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2015-08-15 00:54:11薛飒旻
科技视界 2015年15期
关键词:学困生因素家长

薛飒旻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44)

学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一直备受关注。如何转化学困生也始终是困扰广大教师的热点问题之一。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通常分为两类:一类被称为“绝对学困生”,此类学生或因家族遗传因素的影响或因后天疾病所致智力低下,造成学习困难,无法达到其同龄人的正常水平;另一类被称为“相对学困生”,此类学生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他们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方面有明显缺陷,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达不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本文仅以义务教阶段中的第二类学困生作为研究对象,单从非智力因素对学困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借鉴当前教学一线教师帮助转化学困生的经验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学困生的成因简析

1.1 学生自身因素

有自身问题的学困生普遍存在心理缺陷。大致可分为:

1.1.1 自卑和抑郁

这部分学困生中有些是由于性格内向,常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想成绩好,但是经努力后却没有进步,思想包袱加重,造成学困;另一些是由于转学、身体素质差的原因造成缺课多,学习掉队,形成学困。

1.1.2 逆反

在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后,滋生不满情绪,外在表现出无心向学,或故意捣蛋,影响他人学习。

1.1.3 心理失衡

这部分学困生大多抗挫差,对于别人胜过自己的地方不服气,盲目骄傲。一旦遇到困难就自动放弃,造成学习成绩下降。

1.1.4 没有学习目标

这些学困生大多缺乏上进心,学习目标不明确,平时学习不够努力,家长也不约束,听之任之。

1.2 家庭因素

通过从教育一线反馈的情况来看,主要分为如下方面:

1.2.1 家庭结构不完整

这部分学困生或生活在单亲家庭,或生活在留守家庭中,父母处于离婚或外出务工的状态,无心管教子女。这些孩子长期处于不良的家庭氛围中,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学业上得不到父母的指导和监督,外在表现为孤僻、脆弱、无心向学,长期积累下来,成了学困生。

1.2.2 家庭教育粗暴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当孩子达不到父母的预期成绩时,家长便严厉、武断的对待孩子,轻则打骂,重则拳脚相向,这致使孩子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久而久之,学生或成为叛逆少年,或无法集中精力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1.2.3 家庭教育宠溺

这部分学生从小生活在相对富裕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采取娇惯、放纵、过分保护的态度。养成了这些孩子依赖性强、盲目自信、怕苦怕累、抗挫折性差的性格。在经历几次失败后就一蹶不振,逐渐变为学困生。

1.3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有一些地区和学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单纯以知识、技能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个体化差异的关注和关爱,采用一些片面的追求高升学率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造成学生对枯燥的学习内容失去兴趣,变成学困生。

1.4 社会因素

义务教育阶段下的学生尚未成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型,人格也在逐步完善和成熟之中。他们的好奇心与模仿性强,意志较为薄弱,容易被外界的新鲜事物所吸引,特别是在信息传播方式多元、信息传递量爆炸的当下,课堂所学的知识相对枯燥,学生更容易被外界的新奇资讯所吸引。这其中也包括一些负面的、不良的信息,如网络游戏、网络传销等。学生一旦沉迷,就会出现厌学弃学、造成学习困难。

2 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从以上分析来看,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以及社会因素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帮助学生做出改变,这里,我单从教师的教育工作角度来提几点帮助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2.1 积极关注,对症下药

从学困生自身角度出发来看,成为学困生并非他们本意,很多学困生也是想进步,想改善的。因此,对于班级上的学困生,首先要了解弄清他们因何而“困”,“困”在哪里。抓住症结点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取不同的转化方法。切忌操之过急,情感上要多尊重他们、亲近他们、关心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是真心实意的要帮助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卸下心防,接受帮助。

2.2 加强沟通,协同作战

加强与学困生家长和各科任课教师的沟通,共同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向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之余,也要将学生在自己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反馈给他们,通过有效的沟通,共同帮助学困生获得全面的进步。

2.3 分组学习,个别指导

首先,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挑选责任心强、善于组织或交流的同学作为小组组长、组内搭配成绩好、中等和学困的学生。这样,组长负责每天组织组员学习,督促组员认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成绩好的同学负责帮助组员弄懂每天所学;中等和学困的学生负责提出学习难点,供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样各司所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成绩好的同学不会因为帮助了别人而骄傲自大,中等和学困的同学也不会因为不懂不会的多而自卑怯懦。其次,定期对每组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对于效果不明显的,或能力稍差的小组进行适时的点拨和指导,对于小组中学习困难较大的同学进行个别补习。

2.4 发挥特长,激发兴趣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学困生也是如此。只要我们正确的、客观的、理性的对待学生,就会发现原来学困生也有自己的优点。如逆反的学生往往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行动力强;自卑的学生敏感脆弱但却心细如尘;懒惰的学生,如果忽略他们做事的方式方法,其效率是极高的。所以,我们要根据他们的情况,因材施教,重要的是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给他们展示、展现自己优点的机会,抑制缺点、激发兴趣,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5 心理疏导,巩固成效

我们应该意识到心理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而言,其心理更易波动,往往经过多方面的帮助后取得的进步都只是一时的,如不及时巩固,常常会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产生反复,而一旦成绩回落,这无疑将会对学困生造成二次打击,想要再有改善就难上加难,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除了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也要时刻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因此,定期与他们谈话,体察他们的情绪情感的波动,为他们做适当的心理疏导,就尤为重要。对于成绩稳定提高的学困生,我们要对他的努力给予肯定,鼓励他再接再厉,对于成绩不稳定的学困生,我们要积极共情,告诉他人生没有永远的低谷,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却得进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困生的转化确实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作为教师,应该以更加宽容的态度,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和帮助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为他们的未来撑起一片天。

[1]刘永秀.学困生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东方青年教师,2013,15.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6.

[3]杨新颖.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发展——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策略探究[J].现代教育学科,2006,1.

猜你喜欢
学困生因素家长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6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8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
我心中的好家长
解石三大因素
中国宝玉石(2019年5期)2019-11-16 09:10:20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冰雪运动(2016年4期)2016-04-16 05:54:56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