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卿
[摘 要]把课本以外的历史材料引入课堂是落实新课改理念的体现。在历史课堂中适当引入历史材料,既能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升历史课堂的品位。
[关键词]引用 历史材料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104
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通过历史材料还原“历史现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教材所选用的历史材料不多,为了增强课堂的直观性、趣味性、有效性,教师可引入课外的历史材料,包括诗歌、史书、视频、图片等等。
下面笔者以《北方的民族汇聚》一课为例,从诗歌、经典史书、典型材料的引入入手,谈谈使用历史材料进行教学的尝试和思考。
一、巧用诗歌导入课堂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诗歌是我国传统的文学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教学中适时引入句式整齐、音律优美的诗歌,能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了引出北方民族汇聚的原因,笔者选用了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导入新课。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乌衣巷”作为南京夫子庙的著名景点,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王谢”本来是北方的大族,后来成为东晋时期江南的名门望族,他们为什么会从北方迁移到南京呢?此时教师提醒学生联系上一课《南方经济的发展》,学生很自然会想到东汉末年以来由于北方战乱而出现的中国人口大迁移。诗歌为历史教学创设了情境,为学生了解历史现象产生的背景、过程、影响等提供了材料,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同时,在历史课堂中引入诗歌,让学生在诗歌创设的美妙情境中进行探究式的自主学习,这个学习过程无疑是轻松而又愉悦的。
二、通过妙引经典史书理解史实
古代史书是古人对历史的详细记载,比如《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等。恰当地引用经典史书的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过程、结果、意义等。
本课的重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迁都和汉化政策。以迁都的教学为例,孝文帝迁都的原因课本上讲述得很简单,不利于学生理解迁都的必要性。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迁都原因,笔者准备了一幅地图,标出了平城与洛阳的地理位置,并展示了一段《魏书》中的节选资料。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学生结合地图阅读选文,比较了平城与洛阳的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知道平城位置偏北,经济文化落后,不便于接受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和成功改革,而洛阳经济文化发达,政治基础雄厚。因此迁都洛阳便于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北魏对中原的统治,促进民族的融合。引入相关的史书材料,既使教学生动有趣,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借助史料还原“历史现场”,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亲近历史,对历史事件理解得更加透彻。
三、精选典型材料,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自主分析其意义,培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非常必要。关于孝文帝改革的意义,虽然课本上有现成的结论,但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为此,笔者选用了如下一段材料。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通过阅读材料,借南朝官员之口,学生知道了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洛阳经济、文化的兴盛,使鲜卑族学到了先进文化,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孝文帝改革成功与否。通过历史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有利于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
总之,紧扣新课程标准,精选课外的历史材料进行教学的方式,已引起越来越多历史教师的重视。当然,教学内容还是要立足课本,历史材料只是起辅助作用。如何用好历史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历史课堂品位,还有待我们历史教师进一步去尝试去探索。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