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企业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2015-08-15 00:49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卢计兰
中国商论 2015年9期
关键词:二维码诈骗电子商务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卢计兰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方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 宋宏洋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普及,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意识到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商务活动的的独特优势,并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活动中。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与传统的商业模式相比较具有便捷性、全球性、虚拟性等特征。人们在享受方便快捷的电子购物时不仅要用心挑选商品,而且了解并熟悉在互联网上进行购物的相关法律规范,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是关键因素。刻,存在诸多限制,并且退货的费用大多由消费者自行承担。

第三,诉讼对象难确定。消费者进行网购发生纠纷后,消费者难以确定维权对象,也难以提供对方真实信息,导致法院难以受理或送达,消费者个人不得不承担不利风险。

1 电子商务所面临法律风险的种类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法律风险。

第一,产品质量问题。为了避税,商家往往要将货品标签取掉,更不会携带货品小票进行快递。所以,通过网络渠道买到的商品一般拿不到正规票据,即使有所谓的发票“电子版”或“复印件”,但也真假难辨,所以以仿制品充当真品的事件时有发生,即使是真品,质量及后期服务也很难得到保障。诉讼中,消费者提出要求司法鉴定部门予以鉴定,这不仅带来增加诉讼成本的法律风险,而且目前我国的司法鉴定机构是否接受类似的委托以及能否做出鉴定结论还不十分明确。

第二,售后风险。网购的产品往往使用人和销售商空间距离很远,所以当产品在保质期内出现维修事项或者发生人身伤害等情况时,消费者就会碰到欲投诉无门的情况,无法享受应有的售后服务。还有的售后风险是换货风险。大多数网购网站在招揽消费者购买时笑脸迎人,但在探讨退换货时就变了表情。即使商家同意退货或保修,但条件一般都规定得十分苛

2 电子商务交易时的风险及防范

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相关问题也随之暴露,其中由于电子商务是一种远距离的交易消费方式,这样使得网络交易不诚信、网络欺诈等现象频频发生。与传统的购物方式相比,网购虽然方便快捷,但网络空间的广泛性和虚拟性,使得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以及其信用是无法确认的。

电子商务这种消费方式是一种远距离的,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只能以网店卖家挂出的图片作为参考,这样就使得这种交易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使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很难得到保证,更难以确保交易的安全。当消费者在网上寻求自己喜欢的商品时,这些商品的排序和实际交易量是否一致,消费者是无法确定的;消费者经常会收到山寨、水货、翻新机、砖块、残次品等抑或是完全不同于卖家图片所展示的商品。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我国的法律已较为完善,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是电子商务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可查找的相关条文比较少,如网上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风险发生时带来的损失的承受方和网络中间服务商具体的职责却没有明确规定。在健全有关法律规范的过程中,应该将道德规范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考虑进去,因为缺乏个人道德规范的约束,才导致了卖家“失踪”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发生。

3 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安全风险及其防范

移动支付以便捷、新颖的优点吸引了众多用户的眼球,但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因为担心支付应用的安全控制手段和业务流程的风险,而对互联网金融支付的应用将信将疑,尤其是老年用户。

常见的支付应用如二维码支付,通过识别印制在各种物体上的二维码商品信息,识别后直接点击付款,完成交易。单一使用二维码做交易验证,不懂安全的人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很容易受骗。

短信支付是由来已久的支付应用,发送一串字符到指定号码就可完成手机充值等各种支付,网上交水电费比较常用短信支付。因为可以按月收到缴费提醒。但短信支付认证单一,黑客容易通过飞信或其他客户端进行劫持,发起短信转账。

上面两种都是远场支付,而近场支付如NFC手机钱包,通过在手机中植入NFC芯片或在手机外增加NFC贴片等方式,将手机变成真正的钱包,用户可以拿着手机像刷公交卡一样,去完成付款。NFC手机钱包的特点是无线交互,但是这样的模式会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交易,以前的黑客大多就有人演示用一个挂件去刷钱,更可怕的是可以把刷卡器做在门框上于是过一个人刷一个人,而且还很难追溯,因为软件开启后一般人用过就不会关闭,这样会带来很多的潜在风险。此外,还有语音支付、图像识别支付、超声波识别支付、条码支付,甚至还有指纹支付、脉搏支付等。

可见现有的移动支付应用中,没有一种可完全让用户高枕无忧的支付产品。各类技术依然存在着个人信息泄露等隐私安全问题。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的高级政策分析人士杰伊·斯坦利曾说,“再安全的措施都有漏洞,都会遭到威胁,问题在于如何让受威胁程度降到最低”,这也是互联网金融支付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

手机支付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必将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安全性是首要应该解决的问题。在对某九大知名品牌手机的检测中,平均每部手机都有20个安全漏洞。再加上黑客、病毒、恶意软件等的入侵,用户账户被盗刷、转账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何保证账户的安全成为目前的一个重要难题。

我国对个人信息、隐私的保护机制长期以来严重缺失,在互联网支付中已经出现过大量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加上消费者安全保护意识较弱,也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比如在微信抢红包最火爆的几天,一些群里有人发出与抢红包极为类似的链接,但点入后却是商户介绍,更有甚者引发木马中毒。安全隐患不除,移动支付的习惯与文化短期内就难以形成。

移动支付目前还没有一个机构推出统一的安全标准,各家企业各自采取自己的方式进行安全设置,推出了多种安全标准,这种安全标准乱象给用户带来了很大不便,不符合移动支付便捷的本意,反而给了黑客可乘之机。要降低或者消除这种隐患,不仅需要提高手机支付的安全性,以规避技术上的风险,还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统一的技术和安全标准,各企业共同建立一道支付防火墙,同仇敌忾,将黑客拒之门外,实现安全支付。

4 微信诈骗风险及其防范

微信诈骗,就是基于微信这一软件平台进行的诈骗活动,微信诈骗是从普通的诈骗中蜕变出来的一种新的诈骗形式,其具体区别就在于犯罪工具和手段,而其诈骗本质并没有改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解释,都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微信本来是一个社交沟通的工具,并非专业的购物平台,具有安全性差的弱点。微信购物的群体大都是好友圈内的“熟人”,微信商家往往通过在朋友圈里面发产品照片,然后利用朋友的推荐,通过展示真货专柜、快递单、专柜小票来“诱惑”消费者。微信推出微店铺,但微店铺几乎没有任何的门槛,只需注册一个账号即可。微信好友的添加也并非实名制,QQ号、手机号、假名都可以添加。微信销售的支付方式并不固定,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汇款等私人渠道完成,风险较大。

微信的火爆,是近两年来的事情,微信本身是一个社交娱乐平台,与网购风马牛不相及。但是,由于微信的熟人圈,使得微信圈内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要高于一般的网购平台。于是,不少商家开始利用微信销售商品。而微信呢,也适时推出微店铺。但是,微店铺又没有直接的实名认证、交易保障条款、第三方支付支持等,导致微信购物诈骗的增多。

防范微信购物诈骗,一方面需要腾讯对微信购物做出保障,既要规范微信卖家的行为,又要保障微信买家的安全。但是,微信的商品销售,又与网购平台不同,微信销售更大程度是在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商品销售前后的沟通,它更多的是一个沟通平台。如何监管、如何保障交易安全,是腾讯作为微信运营方需要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原本安全的微信,因为诈骗事件的屡屡出现,让人们已经不觉得安全了。因此,消费者本身要提高安全警惕,让诈骗无机可乘。

由于“微信营销”或“朋友圈熟人交易”这种模式是近段时间才兴起的,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依据。对于新兴的微信支付,手机转账、快捷支付功能,一是因为一种新的功能开发初期,防范手段尚待完善,二是因为目前不少功能默认为保存密码自动登录,手机容易丢失,一旦丢失会引发一系列损失。微信支付时需要扫描二维码,也会暗藏风险。在交易规则还没完善的当下,用户必须要学会自我保护。

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信息。通讯录里的好友备注不要标注太细,不要注明与你的关系,如“爸爸”、“哥哥、“高中同学”等备注最好不要用,避免为不法分子诈骗提供方便。

其次,要学会识别信息。对朋友圈中的广告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些商品或服务是否靠谱,价格太高或者太低都会离谱。而对一些你本身不熟悉的“新品”、“超值”等商品或服务,一定要打电话跟朋友咨询和确认。

再次,谨慎使用“摇一摇”、扫二维码等添加功能。不要轻易加陌生人为好友;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或图片不要轻易打开、小群体性的二维码要慎扫;朋友圈内的文字图片链接如果打开后指示还需点击其他链接,不要点击。微信朋友圈虚拟也是现实人际网络的映射。关系都有亲疏远近,圈里发布信息的可信度应基于你对朋友的了解。一面之缘,或者“摇一摇”陌生人发来的信息一定要小心。

[1] 周静.手机支付成最期待支付方式 刷手机消费渐行渐近[N].通信信息报,2012-01-18.

[2] 苑丹妮.海外代购奢侈品有法律风险[N].经济参考报,2012-03-28.

[3] 王可美.海外代购风险知多少[N].团结报,2011-05-14.

[4] 李庆举.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4(12).

[5] 林华.微信生意透支朋友圈[J].检察风云,2014(06).

猜你喜欢
二维码诈骗电子商务
特别提醒:收到这条诈骗短信,千万不要点!!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二维码
小康二维码
诈骗
远程诈骗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二维码,别想一扫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