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澍
(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济南 250000)
本文借鉴统计分析建模方法,对研讨课教学评估中运用学生互评进行分析,讨论学生互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优化教学评估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研讨课教学评估作出贡献。
学生的学习效果容易被教师测量,而学习过程不易测量。决定学生学习效果又包括学生的原有能力水平、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等一些复杂因素。为厘清在研讨课中学生诸多学习因素的关系,笔者依据研讨课的特点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
公式1:P = E + t + e;
公式2:P > = < O;
在公式1中,P代表学生学习成果,E代表学生的努力程度,t表示学生原有能力水平,e表示随机事件。学生学习效果是学生努力程度、学生原有水平、随机事件综合作用的产物。
在公式2中,P代表学生学习成果,O代表教育目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育目标的差距决定研讨课的质量。
从公式1中看出,可观测到的学生学习结果有多种求和方式。比如,一个优秀学生成绩最理想的情况是,P值大小的由E值的决定,t、e值处于次要地位。但也存在,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较高,不努力也能取得较大的学习成果。因此,单纯以P值的大小作为对学生的最终评价,不充分也不准确。为使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就需要澄清P值大小是如何被影响的。综合公式1、公式2,最理想的研讨课可以描述为P值由E值决定,P大于等于O。
在传统意义上,讨论被看作一种课外活动或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新的观念上,它本身就是教学,是教学的一种复杂高级形式。讨论是教育目标所要求学生在研讨课程中应该表现的行为,它对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讨论没有被引起重视,学生整体讨论处于低水平。学生整体处于低水平不仅给教师对这讨论阶段的评估造成较大的不便,而且达不到教育目标所要求的基本标准。
因此,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加大在讨论环节的投入和关注。一是教师可以丰富讨论形式。采用类似于论文答辩“主审导师”的评审方式,在前一次课结束后指定下次讨论环节的发言学生;也可以在每堂课开始时,临时划分小组,按事先制定好的顺序,由各个小组对推举代表发言。二是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师提出一些本领域内社会热点问题,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观点。三是教师应该增加对讨论环节的评估力度。提高讨论环节的评价比重,并在实施必要的奖惩,增加学生对此环节的关注和精力投入。
复习是为减少学生的遗忘,也是为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认识。只有通过复习反思,不断的巩固和运用知识,才能培养出以反思批判为核心的研究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达到研讨课教育目标的要求。
一是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可以将已完成的多个主题合并,继续做深入的比较研究,既是复习原有内容,又可以获得新的结论。二是教师可以筛选研讨课的重要信息,选择值得记忆的信息在每次课堂总结点评时向学生说明,必免增加学生记忆负荷,而导致重要内容被学生忽略了。三是教师为学生安排“在做中学”的复习方法,创造使用已学内容的情景。
第一,增加学生互评。学生互评可以克服教师在测量的E、t、e时的困难。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价值判断,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要强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因而,学生对E、t、e准确性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要高于教师,其互评结果可以作为教师进行最终评价的重要参考。
第二,教师可以为学生划分学习小组,进而实施教师评价小组、小组内部自评互评结合和小组之间互评等方式。小组内部学生自评互评结合,可以提供组内学生较为客观的努力程度;小组之间的互评可以帮助教师减少在评估时先入为主和情绪化等主观性因素的影响;多样化的评估手段可以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课业和就业压力都相对较大,既要接受大量的学术训练,又忙于参加各种就业考试。若研讨课的负担大,为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学生不得不把用于学习其它课程的时间、精力用于研讨课,或是降低对研讨课学习的标准转向其它方面,造成学习上顾此失彼。
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学生认真准备一次汇报,通常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至少一周的时间,而且大都会影响到对其它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通过优化对研讨课的设计,减轻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学习压力。教师有必要在专题编排上做好精心的设计,在课程进行中随时调整难度和课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