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发友
(作者系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近年来,襄阳市突出政策导向,完善激励措施,加快平台建设,强化服务和监管,全面引导高校毕业生创业和到企业、到基层一线就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今年达到了87.9 %。
一是加大专场招聘会密度。到8月底,我市已为高校毕业生举办专场招聘会15场(次),有近2000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1万多个,其中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就有6500多个,招聘现场岗位对接率达到73%。
二是定期举办“人才集市”。每周五的“人才集市”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常态化。今年我们已举办了近40场“人才集市”,累计有2500多家用人单位参与“集市招聘活动”,提供了1.6万多个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有1.2万名高校毕业生通过“人才集市”招聘活动找到了就业岗位。
三是积极开展网络招聘。依托“襄阳人事人才网”“襄阳就业信息网”,积极为用人单位和求职高校毕业生免费发布信息,方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及时进行对接。目前已有4300多家用人单位在网上招聘,免费发布供求信息6万多条,为本地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一是营造创业氛围。我市在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实行项目补贴和场地支持的前提下,还给予创业启动资金扶持,对高校毕业生独立创业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合伙经营和创业办微型企业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创办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可申请不超过4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其中提高额度的贷款贴息由地方财政负担;对在我市创业就业且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生,三年内每人每月分别发放500元的生活补贴和200元的租房补贴。我们还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业政策、创业知识、创业典型,在市属各大媒体宣传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案例,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到自主创业的热潮之中。
二是开展创业培训。实施“创业培训进校园”工程,依托高校组建“大学生创业沙龙”,并建立“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邀请成功企业家和创业导师进校园进行现场指导;举办“襄阳名家大讲坛”活动,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宣讲企业管理前沿理论,讲授创业课,传授创业经验,传递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三是建立服务平台。发放“大学生创业绿卡”,印制《襄阳市创业服务办事指南》《襄阳市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宣传手册》3万余本免费发放到大学生手中。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设立“创业绿色通道”,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开展指导,帮助其收集、甄别创业信息,提醒创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开展融资担保、开业指导、项目论证、管理咨询、形象宣传、信息服务,免费提供人才招聘和人事代理服务,帮助解决创业难题,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我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管理服务不断规范,岗位人员逐年递增,全市正在基层服务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近3000人,约占全省的10%。
一是逐步完善“三支一扶”配套政策。我们统筹实施选聘“大学生村官”“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做好各类项目之间的政策衔接。鼓励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满后留在当地就业,相对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市级以下机关特别是县、乡(镇)机关招录公务员,录用计划主要用于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新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主要从免费师范生、特岗生和支教生中招聘录用;市直及县(市)、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拿出不低于40%的岗位比例,聘用各专门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
二是不断健全“三支一扶”工作机制。建立市、县(市)、乡三级“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网络服务平台”和“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数据库,设立“三支一扶”服务窗口,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三支一扶”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开展个性化服务。
三是推动“三支一扶”工作可持续发展。努力为“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发挥专长、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我们采取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基层欢迎、表现优秀的毕业生,进行大力表彰、重点培养和大胆使用,并积极扶持他们扎根基层、自主创业。去年,我市召开大会隆重表彰了51名优秀“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于“三支一扶”事业,推动“三支一扶”工作可持续发展。
一是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见习管理更加规范。我们成立了“襄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领导小组”,依据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办法,及时出台了《襄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实施意见》和相关操作细则,政策逐步配套完善,实现了就业见习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二是以社会化动员为主导,形成就业见习工作合力。我们积极加强与本市知名企业合作,采取普遍性募集与“定单式”筛选相结合的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吸收适合高校毕业生的专业针对性强、提供就业岗位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同时充分整合各类中介组织和相关部门资源,每月定期组织高校毕业生集中进行见习对接,常年开展“周五见习面对面”小型分批对接,每年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小型对接活动40多场(次)。还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形式,定向筛选、募集见习岗位,提高见习对接成功率。
三是以特色项目为支撑,打造就业见习工作品牌。我市实施“职业见习直通车计划”,开展了包括高校就业见习招募、就业见习培训、见习调研和科技小发明竞赛等活动。同时还联合高校毕业生见习单位举办“见习精英训练营”,不断完善见习基地的软硬件建设,实现见习基地品牌化和见习课程精品化,推出了“录用优先”“贷款优先”“培训优先”“创业优先”的“四优先”见习服务品牌,发放“襄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服务卡”。对就业见习单位进行“动态管理”,实行“优进劣出”,建立了就业见习考核评估的长效管理机制,受到了见习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一致好评。目前,我市已建立各级各类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49家,其中有9家省级“高校毕业生见习示范基地”,共提供见习岗位2578个,与1865人签订了就业协议,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平均留用率达到72.3%,部分企业高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