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刻与书画略谈

2015-08-15 00:44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5期

刘 浩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中国书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当书画融合於陶瓷艺术,尤其是紫砂这一奇葩时,则更加显现出那种无与伦比的内涵。当然与从业者的个人修善是不可分的。以下就本人感悟谈一下看法和体会:

就书法而言,历来便有五体之说,即正、草、隶、篆、行,画面的选择上也不外乎人物、山水、花鸟,以及瓦当之类文饰等。

正楷的书写可以说是最基础的,一般在陶刻中最显功力,十分重要。行、草用之最多,是最常见的。历来名家如陈鸣远南瓜壶上刻“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等,隶书和篆书一般书写较为端庄,在陶刻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装饰性,另外每种书法的用刀也不尽相同,正楷刻划严谨,行草飘逸,隶书古朴,篆书灵秀、厚重。

山水、人物、花鸟基本构成了画面的三要素,山水浑厚、灵秀,人物的神态、线条,花鸟的轻盈、飘逸。

当然刀法在陶刻过程中是起到关键作用的。我学陶刻十多年,有一些心得与感悟。无论单刀、双刀、篆刀、漆刀、竹刀、木刀等,它们的刀法都有类通的一面,刀法应以追求简练准确地表达毛笔运行中的笔法和意境为最高境界。

一、单刀表现草书:应以刀代笔去感受毛笔在运行的笔意,有转折,有提有按,中刀、侧刀并使,刀势雄强纵逸,有急雨旋风之势,笔画粗的刀法要深,细的部分应浅刻,刀法忽直忽斜,忽重忽轻,更力求刀法简练流畅。

二、双刀(倒三角)的技法:一般先书然后依着字迹行刀,每表现一笔施两刀,中间形成倒三角形,力求三角底干净,刀法痕迹可见。具体可归纳为侧(点)、勒(横)、啄(短撇)、策(挑)、努(竖)、桀(捺)7个字。刻“勒”,刻刀先下后上;刻“努”,先行左刀后右刀;刻“掠”先用顺刀,后用逆刀;刻“捺”,刻刀先上后下。但在具体行刀中要根据书体真草程度而定,以力求准确、简练地表现原书写字的结构和运笔面貌。所以字的笔画不断,刀就不停,目的是气脉相贯,元气淋漓,行刀要稳中求健,柔中有刚,使转纵横。

三、刻画按国画可分工笔、白描、写意和大写意,中国画讲究“笔墨”效果。用刻刀表现工笔、白描注重用笔意来表现线条。

在一幅好的书画面前,也可结合本人的特点,个性、操刀自如,力求精、准、稳,把所需刻划之事物刻活。

随着玩家的技术水平和紫砂知识的积累,紫砂壶上的书画陶刻越来越受到重视及青睐,它提高着紫砂的文化品味,壶依字贵,字随壶传,这就更要求所从事陶刻的人员博学广义。

当然紫砂文化的发展还需创新,创新是艺术生命所在,在前人优秀书画的基础上,加以吸收、提炼、借鉴好的美的东西,利用与外界交流和接触,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与品位。

从事书画陶刻似乎没有近道可行,只有实实在在、一丝不苟,在工作中、学习中、自然中学习苦练,才可能有所成就。

[1]《紫砂壶铭赏析》陈茆生著

[2]《紫砂壶制作技法》 王建中等著

[3]《中国紫砂茗壶珍赏》夏俊伟韩其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