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刻艺术的韵味豪风

2015-08-15 00:44陈贵忠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5期

陈贵忠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陶因其质地古朴雅致,意蕴悠远,故明清时代文人书法与紫砂有着诸多的交流,陶刻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语言,紫砂有自身的局限性,光用泥料的塑造很难真正意义上表达制作者的思想,唯一能体现的只有通过轮廓和形状,欠缺了情感上的表达。紫砂陶刻,在紫砂壶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有时,它是画中龙的眼睛,是紫砂壶的内韵所在。

紫砂陶刻,用刀在壶体表面刻字雕画以作装饰,通过不同的刀法来表现线条的粗细和力度的刚柔及墨的韵味。陶刻是融诗、书、画、刻等诸多工艺于一体的艺术,笔者因为了解其中深刻的内涵,因此对于陶刻的学习才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确定掌握了深厚的书画功底之后,方专攻于陶刻装饰技艺。

明乾、嘉年间茶事兴盛,使紫砂茗壶必然地吸引了社会上精于品赏的书、画、金石家及文人墨客,他们纷纷地介入紫砂,在出样定制的同时往往要挥毫饰壶。如吴骞《阳羡名陶录》记有:“予尝得鸣远天鸡壶一,细砂作紫棠色,上庚子山诗,为曹廉让先生手书。”

紫砂陶刻装饰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对文化人具有特殊魅力和诱惑力的艺术。在今天,文人参与仍是传承这一艺术的有效途径。紫砂素面素心,加上精湛的工艺技术,更充分发挥了其浑厚大气、朴实无华的特性,在紫砂胚胎上铭文作画,只需提笔画稿或以刀代笔。对文化人来说,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也是艺术情感的宣泄。

壶艺的发展和书法、绘画、篆刻等是分不开的。尤以书法作为壶艺装饰的主体艺术,有内涵、有品位的艺术创作思路,就必须在风格、意境、刀法上下真功夫,选择多种主体用刀之变化使紫砂艺术与书法相结合,达到风格意境造型一致和谐,工细而精致,以感觉其巧夺天工。

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明神采高于“形质”,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追求神采,抒写灵性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传统的题材,古老的文化,只要运用得当,照样能给人全新的艺术享受。用古老的紫砂技艺去丈量时代的脉搏,用具有时代感的作品来进行艺术的传承。笔者的作品,充满了东方文化的内敛和隽永,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陶刻带给我们刚中带柔,气势沉稳尊贵,外表温润典雅的意蕴。浴火的紫砂泥,构建了一个儒雅的艺术世界,以传统为支架,以文化艺术为骨血,糅杂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艺术作品,或清秀飘逸,或古朴敦厚,各自拥有不同的灵魂,彰显东方文化的恒久魅力。

在紫砂陶刻中,书法装饰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件好的作品,书法的题刻和主体之间在内涵上是息息相关的。紫砂陶刻在文字内容上,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通常采用吉语和颂祈之词,如“长乐安康”、“延年益寿”、“宜子孙,大吉祥”、“饮之甘泉,长乐无极”等等,表示一种追求和祝福。而最为常用的还是对茶具、茶事进行描述的诗文。如对茶具的描述:“稜可摸,孤可觚,得其精意遗其粗”;“铫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徸”。

紫砂陶刻,是一种情感和生命的形式,陶刻艺术追求的是将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集于紫砂壶体。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它要求所镌诗画需切茗切壶切情,其铭文与妙趣横生的壶款相和谐,加上精妙的、挥洒自如的刀法,才有可能成为壶中佳品。

[1] 《紫砂工艺》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