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盆周山地区乡镇公园的建设

2015-08-15 00:52王婉莹
城市地理 2015年16期
关键词:乡镇公园农村

王婉莹 庞 宇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乡镇公园建设作为衡量乡镇文明程度、乡镇综合服务功能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乡镇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象征[1]。2006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乡镇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随着乡镇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娱乐休闲、文化活动、乡镇环境和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公园往往是各乡镇社会精神文明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所以不论是从“缩短城乡差距”号召,还是从“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来说,乡镇公园的建设已经显得尤为重要。

1.背景

我国乡镇公园建设大概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而且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地方经济不断地发展,乡镇公园的发展将从简单自发的模式向成熟多元化模式发展。

一般认为,我国乡镇公园萌芽于改革开放前。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5年,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乡镇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乡镇公园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各乡镇发展中逐渐出现[1]。我国乡镇公园的建设进入探索阶段。2006年“一号文件”公布,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作为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之一,这是促进农村城镇化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2]。我国乡镇公园建设进入人居环境阶段。

近来,乡镇公园几乎都是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在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其乡镇公园的发展任然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受所处地理位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缺乏建设性人才等,乡镇公园建设迟迟不能起步。

3.乡镇公园的定义

公园在字典上的解释为:供公众游览休息的园林。乡镇公园较之于城市公园起步较晚,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甚至还没有起步。所以对乡镇公园的定义还不够完善。

《村镇规划标准》中定义村镇公共绿地为:面向公众开放,有一游憩设施的绿化用地,如公园、街巷中的绿地、路旁或临水宽度大于或等于5m的绿地[3]。

李静在《乡镇园林绿化设计》中,从公园功能方面定义乡镇公园:供人们游览、娱乐、休息、赏景的最佳去处,是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寓教于游的场所,是开展体育活动的优美场地[4]。

骆中钊在《小城镇园林景观设计》中提出小城镇园林建设有三大特点:规模小、功能复合;环境好、接近自然;小城镇、广阔农村;园林化、功能单一[5]。

通过理解上述学者对乡镇公园的特点的总结,说明乡镇和城市相比,不论从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还是经济投入量来看,都是有巨大差距的,由此也决定了乡镇公园和城市公园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有巨大差异的。因此,乡镇公园建设应立足于广大乡镇的现状,做到因地制宜;要以服务当地居民为宗旨,以提供广大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2.乡镇发展现状

盆周山地区城市因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乡镇建设没有合理的规划,都是沿着已有道路发展,如现有省道或国道,以至于乡镇发展混乱无序,建筑布局杂乱无章。造成乡镇发展混乱无序的原因很多,其直接原因是乡镇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大多数建筑都是沿着现有公路修建。其次,地理位置对乡镇发展也起着重大的影响。由于地处盆周山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对乡镇发展的布局产生了巨大的制约,使得乡镇发展只能顺势而建。而乡镇建设不合理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地区经济

4.乡镇公园的建设

乡镇公园的发展模式并不是单一的,不同的结构决定了乡镇公园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区域,地理环境不同,当地居民的需求也不同,从而决定了公园建设的模式也不一样。

4.1单一结构的乡镇公园

单一结构的乡镇公园包括广场、绿地、基础运动设施这三类最基本的要素。这类乡镇公园的功能很简单,就是为乡镇居民提供一个运动休闲的场所,解决乡镇居民缺乏运动场所的烦扰。虽然其功能单一,但对于提高乡镇居民生活质量却意义重大。在“全名运动”的号召下,广场舞已然成为中国运动中最时尚的元素,而公园则是这类运动的载体。换句话说,公园承载了中国最时尚的运动,承载了许多人的健康。

4.2多功能的乡镇公园

不同于简单结构的乡镇公园,多功能乡镇公园不仅给乡镇居民提供运动场所,也可作为一种休闲旅游资源,作为乡镇增加经济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

1)以公园为基础发展乡镇旅游业

自乡镇公园萌芽以来,以乡镇公园为基础发展乡镇公园旅游业的情况已屡见不鲜了,如安徽颖上县谢桥镇小张庄的张庄公园、山西晋城市巴东镇的华北东四义农民公园等等。这些公园的建设都是耗资巨大,在当地甚至全国都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相比于这些地区,盆周山地区大多数乡镇不论从经济能力还是区位条件来说,暂时都达不到这一程度,其发展模式是不能模仿这类乡镇公园的。

但以公园为基础,以农业产业为主题,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这一类发展模式却能较好的运用到盆周山地区的各个乡镇。

2)结合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乡镇公园

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盆周山地区农村难以实现机械化耕种,农村土地传统的利用模式基本上都是由农民自耕自种自得,其种植作物大多数为农作物。这种原始的经营模式产值不高,农作物的收益也比较低,对乡镇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各政府部门在农村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国土部门在新农村建设所实施的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

农村土地经过整治后,不但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改善了耕作条件,更是提高了土地的整体性和机械的可达性。农村传统的耕种模式也可以随之而改变。当地政府可以利用这些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招商引资。投资商可以从农户手中租用土地,实施农村土地的整合,进行规模化的经济作物的种植,并实现农村休闲旅游资源的创建。

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人在整理后的土地上进行经济作物的规模化种植。但其种植规模太小,难以达到产业园的水平,而且其基础服务设施缺乏,不足以吸引外来游客的到来。要发展乡镇休闲旅游,各乡镇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农村产业园的建设。扩大产业园区的面积,增加经济作物品种,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做到“春赏叶、夏赏花、秋赏果、冬季开展一些主题活动”。总之,产业园区要做到坏境优美,品种多样,基础服务设施齐备,游客参与性较强,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

大规模的产业园区的建设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吸引外来游客,增加当地经济收入。而且才能更好的利用土地,改变农村传统的低效益的耕种模式,为当地农民提供工作岗位,增加他们的收入,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

5.乡镇公园建设的意义

2006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乡镇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努力提高乡镇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期间,乡镇公园的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首先,乡镇公园的建设为乡镇居民提供了必要的活动场所,和一些必要的基础运动设施,满足了乡镇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其次,建设乡镇公园有利于促进政府对乡镇总体规划建设理念的改进,使得乡镇文化建设和乡镇经济建设步入良性循环,带动乡镇旅游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乡镇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综合竞争力,促进乡镇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建设乡镇公园有利于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促进农村经营模式的改善,提高当地的经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最后,乡镇公园利用农业资源,实现清新自然、独具特色的田园景观,通过农田林网等使城市与周围乡村自然景观连为一体,实现城市和乡村互相融合[6]。

6.总结

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下,要改善乡镇居民生活质量,加强乡镇精神文明建设,乡镇公园的建设显得很有必要而且十分迫切。经济发达地区,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乡镇公园建设地较为完善,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村休闲旅游产业模式。而在西部经济落后的地区,乡镇公园还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有起步,大多数乡镇发展都还没有涉及到公园的建设,其中原因众多。但是,困难重重中也存在一些良机,各政府部门在农村展开了不同的工程项目,改善了农村的交通条件和耕种条件,并配备了基础的配套设施。乡镇公园的发展可以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产业,改变盆周山地区传统的耕种模式,加速当地经济发展。

[1]徐文俊.乡镇公园的基础性研究 [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1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 (2006)一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出版社.2007

[4]李静、吴锡琴等编.乡镇园林绿化设计 [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3-72

[5]骆中钊、张野平等编.小城镇园林景观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200626-27

[6]梁洁.我国乡村公园及其体系构建研究 [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09.

猜你喜欢
乡镇公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在公园里玩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一见如故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