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金明,胡永生
(蚌埠汽车士官学校基础部,安徽蚌埠233011)
习主席关于“能打仗、打胜仗”的重要论述,是全军特别是军队院校工作的根本指导,院校教学要贴近实战,要向部队靠拢,并深入进行实战化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习主席指示精神,具体落实在军事地形学课程教学方面,就是要按照强军目标的要求,扎实推进军事地形学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发展,不断提高军事地形学课程教学质量。
军事地形学课程实战化教学,应突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针对性和实战性,构建与未来信息化战场对接的教学内容体系,不断提高学员的作战能力,引领实战化教学稳步推进。
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高技术武器装备陆续装备部队,卫星定位与导航系统、电子立体地形模型、遥感图像、数字地图、微光夜视仪等信息含量较高的技术装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在优化军事地形学课程教学内容时,要把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必须时刻关注本学科最新前沿知识,及时把军事地形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部队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纳入教学,使教学内容常讲常新,保持前沿性。通过对基础理论精讲、网络自学等方式,使学员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而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地形图应用知识上,提高量、读、判、算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讲座等形式,增加军事地理、电子地图、遥感图像和北斗导航定位等内容,拓展课程前沿知识。
军事地形学课程的内容要以实战需求为牵引,突出技能应用和与实战结合紧密的知识点,强化学员的知识向能力转化。如按图行进以前是教员设计好路线或将路线标绘在图上,让学员转绘,这明显不符合实战化要求,必须改变与实战化不符的传统做法。应在明确战术背景的条件下,让学员自主选择路线,教员和学员一起讨论,并由学员完成。在教学内容讲授上,不是仅就符号而讲符号、仅就等高线而讲等高线,仅就对照而讲对照,应是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明确其战术价值和战场应用。
军事地形学课程野外训练的内容要以提高用图能力为基点,增强实战运用能力为目标,突出应用训练和综合训练。一是强化应用能力训练,将图上作业、沙盘作业、现地想定作业以及战例研究成为一体,把练技能、练方法、练指挥融为一体,突出地形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化和转化。二是强化综合训练,加强同一课题多种地形、同一地形多种情况的综合演练,加强不同任务、不同样式、不同阶段的地形应用训练,突出灵活分析地形的能力。如在地形分析过程中,结合汽车分队配置,研究分析地形条件是否有利于汽车分队隐蔽、伪装和转移等,不断提高学员的地形运用能力。
军事地形学是一门以学员岗位任职为指向的应用性课程,必须着眼学员实战能力,充分发挥教学场地设施的优势,融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于一体,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实战化教学搭建平台。
野战化教学是以野战需求为准则、以使命课题为牵引,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针对敌方行动规律、原则及可能变化,进行针对性教学。也就是说“仗怎么打,学就怎么教,像打仗一样教学”。因此,军事地形学教学应推行野战化教学,注重把握作战对象的行动规律,依据作战要求进行教学训练,给学员传授知识,提高其能力。一是突出实战化适应性训练。根据战术背景,将军事地形学课程内容融入到综合训练课目中去,重点解决如何设置军事地形学课程实战化训练的内容、怎样进行训练的问题。选择生疏和多样化的地形,组织地形分析、按图行进、确定目标点等内容的演练,不断提高实战化背景下用图能力。二是设置逼真的战场环境,增强训练对抗的难度。采取虚实结合、人机结合、战术与技术结合的模拟对抗的方法,用作战文书、电话、口述等形式显示诱导。还可以采用声、光、电、烟、磁等装置模拟战场景况,使训练环境更加逼真,更加贴近战场,增大实战训练难度。三是选择恶劣的气候条件,昼夜连续的复杂条件,加强心理感受能力训练,提高学员的生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军事地形学课程教学要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选择不同的训练基地。要以基地的场地设施为依托,技术物资保障为条件,推行基地化教学训练模式。利用基地进行训练可以减少训练的盲目性,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如依托山地作战训练场进行山地用图训练,可以达到与山地用图训练一样的效果。利用城市作战训练基地进行城市用图训练,可以避免真实城市训练堵车、扰民的影响,还保证了安全。依托基地技术物资为保障,可以节省来回的时间,保证训练的落实。还可以借助训练基地的导调人员和情况显示分队,模拟近似实战的战场环境,进行战术背景下的地形综合训练,全面检验和锻造学员的能力。
军事地形学课程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野外用图教学训练,需要在室外选场地,动用车辆、请领地图、申请装备,而且受天气影响比较大。为此,可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虚拟一个现实的对照、定位、行进场地。通过虚拟场地及模拟器材,学员可用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地图与现地对照,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模拟行进,并能迅速将模拟情况同真实情况相互比较,完成虚拟训练[1]。模拟训练可以克服不良天候、不利条件和装备不足的影响,保证训练效果的落实。一是利用现有的电子地图系统,结合地形分析软件,在专修室的局域网各终端计算机上进行图上量距离、坐标、方位角,判断高程、起伏状况、通视情况等识图技能的训练;二是在三维立体图上进行判定方位、确定站立点、现地对照、确定目标点等用图技能训练;三是利用军事地理信息系统,将勘察现地地形及地形分析等教学内容转入室内,达到足不出户便能对战场地形了如指掌。
军事地形学课程内容丰富,实战性很强,具有技能教学训练多、昼夜连续组训多、动用保障车辆多、训练场地转换多、环境因素干扰多和组织实施难度大等特点,为增进交流、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应该广泛开展小班教学。要科学编组人员,根据学员素质基础、个人意愿以及教学内容和战术背景特点进行编班,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滚动升级。根据学员队实际,按10~20人一个小组,把全队分成4或5个教学小组,每个教学小组由一名教员负责教学。要充分发挥小班组训的优势,激活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处方式”的针对性教学活动,在激发活力、增进互动上见成效,不搞教学内容“一刀切”,力避教学进程“齐步走”。要建立教员责任制,实行全程包队(班)教学,主讲教员和小班教员对教学质量共同负责,进一步健全跟踪问效、业绩考评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授课教员的积极性,为培养实战型高素质学员奠定基础。
为了使军事地形学课程教学训练更贴近实战,必须创新教学训练环境[2],坚持4个有机结合,实现训练课目与实战环境高度融合。
(1)强化按图行进训练。按图行进是现地使用地图最基础、最重要的基本功。其训练质量如何,将直接体现学员的体能、技能、心理等素质。为此,应将大部分的教学课时用于进行徒步按图行进训练,采取不同地形反复训练,要严密组织、加强检查指导。按图行进有白天课目,也有夜间课目,既能锻炼学员的用图技能,又能锻炼学员的体能和心理素质,为增强学员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开展定向越野训练。定向越野的竞争性将学员置于紧张、快速与竞争相结合的用图气氛中,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地形学训练中,符合青年人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训练中形成一个比识图用图技能、比体力、比意志、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可喜局面,使艰苦的训练与竞争的乐趣融为一体,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定向越野训练强调“快”字,不但要求跑得快,而且还要求在快速奔跑中,以最快的速度确定站立点、目标点和行进方向,即快速定位,有效地解决了地形学用图训练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定向越野还是巩固军事地形学课程教学成果和检验教学训练质量的有效手段,对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军事素质、提高军事地形学课程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定向越野训练既提高了学员识图与用图的能力、活跃了气氛,又寓教于乐,达到了较好的实战化教学效果。
地形技能训练是战术训练的基础,战术训练是对地形技能训练的检验。二者有机结合,既能使地形技能训练更好地为战术训练服务,又能使地形技能训练得到进一步深化,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如在进行乘车(徒步)按图行进、确定站立点和目标点、定向越野等地形技能训练时,要按照熟悉地图、选择路线、部队开进、物资送达等4个阶段设置战术情况。用战术情况把地形技能训练连在一起,这样既增大了训练的难度,又提高了学员训练的积极性,同时增强了学员的实战意识。
根据军事地形学课程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具体实战背景下综合用图演练,以现地用图的内容为主线,穿插战术背景。在演练时,教员通过设定一定的战术背景,设计一定的训练任务,增加训练的难度,增加训练背景的复杂性。结合战术想定,要求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地域内完成战场情报收集、地形略图的调制、地形分析报告的撰写、行军路线的选择等,在实战背景下完成任务的同时,提高学员的识图用图能力,培养学员组织指挥、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
在军事地形学课程教学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学员的作风培养,把练技术与练作风结合起来。训练时间要连续,让学员在任务转换频繁、体力消耗较大的情况下,培养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良好品质。训练环境要复杂,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让学员在各种地形、多种天候条件下摔打磨练,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培养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战斗作风。训练组织要严格,通过延长距离、缩短时间、昼夜结合、综合演练等途径,加大训练强度,让学员在训练任务重、标准要求高、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下,挑战极限、接受考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
军事地形学课程教学训练要以强军目标为指引,聚焦“能打仗、打胜仗”,贴近实战、靠拢部队,进一步更新理念、理清思路、找准对策,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实战化的教学新模式,切实加强和改进教学训练质量,为培养军事素质过硬的军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1] 陈阳晔,代海树.军事地形学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探索[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0(2):70-72.
[2] 蔡长忠.创建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实战化教学模式[J].空军指挥学院学报,2010(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