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玲玲
延安时期,毛泽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在不断地尝试与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回答了中国文化建设道路上面临的重大理论困境的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文化思想。
延安时期,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形成有着独特的主观条件和客观的历史条件。从主观上说,丰富的知识积累、深厚的理论功底是其文化思想形成的自身条件;而抗日战争的推动、较为安稳的政治环境和延安整风则是其文化思想形成的客观历史条件。
丰富的知识积累。毛泽东出生在学风浓厚的湖湘农村,从小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阅读了大量历史、文学等各种各样的书籍,具备了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功底。青少年时期赴湘乡、长沙求学,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到西方文化,开阔了眼界,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发生了质的转变,从而对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开始重新审视。参加革命以后,毛泽东仍然坚持孜孜不倦的读书生活,这些学习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为他在延安时期文化思想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厚的理论功底。毛泽东是最早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中国共产党人之一,特别是在延安时期,由于客观条件的好转,毛泽东更加发奋攻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系统学习了《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反杜林论》《论列宁主义基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毛泽东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认真刻苦地学习并密切联系中国实际,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找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使他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要义,具有了深厚的理论功底。
抗日战争的推动。抗日战争的爆发,是延安时期毛泽东文化思想形成的特殊时代背景。一方面,国共第二次合作以后,中国共产党公开走上全国政治生活的舞台,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迫切期望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独立的政治文化主张和纲领、路线;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侵略,激发了广大爱国文化人士的抗日自觉性,唤醒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文化被赋予了推动和保证抗战的胜利以及继续中国文化建设与创造的双重使命。因此,毛泽东从抗日战争的需要出发,引导文化工作者自觉地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增强民族解放意识的时代要求贯穿于一切文化活动之中,以重铸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强抗日力量,形成了一系列的科学文化思想。
较为安稳的政治环境。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延安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府,有了相对安定的环境,使得毛泽东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文化问题。而大批知识分子涌入边区为毛泽东文化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帮助。一方面,他们给边区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热”,进一步促进了中共领导人的理论兴趣,推动了他们从文化思想的高度来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诸多问题,并由此增强了他们面向未来、夺取最后胜利的信心;另一方面,毛泽东在构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体系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这些知识分子思想的启发。特别是1938年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毛泽东党内的领袖地位,使得毛泽东能够站在全党全国的大格局上思考和把握中国革命的全局性问题,包括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毛泽东关注文化、重视文化、实践文化,创造性地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想。
延安整风。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于1942年到1945年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毛泽东文化思想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为建设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化打开了新的思路。
延安时期毛泽东文化思想有着广阔而深厚的思想和实践渊源,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思想根源,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现实基础。
毛泽东文化思想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它融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改造和发展。
首先是中国古典哲学。在中国古典唯物主义哲学中,强调客观事实,注重亲身实践。毛泽东在1941年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结合实际,强调群众实践的巨大作用,指出只有群众参加的革命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中国的辩证法思想历史悠久,从先秦的《易经》到春秋战国的老子再到明清哲学,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就是汲取了传统辩证思想的精华。
其次是对历史的反思与借鉴。毛泽东注重从历史的兴衰成败中汲取经验教训。秦国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盛到亡的历史过程,使他深深明白秦朝的历史教训就是对人民实施暴政,结果丧失民心,他清楚看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国家兴衰成败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因此,延安时期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就突出大众化特点。毛泽东从大量历史典故书中,看到了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积极作用,他说“秀才读书多,见识广,可以出谋划策,帮助取天下、治国家。”因此延安时期,他吸收、团结大量知识分子加入到革命队伍,产生了巨大影响。
毛泽东文化思想是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在中国广泛传播为前提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中共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正是因为有和陈独秀、李大钊的接触,毛泽东开始清理不良思潮的影响,对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逐步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考中国文化,着手构建中国新文化。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更加注重马克思列宁经典著作的学习,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另一方面又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写出了一些光辉理论著作,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如《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为了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从中国国情着眼,认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应该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一文化与一切剥削阶级文化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为人民服务的,显著特点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毛泽东创立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产生、发展的内在理论根源。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战爆发以来十多年成功和失败的丰富经验,已经成为一个政治上成熟了的政党。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有一个萌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在革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丰富科学内涵的过程。正如毛泽东说:“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他就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文化思路。
全面抗战以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抗战,夺取抗战胜利,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毛泽东强调,文化事业必须服从抗战的需要。到了1942年,毛泽东又发起了党内整风运动,根据当时的国内环境,为了使整风运动彻底有效地进行,毛泽东指出要彻底清除各种“左”和“右”的错误思想,在党内树立起以自我为主、独立自主的思想。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新民主主义政治必然要有新民主主义文化与之相适应,并为它服务,凡是先进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都是新文化。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的反封建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