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2015-08-15 00:52杨会军田润良霍东芳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我军集装箱物资

杨会军,田润良,霍东芳

(军事交通学院汽车指挥系,天津300161)

集装箱运输是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带来了运输领域的一场革命,推动着经济、贸易以及军事运输的发展。回顾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历程,对于理清发展脉络、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推动我军集装箱运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集装箱运输高速发展的原因

集装箱是一种具有足够强度,可长期反复使用,便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途中转运以及货物装满和卸空,具有1 m3及以上容积的运输设备[1]。集装箱可按制造材料、用途、结构等不同进行分类[2]。与件杂货运输所需的简单条件不同,组织集装箱运输需要具备较高的条件,主要包括货源、经费、管理等。自集装箱运输诞生以来,就得到世界主要国家及军队的高度重视,集装箱运量增长速度超过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提升经济竞争力、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动力。

1.1 集装箱运输是对件杂货运输的根本性革命

集装箱运输始于物资包装的标准化,在工厂、仓库等物流源头,使物资从小、散、杂的无序和低效状态,变成规模、标准、成组的有序和高效状态,进而形成从标准包装件到托盘、集装箱、运载工具、储存设施、管理手段等在内的庞大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彻底消除了件杂货运输技术手段原始、组织方式简单、提升空间有限、保障能力低下等弊端,是适应大规模生产、流通需要的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运输的物质、组织与管理形态,是对件杂货运输的一场彻底革命。

(1)通过实现装卸搬运作业的机械化加快运送速度。组织集装箱运输时,在集装箱的存储环节和在不同运载工具之间倒运时,需要利用巷道式堆垛机、桥式起重机、集装箱叉车、集装箱侧装车或集装箱跨运车、集装箱正面吊车等进行集装箱的库内外装卸与搬运。实现了装卸搬运作业的机械化,缩短了运载工具的装卸停歇时间,加快了运送速度,减少了人员的体力劳动。

(2)通过实现预置预储、储运一体提高物资快速保障能力。从运输的角度看,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装备;从存储的角度看,集装箱也是一种存储装备。通过以箱代库、以箱代架等预置预储、储运一体的形式,可以减少运输保障过程中物资准备所需的时间,进而提高物资的快速保障能力。

(3)通过多式联运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优势。不同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只有科学合理运用才能发挥其更好、更快、更多、更远的综合优势。集装箱适用于不同种类的运输工具,即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联运,尤其是“门到门”运输,从而提高运输速度、保证货物质量、增大运输能力、拓展通达范围,进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2 集装箱运输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

相对于件杂货运输,集装箱运输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一是运输质量更好。集装箱能有效保护箱内货物,使得货损货差少,运输质量好,适于运输高精尖武器装备;保温和冷冻集装箱适于运输食品、药品等保温和冷冻要求高的物资。二是速度更快。装卸搬运机械针对集装箱进行作业,收发速度快、倒运次数少;以箱代库、以箱代架、储运一体、亦储亦运,显著减少战前物资准备时间,大大提高物资保障速度;组合箱有利于实现战略、战役、战术到连队诸层次的连贯综合运输以及模块化运输。三是功能更全。集装箱还可用作指挥所、仓库、宿舍、医院、修理所、发电站、炊事站等后勤保障机构、作战保障机构,极大地拓展了集装箱的使用功能,有利于提高整体保障效能[3]。四是能力更高。雄厚的民用集装箱运输力量为军用集装箱运输提供坚实的外在支持,为增强战时民用集装箱运力动员潜力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利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方式实施联运,不仅显著提高了运输保障能力,而且大大拓展了运输保障的空间范围,尤其是保障边(海)防地区部队以及海上战场运输需求。

2 我军集装箱运输工作历史回顾

为适应运输发展趋势和军事运输保障任务需要,我军集装箱运输历经近40多年发展,起伏曲折。但至今集装箱运输仍未能在全军范围内展开,其优越性未得到充分发挥,运输保障难以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

2.1 鉴于优势,争相发展(1978—1986年)

集装箱运输对于件杂货运输具有明显的质量、时效、规模、范围等优势,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军许多单位自发地组织开展了集装箱运输。其中,海军早在1978年就购买了少量的1吨通用集装箱、1吨军械备用箱。到1985年共配备集装箱达几千只。济南军区自1980年开始,先后调拨给某车材仓库几百只1吨铁路标准集装箱和部分叉式装卸机、集装箱用铁平托盘,主要用于军区车材库之间大批量器材的调库运输,对铁路沿线有条件的单位也用于零担发货[4]。1985—1986年间,各军区、军兵种、总后军交运输部小型集装箱拥有量约达几万只。可以说,此时到了我军开展集装箱运输的高潮阶段。

2.2 囿于难题,陷入低谷(1987—1994年)

我军集装箱运输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以后,不仅没有保持和继续发展,反而逐渐走入低谷,没能在全军推广。在1994—1995年的调查中,只有海军后勤部军交运输部、总参兵种部等少数单位坚持开展集装箱运输,其他单位的集装箱都已退出使用。

其原因大致如下:一是数量少、分布散。尽管总后军交运输部、海军、济南军区、广州军区相继自发地开展了集装箱运输,但终归是少数大单位在局部范围开展的活动,集装箱的类型少、数量少,且多为专用箱、小型箱,不具备在全军范围流通的客观条件。二是基础弱、法规缺。做为集装箱运输基础的物资包装远没有实现标准化,限制了集装箱运输的开展;集装箱箱型标准、集装箱运输标准、集装箱管理标准等也没有建立起来,不具备在全军推广集装箱运输的法规条件。三是实践牵引缺、优势未显现。由于很少实施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的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既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也没有得到人们充分的认识和必要的重视;平时的训练演练以及军事斗争的牵引作用不突出,使得开展集装箱运输缺乏足够的任务支撑,集装箱周转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低。四是经费短缺、管理落后。因为没有相应的专项经费保障,各大单位开展集装箱运输的经费是从运输业务费用中划拨的,这既挫伤了各大单位开展集装箱运输的积极性,也使集装箱运输难以为继;集装箱运输的管理手段落后,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及时收集、处理、传递和运用有关集装箱运输需求、运输资源,以及在运、在储、周转集装箱等信息,致使集装箱“有去无回”,丢箱现象十分普遍。

2.3 基于共识,重续发展(1994年至今)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和自20世纪90年代我军进行的台海军事斗争准备,使我军从总部到部队各级都认识到集装箱运输对于提升运输保障能力的重要作用,也为发展集装箱运输提供了难得契机,使我军集装箱运输逐渐走出低谷,呈现较好发展势头。

总后司令部于1995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军各军兵种科技处长会议,重点讨论研究全军集装箱运输的有关问题,并对科研工作及海、空军集装箱运输试点工作给予肯定。1996年6月总后军交运输部及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又在武汉召开了军用集装箱运输理论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要防止各军区、军兵种在开展集装箱运输上各自为政、军用与民用脱节过大的现象。自1996年起,国防科工委、总后司令部、总后军交运输部以及总装备部(1998年以后)陆续下达了包括《军用集装箱标准体系》《军用物资集装化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成为开展集装箱运输的重要理论与技术支撑[4]。

总后军交运输部对集装箱运输一直非常重视,积极利用中远集团的集装箱班轮将军援物资运抵受援国家,指导广州军区军交运输部开展军需物资集装箱铁路、公路联运试点,下达了集装箱运输专项研究课题。自2002年起,总部为青藏兵站部汽车一团配备了一个营的108辆集装箱运输车,为东南沿海保障部队配备整体自装卸车及配套集装箱,研制出适合于各种地域保障以及模块化保障的组合式集装箱。

到1995年,海军研制了1吨集装箱共有三类六型,解决了各类干货物资的运输补给和舰炮炮弹(不含电击发炮弹)的储运和补给,以及主副食品的短途运输补给和岛礁间分发的难题,并先后制定了8个标准[4]。空军开发出适合飞机载运的航空集装箱。

截至2003年12月,全军开展集装箱运输的单位主要有总参、总后、总装以及海军等的部分二级部。2004—2007年,总后司令部战勤计划局大力推进战储物资集装化包装工作;2008年,总后军交运输部会同总后司令部以总后勤部的名义同当时的铁道部开启了军用集装箱铁路运输试点工作。2012年,总后军交运输部将集装箱运输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在全军推广,尤其是进藏冻肉运输全部实现冷链集装箱运输。2013年4月,我军首次开展铁路集装箱整列军事运输,为军用物资“门到门”直达配送创造了条件,也为军用集装箱多式联运积累了经验。

2.4 总体进展缓慢,差距明显

多年来,尽管总部、军区、军兵种的许多部门致力于开展集装箱运输,但发展的力度不大,与外国以及我国民用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有的甚至是“代差”。

(1)观念上存在差距。外军尤其是美军认为“落后的物资运输技术,将成为军队后勤保障的最大障碍,不加快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步伐,很难保证自己在现代战争中取得胜利”[2]。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军就专门成立具有权威性的领导机构,将集装箱运输作为运输的发展方向,各种后勤装备的研制也非常强调能够使用集装箱储存和运输。相比之下,我军从总部到部队各级虽然都认识到开展集装箱运输的重要作用,但还没有与取得战争胜利直接联系起来,缺乏应有的高度,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2)编配上存在差距。美军注重集装箱的编配,为部队提供坚实的运输保障。通过多年建设,美军采用集装箱运输的物资比例从1969年的28%提高到现在的80%,并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军用集装箱运输系统,主要包括岸上集装箱卸载系统、岸上两栖后勤支援系统、野战后勤系统、后勤支援船系统[2]。平时,美军为驻扎在全球40多个国家的部队提供运输保障的集装箱多达数万只。海湾战争中,美军运往海湾地区的集装箱约4万只,为作战行动提供了高效的运输保障。相比之下,目前我军仅少数单位编配少量的小型集装箱,且多是运输后勤物资的,而弹药集装箱、食品药品集装箱很少,指挥所、仓库、宿舍等功能集装箱也很少,致使集装箱运输不能承担起跨层次支援、跨区域保障、跨军种使用的军事物流重任。

(3)动员上存在差距。能否动员民用力量支援战争,关系到战争的规模、进程和结局。美军形成了完备的动员力量、动员法规、运行机制,在历次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集装箱运力在内的民用运力动员法规、运行机制也十分完善。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集装箱制造大国、运输大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发达的集装箱运输业,中西部沿江地区也大力开展集装箱运输,加上内陆地区无水港的建设,使集装箱运输大大拓展了地域范围,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相结合的集装箱运输体系,具有巨大的动员潜力,是战时我军运输保障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目前我军编配的运输用集装箱数量少、类型少、功能少,物资存储用集装箱也很少,没有搭建实施军地对接、军民融合的平台,难以在战时快速大量动员民用集装箱运力实施军事运输,难以承担跨军地联合、跨国际实施的军事物流任务。

3 我军集装箱运输工作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3.1 军事运输任务不足,严重欠缺发展动力

军事需求决定着运输力量建设的走向和力度。开展集装箱运输所需的设施设备投资大,只有充足的货源及相对稳定的流量、流向,才能产生较好的效率和效益,尽快收回初始投资。军事运输是为军事需求服务的,军事需求从根本上决定着运输力量的类型、规模和功能。我军武器、弹药、导弹、雷达、各种器材、军需物资、油料装备、各种设备仪器等物资适合用集装箱运输。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军事斗争任务牵引不足,使得我军发展集装箱运输的动力严重缺乏,制约了集装箱运输在全军的开展。

3.2 没有战略管理机构,缺乏统筹发展规划

集装箱运输是涉及相应运行机制、相关保障层次、诸多参与部门以及箱务管理的复杂系统,需要从全军战略层面加以规划。实际上,我军集装箱只是在各大单位内部使用。这种多部门各自实施、分头管理的体制,成为站在全军层面的高度来认识、决策和实施集装箱运输的障碍,集装箱运输的优势远没有发挥出来,制约了运输保障能力和战斗力的提升。

3.3 没有专项经费保障,缺少配套专项经费

与件杂货运输相比,集装箱运输的效率高、效果好,但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买运载工具、集装箱,建设专用集装箱码头、内陆集装箱运输设施,新建、扩建、改建和更新现有的铁路、公路、桥梁和涵洞。我军开展集装箱运输,无论是集装箱的设计、制造、购买、租用、维修,还是存储设施、装卸机械、运载工具等配套建设均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而我军目前没有集装箱运输配套专项经费,所需费用是从运输业务费中挤出的。

4 我军开展集装箱运输的对策建议

4.1 成立机构、战略管理、统筹协调

在全军开展集装箱运输,必须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制,即从总部到部队各级都成立集装箱运输管理机构,负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规划、力量建设、运行组织、统筹协调。制订配套的规章制度,依法管人,依法管事,处理好军事需求与能力之间、各层次之间、各军兵种之间以及军队与地方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使集装箱运输规范化、制度化、便利化。加强装、运、卸、转等各个作业环节和业务手续相关标准的制订、运用和完善,健全、规范集装箱经营管理体系和法规与政策体系。加强集装箱发放、交接等箱务管理,注重运用自动识别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技术,科学计划、优化运行、动态监控集装箱运输,降低集装箱运输流程长、环节多等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4.2 履行使命、把握要求、注重建设

我国是陆地大国,历史上,英、美、德、日、意等列强曾多次从海洋方向入侵我国。未来很长一个时期,我军肩负的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发展利益、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历史使命更加严峻、复杂、持久。未来战场不仅会在陆地边境地区,也会在远离大陆的远海大洋。这就使得发展集装箱运输不仅成为完成陆地军事运输保障任务的重要手段,更是遂行海运、空运运输任务的必然要求。要使集装箱运力的规模与任务相匹配,并使集装箱运输系统内各层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协调、能力匹配。要发展陆军、海军、空军、二炮等各自军种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及联运系统。在功能上,既发展后勤物资运输集装箱,也发展作战物资运输集装箱以及各种功能集装箱。加强重点作战方向、主要作战部队和重要物资集装箱运输力量建设,注重无道路条件的装卸设备研发配备。妥善处理建设过程中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着力提高信息化水平。注重理顺与商用集装箱运输之间的关系,使军用集装箱运输发展适应国家乃至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进而为动员民用集装箱运力创造条件。

4.3 加大投入、强力推进、消灭“代差”

军队开展集装箱运输,应形成“骨干在军、主体在民、平战结合、军民一体”的体制机制[5],注重运用国防交通动员法规,动员征用铁路集装箱平车、公路集装箱运输车、集装箱运输船等。同时,建议总部每年在车辆购置、专用箱制作、仓库机械、仓库建设等专项费中设立集装箱运输配套建设费,以解决专用车辆、专用集装箱、装卸机械、中转场站以及集装箱运输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等问题。把运输费从目前的物资采购、供应费中剥离出来,划入运输部门的运输费中。建立适应市场行情的运费供给、调控机制,使之与运输市场运价的波动相一致,减少经费紧张的状况。针对未来作战要求,加强集装箱运输专业人员的培训,增强理论水平,提高实践能力。

5 结语

开展军用集装箱运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像发展民用集装箱运输那样首先考虑经济效益,而应把军事效益放在首位,即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战争对运输保障的要求。如果由于平时缺乏稳定的集装箱货物流量、流向而成为不发展军用集装箱运输的理由,就是混淆了经济领域的运输与军事领域的运输的区别,而延用传统、落后的件杂货运输是断然保障不了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民用集装箱运输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军集装箱运输工作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我军集装箱运输工作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开展我军集装箱运输的对策建议,对于我军开展集装箱运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1413—2008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 田润良.军用集装箱运输[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44-52.

[3] 军事交通学院.军事运输技术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119.

[4] 周正国,吴东林.我军水路集装箱运输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R].广州:广州军区航务军事代表办事处,2003.

[5] 曹廷泽.军事后勤前沿理论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203.

猜你喜欢
我军集装箱物资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虚实之间——集装箱衍生出的空间折叠
一种新型集装箱起重吊具设计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我军特色联合文化时代内涵探析
救援物资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
集装箱与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