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盈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
大学的校训作为一种文化,不仅是办学理念的体现,更是大学精神的象征。不同学者对大学校训有不同的理解。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桂生认为:所谓“校训”,即是学校着意建树的特有精神的表征。厦门大学博士王刚认为:“大学校训是大学在办学实践基础上根据一定社会目标要求和遵循大学本质逻辑所拟定的以表征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并对师生行为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作用而高度凝练成的一种办学格言”。山东师范大学韩延明教授认为:“校训,是指学校确定的对师生具有指向和激励意义的高度凝练的词语或名言。是一种赋予大学以生命、品格与范型并深刻体现其办学旨归、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体精神、社会责任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
陈桂生认为大学校训是一种精神的表征,包括的范围很小,很难进行实质的归类;后两者不但包括了精神而且还将办学理念、教育传统等相较而言可视性强的东西包含在内;而且高度契合,都突出了大学校训在精神方面的凝练以及大学校训的勉励或激励作用,后者对于大学校训定义更加全面。
大学校训的特点可从来源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由于受中外不同文化传统影响,中外大学的校训在这两个方面都有所不同。从校训的来源看,中国大学校训的来源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摘取古典作品、诗文中的名句,或长期以来社会流传的名言警句。如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我国古籍《论语·子张》—子夏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第二种是社会名人、政治领袖的题词。由于中国历来推崇名人效应,重视政治文化传统,一些社会名人、国家领导人的名言或是训词有时也被当作一个学校的校训。四川大学的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林则徐的自勉词。
第三种也是占比例最小的一种校训来源方式:面向学校的教师学生、已毕业的校友或是社会公开征集。但这种校训的含金量高,具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在建校70周年校庆时确立的校训“徳以明理,学以精工”就是由老校友和在校师生共同商定的。
从内容上讲,中国大学的校训注重教化,尤其是对个人思想品德影响和对国家、民族意识的强调。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体现了校训教化人心的作用;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则是告诫学生要注重个人修养。
总体而言,不论是来源还是内容,中国大学的校训历来注重历史传统,引经据典,规范庄重,不仅注重内容内涵的选择更注重内容的表达和言语推敲。
而国外大学校训的来源则相对显得个性化,普遍具有浓重的人文色彩。具有规范性的来源有两种:引用诗文和名人题词,这类所占比例相对不大;主体是具有个性化的校训,这类校训各有特色。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训“毫无特性的学习将一事无成”是引自贺瑞斯的一首赞美诗。澳大利亚国家大学的校训“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来源于罗马著名诗人、哲学家卢克莱修的诗句。
在引用名人题词作校训方面,影响较大的有“德国现代教育之父”洪堡为柏林大学拟定的校训——借用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等。
个性化的校训大体具有以下几类:(1)带有一定宗教色彩的,如牛津大学:主照亮我。杜克大学:追求知识,信仰宗教。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2)表明办学目的的,如剑桥大学: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3)表明知识和真理重要性的,如芝加哥大学: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耶鲁大学:真理和光明等。
国外大学校训在内容上更注重对自由、民主、知识、真理的追求,强调大学的办学目的,强调个性化,毫不避讳自己的宗教传统和信仰。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国内外各所大学尤其是名校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理念,指的是反映人们对于事物、现象的科学认识、理想追求的一种思想观念或哲学观点。而“大学办学理念即是贯穿在办学、治学、学习始终的一种教育观念、理想追求、哲学信仰、实践精神及超前意识。它体现了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中思想、精华的积累和提炼,是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对大学办学基本规律的认识。”
顾名思义,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一种理想反映,并非现实存在,但它对一所大学的发展具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确立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建立的必要条件。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不断发展的,与一所大学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学科设置等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认为,最早确立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是德国的洪堡。他在创建柏林大学时提出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视为现代经典大学理念形成的标志。
同校训一样,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国外许多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且相互有共通之处。
首先,追求真理。世界许多大学都以追求真理为己任,如哈佛大学校训:“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是,让真理与你为友 (Let Plato be your friend,and Aristotle,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把真理当作学校行动的信条,正因为如此,哈佛大学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世界一流大学。
其次是推崇民主、自由,包括学术自由和人的自由平等。中世纪大学受校外因素如政治、经济、军事尤其是宗教的影响很大,使广大的师生无法独立的去研究学术。因此,自洪堡以来,学术自由就成了很多学校办学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是服务社会,明确学校的现实使命。国外自美国赠地学院始,服务社会就是很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另外在传播知识、创造文化方面,大学也力争成为引领时代的舵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训“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In the Nation's Service and in the Service of All Nations)”;爱荷华州立大学“科学与实践相结合(Science with Practice)”等。
从中国大学的校训出发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大学办学理念的特点:首先是明显的职业导向,培养在未来的职业领域合格的人才;其次是鲜明的国家意识,办学目的首先是要为国家培养人才;再次是推崇传统民族文化,塑造传统人格。而且同类大学的办学理念重复色彩严重,缺乏个性。
以职业为导向,培养未来某个职业领域合格的人才,是许多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例如中国师范类学校的办学理念基本上都是以“为人师表、实事求是、厚德博学”为立意,严重的整齐划一,没有广阔的文化视野。
新中国成立后,受当时政治条件的影响,中国的大学也被纳入到计划经济体制中,因而大学的办学理念也不可避免的深受影响,办学目的首先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有的一直延续到今天。前者比如西安交通大学的“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等。后者则数不胜数。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立于民族之林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里,十分注重推崇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塑造传统人格。厦门大学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国海洋大学的“海纳百川,取则行远”;河南大学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四川大学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
由于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势,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重复性,缺乏个性。例如在中国以“创新、求实、求是”为校训的大学比比皆是,如武汉大学“自强、宏毅、求是、创新”,太原理工大学“求实、创新”等,滥用套词,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和活力。办学理念的陈旧和固着也可见一斑。
中国现在的大学以分科教学为主,而且学科越分越细,这对于一个国家大学教育的发展是有害的。职业导向化的大学教育会导致培养模式的单一,导致在校生视野闭塞,而且更重要的是分科教学会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以及种种社会问题的产生。早在19世纪初期德国古典大学发展的时代,洪堡就意识到“(人的)修养只能在纯科学活动中获得,任何旨在满足社会世纪需要的专门知识,只会让人趋于庸俗,背离修养的方向”。因此,应该逐步改变专业导向的大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性发展。
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改变单一专业化大学教育的有效方法。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以社会的基本要求即人文素养为基础,然后再开始专业教育,并同时继续进行通识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同时具有专业能力和素质。同时应注意的是: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要注意概念上的理解。如果把通识教育当成通才教育,拔高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就会加大学生的教育负担。
由于中国教育自古就有“家国情怀”,追求“达则兼顾天下”。因此把大学当作治国人才的摇篮是很多中国大学建立的目的,同时在管理层面上建立各级党委,参与学校管理。诚然大学为社会服务,参与社会工作是大学的职责之一,在大学内建立政治组织,把握意识形态的方向性也是必须的。但如果把行政因素过度地引入校园,必将导致教育行政化,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国家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很多的教育界人士现在提倡的“教育去行政化”就是针对此类问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就建立了中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典范。齐国虽出钱办学,“但并不直接插手办学,充分尊重士人之所学,不加干涉、限制;教学和学术活动由各家各派自由主持。管理学校的权力真正落到社会上有影响力、学术上有深厚造诣的“先生”身上。在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先生提出了“教育独立论”,要求教育脱离政治和宗教而独立,并在30年代提出了效仿法国的“大学区制”。虽然因为各种因素没有成功,但毕竟积累了很多有效的经验。因此今天的中国高校应该借鉴过去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为学术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
[1]陈桂生.“校训”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1998,(2).
[2]王刚.关于大学校训本质的探讨[J].高等教育管理,2011,(3).
[3]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4]王春喜,程斯辉.中外大学校训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2007,23(3).
[5]张传燧,谢秀美.稷下学宫及其办学理念述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