥在党的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要继续坚持党校特色和学术标准的统一,立足“大政治学类”专业期刊的定位,努力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政党建设”“公共管理”“政治社会”“政治文化”“政治经济”等栏目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此,首先要多组、多约政治学专业的名家名稿,多刊发原创性强的政治学专业文章,进一步提高刊文的质量和水平;其次要加强与国内知名政治学者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做到编辑和政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策划栏目,编辑和作者思想共鸣,共同创造思想,让《探索》成为国内政治学思想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学术期刊是我国在国际领域争夺学术话语权的最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主动的姿态,去积极开拓国际学术领地,而不是被动地“接轨”。在中国社科期刊国际化端倪初现的背景下,我们应当见微知著,未雨绸缪,近期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巩固和增强与国内学术理论界的固有联系和往来,充分利用国内学术理论界对《探索》的各种支持和帮助,增强学术吸引力和影响力。其次要在近年来和国外学术界交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有选择性地扩大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合作。包括有针对性地走出去和请进来,有意识地加强与国外专家和国外有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并适时培训和储备专业素养和外语水平俱佳的复合型办刊人才,为把《探索》办成国内一流的政治学专业期刊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期刊打下坚实基础。
电子传媒有着快捷传播的巨大优势,但是纸质传媒却仍然有自身的优势,有存在的充足理由,电子传媒完全取代纸质传媒的可能性不大。为此我们的策略应当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给人们阅读和写作的便利性,充分尊重信息化时代的写作和阅读习惯,大力推进电子期刊建设,方便各种利用信息化的作者群与读者群,借助新媒体传播学术信息,将学术信息传化为影响社会大众的知识和思想。而未来的纸质期刊应当向精致化图文并茂甚至有声阅读的方向发展。这样双管齐下,在保持既有纸媒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电子期刊,实现纸媒和电子期刊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李频,数字时代社科学术期刊改革路径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