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进步水平与区域创新能力排位情况分析

2015-08-15 00:50彭志芳安华轩
云南科技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排位科技进步高技术

彭志芳,钟 翔,安华轩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51)

0 引言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各地高度重视加强科技工作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各省市区在科技进步监测和区域创新能力两个评价指标体系的排位情况更是受到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从监测情况看,近年来,云南省在《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和《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两个主要评价体系中位次基本上处于全国落后位置,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的排位。其中全省综合科技进步监测水平长期排位全国第29位,2014年上升了1 位,排28 位;区域创新能力从2009年的全国第22 位下降到2013年的第27 位,2014年上升4 位排23 位。现以云南2011~2013在科技进步水平监测和区域创新能力两个评价体系中相关指标的排位情况进行分析(2014年度排位情况尚未正式出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提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1 云南在2个评价体系的排位情况

1.1 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排位情况

《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数据一般滞后一年,如《2013 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用的是2012年数据。指标体系由5 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4 个三级指标(基础指标)组成。

从监测结果看,云南省综合科技进步监测水平长期排位全国第29 位(2014年为第28 位)。从监测指标看,云南科技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部分指标排位靠前。其中“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系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指标排位较靠前。技术成果指标提升明显,“万人输出技术成交额”2013年较2011年上升7 位列全国第19 位。

科技投入和经济社会指标总体较为落后,大多数指标长期排位靠后。科技投入指标如“万人R&D 研究人员数”、“企业R&D 研究人员占全社会R&D 人员的比重”、“R&D 经费支出与GDP 比值”、“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企业R&D 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等指标三年都在第26~28 位之间。经济社会指标如“劳动生产率”、“百户居民计算机拥有量”、“万人国际互联网上网人数”三年都在第29~30 位;而排位较好的指标特别是环境指标近年来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如“资本生产率(万元/万元)”从2011年的第12 位下降到2013年的第26 位、“环境质量指数(%)”从第1 位下降到15 位、“环境污染治理指数(%)”从第24 位下降到第29 位。

1.2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排位情况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数据一般滞后两年,如《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采用的是2011年统计数据。指标体系由5 个一级指标、20 个二级指标、40 个三级指标和133 个四级指标(基础指标)构成。2013年云南省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值为21.32%,较2012年提高了1.95 个百分点,较2012 上升1 位,在全国各省市区的排名居27 位(2014年为第23 位)。

从报告中代表绝对实力的实力指标看(效率指标和潜力指标均是以实力指标为基础演化而来),云南科技产出的部分指标排位较好。其中技术成果指标提升明显,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内技术成交金额”2013年较2011年上升4 位列全国第12位;“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当年落实资金”2013年较2011年上升13 位列全国第12 位。但云南在科技投入、产业结构、企业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总体较为落后,其中科技投入相关指标长期排位靠后,少数排位较好指标也出现下滑,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当量”排位三年处于第24~26 位之间,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 经费内部支出额中获得金融机构贷款额”则从第9 位下降到第23 位;“高技术产业产值”和“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3年处于第25~26 位、“信息产业产值”三年处于第26~28 位、“城镇登记失业率”三年处于第25~28 位;“居民消费水平”三年处于第28 位;企业创新总体上下滑,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外部支出总额”从第22 位下降到第26 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从第24 位下降到第26 位。

2 云南在2个评价体系中排位落后的主要原因分析

从监测情况来看,我省产业发展主要以资源消耗型为主,纳入国家统计口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部分属于资源消耗型企业,如2012年我省32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采矿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等5 个资源消耗型行业共1839 家,占整个规模以上企业数的60%,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0%。而代表高技术产业的医药制造、专用设备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的企业仅150 家,工业总产值仅占3.5%。以资源消耗为主,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的产业发展模式决定了云南省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排位靠后。由于规模以上的高技术企业、信息产业较少,开展创新研发的企业不多,导致企业研发投入、R&D 研究人员、研发机构等一系列科技投入偏低,进而制约了新产品销售收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等科技产出水平的提升;更为严峻的是,本来我省长期保持优势和领先地位的环境指标,随着资源消耗型产业的快速发展,致使能耗、废水、废气和污染物排放等环保方面的约束性指标在全国排位情况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更加剧了云南省科技进步监测和区域创新能力位次提升的难度。

2.1 投入情况

从投入情况看,政府投入总体水平较高,但增长率偏低,特别是企业研发投入、全社会投入严重不足成为制约云南投入水平偏低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科技活动投入,政府投入总体水平在全国排位较靠前,如“政府研发投入占GDP 的比例”2011年排全国第13 位,2012、2013年排第14 位。但是随着总量的增加,近两年增长率偏低,“政府研发投入增长率”从2011年的第12 位下降到2012年的第25 位再到2013年的第27位。

在政府投入相对较好的情况下,企业研发经费和人力投入严重不足,增长率偏低严重制约了云南省整体投入水平。“企业R&D 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2011、2012、2013年排位分别为第28、25、28 位。“R&D 经费支出与GDP 比值”2011、2012、2013年排位分别为第27、27、26 位。“万人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指标排位长期处于全国末端,连续3年都排在第29 位;“万人R&D研究人员数”连续3年都在第28 位。

2.2 科技产出

从科技产出情况看,部分科技产出指标排位提升明显,但专利意识不强,设计能力不足,与专利相关的指标排位靠后。

从监测数据看,近年来,政府管理部门加大了争取国家项目和技术合同登记工作,获奖和技术成果相关指标排位靠前并且有较大提升,如“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系数”2013年较2011年上升5 位列全国第6 位;“万人输出技术成交额”上升7 位列全国第19 位;“万人吸纳技术成交额”上升4 位列全国第22 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内技术成交金额”上升4 位列全国第12 位;“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当年落实资金”上升13 位列全国第12 位。

但与专利等相关的指标却排名靠后。“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量”2011、2012、2013年分别排在第28、28、29 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排在第19、21、21 位。“每十万人平均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分别排在第25、23、29 位,“每十万人平均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分别排在第23、22、26 位。三类专利申请量排位均靠后,其中“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分别排在第21、22、23 位,“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分别排在第24、25、23 位。“发明专利授权数”连续3年都排在21 位。“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增长率”2011、2012、2013 分别排在第24、25、28 位,“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增长率”2011、2012、2013年分别排在第24、25、28 位,呈现下滑趋势。同时“万人科技论文数”连续三年都排在第27 位。

2.3 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看,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处于落后状态,增长率明显下降。

由于云南的高技术产业、知识服务业、信息产业总体上处于规模较小、产值小、从业人员也较少的状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劳动生产率”3个指标排位较好,3年来处于全国9~14 位之间,但其他指标排位较靠后,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011、2012、2013年分别排在第25、25、24 位;“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连续3年都排在第29 位;“高技术企业数”连续3年排在第23 位。“高技术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比重”2011、2012、2013年分别排在第23、25、26 位。

信息产业长期排在全国的末位,“信息产业产值”2011、2012、2013年分别排在第26、28、27 位,“信息产业增长率排位更加靠后,分别排在第29、29、28 位。

2.4 企业创新方面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足,企业技术交易能力较弱,产学研结合不够,企业研发获得贷款支持的力度等指标逐年下降。

在整体市场交易额2013年明显上升的情况下,企业技术交易能力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的“技术市场企业平均交易额”由2011年的第12 位下降到第21 位。

从企业产学研结合角度看,“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筹集资金中来自企业的资金”排位也靠后,2011、2012、2013年分别排在第22、20、23 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筹集资金中来自企业资金的比例”分别排在第21、17、23 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筹集资金中来自企业资金增长率”指标出现大幅度下滑,从2011年的第5 位下滑到2013年的第20 位。

从科技金融结合角度看,企业研发获得贷款支持的力度下降趋势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额中获得金融机构贷款额”2011、2012、2013年分别排在第9、22、23 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 经费内部支出额中平均获得金融机构贷款额”分别排在第1、20、19 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 经费内部支出额中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分别排在第22、28、30 位,我省科技金融结合开了个较好的头,但却没能保持,逐步落后于全国其他地方。

2.5 环境指标

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环境指标明显下滑。

环境改善是广东省在监测中长期以来保持的一项优势指标(也是广东省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2012年广东省这一优势指标首次出现较为明显下滑,由优势指标变为劣势指标,2013年也并未能扭转这一局面。2012年广东省环境改善监测指数为65.64%,较上年下降22.93 个百分点,排位由上年的全国第7 位大幅下跌至全国第30 位(2013年仅回升到第28 位)。其中环境质量指数从第1 位下降到第15 位(2013年同为第15 位),环境污染治理指数从第24 位下降到第29 位(2013年同为第29 位)。构成环境指数的大部分基础指标均明显下滑: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90%,较上年减少2 个百分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55.47 万吨,增长106.75%;废水中氨氮排放量为5.93 万吨,增长186.47%;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9.12 万吨,增长38.05%;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分别为17335.30 万吨和168.70 万吨,分别增长84.58%和364.61%,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和综合利用率分别为28.60% 和49.00%,分别下降7.71% 和3.92%。工业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加。

3 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建议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评价和科技进步监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其评价内容及相关指标不仅涉及科技,也涉及经济、社会领域,评价监测指标的提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宏观上来讲,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引导全社会加大投入,落实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供动力机制。三是要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科研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促进自主创新,为全省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监测水平不断提升提供内生动力,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措施如下:

1)在保持省级财政投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使投入向R&D活动集中,提高地方政府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近年来云南省加大了政府科技投入的力度,财政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13年省级的地方财政科技支出15.2 亿元,列全国第11 位,西部第2 位,财政投入增长率有较大幅度提高,与此相适应,全社会R&D投入也有一定增长,但增长率小于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建议一是在保持政府科技投入水平持续增长的前提下,确保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向R&D 活动集中,积极引导州(市)领导重视科技投入,确保州(市)财政科技支出的增长幅度达到全省科技进步法规定的比例,并根据各地实际调整财政预算结构,更多支持R&D 活动。二是进一步宣传和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技术合同交易减免税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加大R&D 投入力度。三是参考其他省市做法,对R&D 经费投入强度较大的企业,以“以奖代补”方式给予支持。四是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结合的方式,加强对企业研发项目的金融支持,积极探索以贴息补助的形式,引导和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的研发项目上获得金融机构贷款。

2)加强企业科技活动,促进“产学研”结合,大幅增加三类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提高专利质量。企业的科技活动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位次。建议一是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设立建立研发机构专项补助经费,对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给予补助,既增加企业研发人员投入,提高全时当量,也可以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加强对R&D项目的投入。二是加大技改力度,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三是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提高企业销售收入中新产品的占比。四是通过构建产学研联盟,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经费与成果的双向互动,实现相关指标值的快速增长。五是设立专利申请补助专项经费,对专利申请工作给予奖励,同时在有关科技计划项目的目标中要大幅提高专利数量,加大我省三类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

3)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目前我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近800 家,但按照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统计口径的高技术企业数2012年仅为144 家,2013年则下降为104 家。建议根据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着力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等重点领域。同时加大对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和信息企业的培育和招商引资,采取切实的优惠政策,支持和推动高技术企业和信息企业快速发展。

4)建立促进技术交易和技术转移的长效工作机制,强化技术合同登记工作。科技入滇活动是我省大幅度提升技术交易额的良好契机,在大力推进“四个落地”的同时,建议一是建立促进技术交易和技术转移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二期)中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的各项政策。二是要加强政府、企业、国内外各类技术交易活动的登记,加强技术合同登记站的管理,强化技术合同管理登记培训和加大技术市场管理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省技术市场登记管理的质量。三是充分落实技术交易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技术卖方进行技术合同登记,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我省技术市场应有的水平。四是进一步研究支持技术成果交易的政策和方式,对在技术市场上购买技术成果、向国外转让技术给予支持,创造条件繁荣技术市场。

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针对环境指标明显下滑的状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一是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均把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放到相当高度,我省应树立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要提高我省重化工业的精深加工水平,加大相关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把废弃的资源变废为宝,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而不是依靠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三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尤其是提高节能环保装备的研发及环保技术中介服务能力水平。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尤其是提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排位科技进步高技术
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
短道速滑世界杯1500米滑行节奏分析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评《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书评)
我刊影响因子及学科排位再创新高
我刊影响因子及学科排位再创新高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康康日记
欧阳明高技术控的产业情怀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