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妙丽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临沧 677000)
20世纪中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庄园经济,创造了诸如美国辛吉斯、荷兰花卉、日本都市农业和工厂化农业等,我国新疆、广东较早发展庄园经济,随之,海南、山西等地先后重视发展庄园经济。其中,山西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发展使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明显。目前,庄园经济及其发展理念、模式及成效逐渐引起政府及市场主体的重视。
现代庄园经济是以发展现代农牧业产业为主体,以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为目标,以土地流转为手段,通过资源有效组合和集约经营,实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集经济、生态、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园。
一是经济民营化。庄园经济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个人或民营企业,无论是个人投资、合伙投资或外商投资,其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都非常明确。二是组织规模化。生态庄园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的集约使用和适度规模经营。三是管理公司化。生态庄园大多采用公司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先进的管理模式与过去农民靠天吃饭的粗放式经营模式有着天壤之别。四是产业多元化。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地理、气候、历史、人文、市场等因素,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游则游,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开发、多元发展。五是发展生态化。庄园经济发展坚持生态优先为主,在坚持生态发展中,实现多重经济效益。六是经济效益多重化。从过去单一的农垦经济效益转化为集农垦、生态、旅游、休闲等多重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多重突破。
根据庄园经济的特征,可以看出发展庄园经济必须具备规模化的土地、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大量的资金、先进的农业技术、较高的企业化管理水平及有效的市场需求。
发展庄园经济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由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有利于各种资源科学有效配置,促进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临沧市是一个集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聚居、贫困为一体的工业欠发达地区,全市有23个少数民族,73%的人口在农村,80%的工业原料来自农业。临沧具备发展庄园经济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临沧北接大理,东邻普洱,西连保山,西南与缅甸掸邦第一、第二特区接壤,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国境线长290.8km。临沧有孟定、南伞和勐董3个国家、省级口岸,是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窗口。临沧独特的区位优势,正是发展开放型庄园经济,加快推进临沧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的不可多得的条件,只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就能发展临沧市独特的庄园经济,并以此为契机带动临沧的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的全面发展,使临沧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贫困,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繁荣。
1)优越的自然资源。一是宜人的气候资源。临沧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四季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2℃,无霜期317~357d;临沧被列入全国低碳国土试验区,获得“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恒春之都”荣誉称号,入选“2013年中国避暑避寒旅游城市”,凤庆古墨、沧源翁丁荣登“2013中国避暑小镇”排行榜,临翔南美、双江冰岛等12个村进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二是水力资源丰富。澜沧江、怒江穿越临沧,市内罗闸河、小黑江、南汀河、南滚河、永康河等蕴含丰富的水力资源。三是物种多样性。临沧地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生物优生地带”,富含热带、亚热带、温带动植物物种,其中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40余种;药用植物资源448种;兽类资源110种,其中珍稀动物30余种,鸟类资源360种,两栖爬行类资源90多种,鱼类资源120种,昆虫资源20目、213科、4231种;矿产资源30多种。与缅甸相连的南滚河国家公园,已是世界知名的“植物基因库”。临沧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原始植物群落自然景观,全区形成6个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2.21%。为发展临沧市庄园经济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2)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全市有23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习俗、佤族文化、傣族风情等多民族文化日渐引起世人瞩目,尤以佤族文化最俱特色。临沧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佤族人口35万人,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2/3。神秘的沧源崖画距今约有3500年的历史,广允佛寺集建筑、雕刻、绘画 为一体,是云南民族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代表建筑;佤族翁丁原始部落保存着人类遥远的记忆,木鼓舞、甩发舞与茶文化相映生辉。为临沧市建设特色庄园经济提供了独特的人文优势。
在政府的引导下,经过多年发展,临沧市的蔗糖、茶叶、橡胶、核桃、烤烟等传统优势农业产业初具规模。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10.13万hm2,其中澳洲坚果面积占全国第一,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均居云南省第一,茶叶、核桃、橡胶面积和产量居云南省第二,橡胶、烟叶与咖啡种植面积位居云南省前列,香蕉、杧果、葡萄等水果种植也渐成规模。全市形成了如临沧华叶庄园等40多个庄园经济,这些取得初步成功的庄园经济,为临沧庄园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特色农业也给临沧市发展庄园经济奠定了基础。
庄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一是四通八达的交通,便于物流的快速集散;二是便利的水利设施,便于灌溉与排水;三是灵敏的信息系统,便于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以“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五通为重点,加上各地区的“兴边富民”工程,临沧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临沧97%是山区,部分少数民族还散居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偏远山区,人口稀疏,一些地区还有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恶劣的自然条件使该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客观上限制了该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近几年由于片面强调“效益优先”,建设资金多流向了条件好坝区,山区的基本建设一直未得到足够重视。一是五通(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尚未完全实现。现有的公路多为晴通雨阻,由于交通不便,运输费极为高昂,使这些低收入地区物价奇高,客观上造成庄园经济发展的成本相对较高,致使投资人士望而却步;部分电力设施因群众无力支付电费而形同虚设,广播电视则只能接收较少的节目;水、电、路、邮电、通讯等覆盖率一般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水利设施陈旧落后,水资源利用率低。全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库266座,有效灌溉面积8.37万hm2。病险水库多,水利设施老化,排灌面积减少,抗御灾害能力严重减弱,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突出。农民基本靠天吃饭,农业生产投入高、产出低、效益差。三是农业信息体系不完善。由于临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庄园经营者难以获得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难以按市场需求提供农产品,容易导致产业雷同等问题。
因此,为适应庄园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是加快临沧基础设施建设,临沧市政府须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首先要全力做好交通建设,一方面是临沧与昆明要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相通,临沧与云南的其他州市至少要有畅通的公路相连。另一方面,临沧与缅北地区可重建中缅铁路,发挥边境城市的优点,加强与缅甸的贸易往来。其次,强化水利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水利资源,提高抗御灾害能力。此外,要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使广播、通信、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尽快惠及临沧山区。
临沧因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尚未与国内和国外市场有效衔接, 因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产品流通不畅,主要农产品专业市场缺失,未能形成一个大型综合农产品交易市场,销售渠道单一,产品销路不活。如何形成一条龙式的庄园经济产业化形式,使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有效衔接,有效解决买难、卖难和加工难的问题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农业信息市场不健全,开发商对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不了解,造成盲目经营,农户对土地市场信息不了解容易造成承包损失,同时,土地市场的混乱使土地承包价格不合理,损害农户利益。因此,要健全土地市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开发和经营规范化,使农户能够分享庄园经济的发展成果,否则失去土地的农户将面临生存与生活的难题,容易激发庄园与农户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庄园经济的发展。
一是制定扶持庄园经济发展政策。庄园经济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资金周转期长,投资者风险较大。政府要出台鼓励庄园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大力宣传与推广,鼓励民间资本积极进入,营造生态庄园经济发展氛围。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各地的资源、人才、技术、资金等进行科学规划,避免临沧地区庄园经济遍地开花,结构雷同;严禁政府盲目树立“面子工程”,不顾实际情况鼓励开发商搞庄园经济,造成资源浪费,使开发商、投资者和农户的利益受损。
目前临沧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市场意识较弱,风险意识有待加强,农业技术人员较少,中高端农业技术人才缺乏,成为临沧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因素。
在国际化进程中,临沧市农民因不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也就没有通过基地备案申请,使农产品出口严重受阻。2012年中国出口越南的水果有12批次因农药残留超标被退货,临沧永德杧果也因没有进行基地备案而出口受阻。
政府应有计划地组织庄园业主外出考察和培训学习,以提高庄园经营者的综合素养和经营能力。积极发展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结合当地庄园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开展各项技术培训,树立科学发展观,让农户掌握相关农业生产与加工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使临沧市的庄园经济在科学化、技术化基础上发展得更快更好。
[1]于建嵘.中国现代庄园经济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1999(3).
[2]王琦.对农村庄园经济的探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