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肥制肥团育苗技术浅析

2015-08-15 00:48:31李兴群
云南农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农家肥苗床薄膜

李兴群

(昭阳区布嘎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昭阳 657001)

玉米育苗方式多种多样,有配制营养土育苗的,也有用漂浮盘育苗的。昭阳区布嘎乡玉米育苗方式多采用农家肥制肥团育苗。在布嘎乡2011年33.33 hm2玉米(净种)高产创建中,采用农家肥肥团育苗26.67 hm2,营养盘育苗6.67 hm2。两种育苗技术对比,农家肥肥团育苗由于保水抗旱,平均比营养盘育苗少浇水4~5次,移到大田中栽种成活率明显比配制营养土育苗和漂浮育苗高,缺塘少,长势好,年末测产平均亩产814 kg,最高亩产966.5 kg,比配制营养土育苗和漂浮育苗每亩增产140 kg左右。采用农家肥肥团育出的苗健壮、长势良好、移栽后成活率高。可减少浇水次数,节省劳动力,在缺水的地方采用此项技术效果明显。

1 精选种子

为了提高种子质量,在播种前要对籽粒进行精选,去除秕、烂、霉、小的籽种,选择籽粒饱满、大小均匀、颜色鲜亮、发芽率高、抗病性强的种子,如选用豫玉22号、奥玉3202、春喜11号、云瑞88等优良杂交种。

2 种子处理

玉米在播种前,通常要通过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方法,增强种子发芽率,减少病虫害,达到苗早、苗齐、苗壮的目的。

1)晒种。将选好的种子在晴天中午摊在干燥向阳的地上或席上,翻晒2~3 d。

2)浸种。一般采用冷浸和温水浸种方法。冷水浸种时间为 1 d,温水(50~58°C)一般浸种 6~12 h,也可用25 kg腐熟人尿对水25 kg或用沼液浸种12 h,另外也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微量元素浸种 12~14 h。

注意:浸过的种子要当天播种,不要过夜;在土壤干旱又无灌溉条件的地方,不宜采用浸种方法。

3)拌种。可用农药拌种如50%辛硫磷乳油,每千克种子用2.5 mL辛硫磷乳油,也可用吡虫啉拌种。在播种前也可用三唑酮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包衣种子无需浸种和拌种。

3 苗床地选择整理

为保证玉米育苗成功,苗床地的选择十分重要。为减少运苗对幼苗根系的损伤,一般在需栽种的地块旁就近育苗。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管理方便、距大田近的田间地头作为苗床地,不要在风口或渍水地建床育苗。间套种地在预留的玉米空带里隔行育苗,便于就地育苗,就地移栽。采用低畦,即低 15~20 cm,宽 40~50 cm,长 5~7 m 的浅畦坑,整平畦面。地块要做到疏松平整略有一些拱起,以利排水,用于摆放肥团。

4 肥团营养土的配制

采用腐熟的家畜粪,按99%的农家肥、1%的化肥(0.3%尿素、0.5%普钙、0.2%钾肥)过筛后充分混合均匀,沤制2~3 d后备用。用这样的营养土制作的肥团养分齐全,是培育壮苗的先决条件,可全面提高玉米的生产水平。

农家肥要选择猪、牛、羊等牲畜的粪便,除去肥料中的杂物,在晴天放在平整的地方翻晒干,然后用锄头或榔头等农具将牲畜粪打碎、打细,用筛子筛后运至育苗地中。

5 肥团制作及下种

1)肥团制作。将沤制混合好的肥团营养土对水充分拌匀,调制要求:手握成团,落地即散,再用手把营养土捏成拳头大小的肥团。做肥团时,大小要一致,边做边摆进育苗床。

2)肥团放置技术。在精选好的苗床地块上,放置一层薄膜,这样做有利于移栽时取苗。防止玉米苗根系长入土中,减少取苗时对根系的损伤,提高移苗后的成活率。再将捏好的肥团均匀整齐的摆放在薄膜上,要做到摆齐摆匀,使肥团高矮一致,表面平整,肥团之间的空隙用细土填平,净种每亩需制作4000~4300个肥团。也可将沤制做好的营养土平铺在薄膜上,用铲子将营养土摊平,厚约4~5 cm,再用铲子将铺好的营养土均匀划为2~4 cm的小格子。注意:每个小格要划到底、要划断,不要粘连,以备下种。

3)下种技术。用小木棒将已做好的肥团或是已划好的小格,每个插2 cm深的小孔,再将已精选浸种后的种子,凹口朝天放入肥团中,每个孔中放置1粒。种子摆放完毕后,用筛过的细土均匀撒在已放入种子的肥团上,厚约1 cm,使种子不外露,再浇水后,上盖草席、稻草、松毛、地膜等以利保湿,确保出苗整齐一致。

4)早播增温。玉米肥团育苗较露地湿直播玉米提前15~20 d下种,盖膜保墒,出苗期可提早20~23 d,育苗期可增加积温120~150℃。幼苗3叶1心时进行移栽,具有早播、苗齐、苗壮、早成熟、产量高等优点。

6 苗期管理技术

苗期管理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的保证。主要是水分和温度管理。水分管理:以幼苗不出现萎蔫为准,不干不浇、干则浇透,浇水时要用喷壶喷洒。在移栽前3~5 d少浇或停浇水以促蹲苗,与育苗盘育苗相比,肥团育苗可减少浇水次数,节约用水;温度管理:播种后,一周需加盖薄膜保温催芽,重点是护膜保温,膜内温度保持在30~35℃,当出苗达80%左右时,床温应控制在20~25℃,但要注意晴天高温时及时揭膜防止烧苗或形成高脚苗,幼苗出齐后,逐渐扩大通风口,炼苗促壮,移栽前3~4 d揭膜炼苗。如遇寒潮天气仍要加盖薄膜保温,以防冻苗。肥团育苗肥水充足,幼苗长势健壮,根系发达,在移栽过程中采用挪团及“缓苗”蹲苗,促进根系生长,茎秆节间增粗缩短,与常规种植对比根系增加15~27条,植株高度降低20~24 cm,增加玉米抗倒伏能力。

7 取苗技术

在小苗长到3叶1心时,就需要取苗移栽。在取苗时,将肥团从苗床上取出。肥团育苗时,地下已垫了薄膜,只需将每一团(或格)小苗从苗床上取出。取时要轻拿轻放。不要把肥团弄碎,防止伤到幼苗根系,将取出的幼苗放到背篓或挑箩中运到移栽地块,进行单株定向移栽。

猜你喜欢
农家肥苗床薄膜
复合土工薄膜在防渗中的应用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绿色科技(2022年13期)2022-08-05 13:50:16
如何发酵农家肥
农家参谋(2021年5期)2021-06-20 06:59:03
农家肥堆腐要适度过度腐熟危害不小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β-Ga2O3薄膜的生长与应用
光源与照明(2019年4期)2019-05-20 09:18:18
化肥农家肥掺施好处多
现代农业(2018年4期)2018-02-17 12:06:37
一种不易起皮松散的柔软型聚四氟乙烯薄膜安装线
电线电缆(2017年2期)2017-07-25 09:13:35
火星丁丁当·农家肥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