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祥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学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因此开展情境教学非常重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有:从学生生活出发,构建问题情境;开展课堂活动,构建实践探究的教学情境;使用现代教学技术,优化体验式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情境 生活体验 现代科技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125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革新教学思维。学生如果能在既定的教学情境下学习,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大大提升,并且学习的效果也与以往的常规课堂教学相比更好。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探究了一些创设高中地理教学情境的方法,希望能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从学生生活出发,构建问题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利用知识迁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巧妙地把生活中的知识在课堂上通过一定的手段呈现出来。这样教师不但减轻了教学负担,简化了教学过程,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学习。高中地理很多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随处可见,只是学生平时不注意罢了。例如在讲授“热力环流”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家里都会把空调装在房子的上边,而把暖气装在房子的下边,这是为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告诉我答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一下子兴趣高涨,探究意识也获得了极大的激发。等教学结束,学生对问题的来龙去脉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原来是空调在吹冷空气时周围的空气密度大,进而会做下沉运动,而暖气周围空气热会做向上运动,所以要把空调安在房子的上方,暖气安在下方。又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掌握环境问题,笔者让学生以学校周边的环境为调查对象,让学生从大气、土壤、水体、植被等方面,调查学校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状况和环境污染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较好。
二、开展课堂活动,构建实践探究的教学情境
新课改下设计的高中地理教材,更强调学生探究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几乎在每一章节后,都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其实就是课堂的延伸,也为学生理解、消化和运用知识提供了平台。在这样的活动情境下,学生的探究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都会得到激发和提升。如在教学“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内容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一定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依据习得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就根据当堂课学习的内容,创设了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的实践探究问题。为了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教师要先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扮演的角色分别是开发商伐林部、政府相关部门、原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以及森林中的动植物代表。给每组一定的讨论时间,让他们分析砍伐森林的利弊与影响,并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反思自身角色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最后针对自己的反思拟定一个合理的开发方案。这样的实践活动情境,既让学生了解了社会,又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使用现代教学技术,优化体验式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手段,也有利于强化教学的重难点。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够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教学内容由抽象到具体,教学过程也更加简化,同时也能构建体验式的高中地理课堂,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如在讲解“地球公转的意义”的内容时,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无论是利用版画还是挂图、模型等,由于课堂缺少立体感,很多学生,特别是那些空间想象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但是在多媒体教具的辅助下,就可以有效地规避这些问题。如通过FLASH,逐一展示黄赤交角,同时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期变化,让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存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通过演示学生逐渐在脑海中形成了地球公转的动态立体图,进而对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就不会死记硬背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意义,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情境的创设,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认真地研究学情、教情,最大限度地整合相关因素,有选择地创设教学情境,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