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旭
[摘 要]有效设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手段,而设问的时机是有效设问的关键。教师必须把握好设问的时机。
[关键词]政治 设问 时机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6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那么如何问得“巧”,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这就要把握好设问的时机。
一、问于新课导入时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新课导入时或通过语言或通过课件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较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提高课堂效率打下基础。
如在导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课时,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一道线,然后设置了一个问题:“如何在不对线做任何修改的前提下,使这道线变细?”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跃跃欲试。刚上课就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差。
二、问于课堂生成闪现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而这种需求的最佳养料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生成初现时,通过巧妙的问题引导,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
例如,笔者在讲《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节课时,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几个包含矛盾的事例。上课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组长把组员的见解都记录下来,进行整理。笔者在每一小组中穿梭,观察他们的合作交流。在教室的一个角落,笔者发现有个学生在画人物画像(成龙),原来他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但脸上有浅浅的令人不易发觉的微笑。面对课堂上突如其来的动态生成,笔者灵机一动,拿起这个学生的“涂鸦作品”说:“他真厉害!把老师下一步要交给你们的任务‘猜一猜提前完成了。请大家猜一猜这人是谁?”学生一起说“是成龙”。笔者又接着问:“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由此借助课堂的动态生成,通过适时的设问让学生“发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三、问于学生思维受阻时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动的水平是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的。当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水平下降,思维受阻时,教师应通过巧妙的设问,帮助学生走出思维的误区。
例如,在讲解“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后,笔者展示了以下俗语:打蛇要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然后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哪些体现了主次矛盾?哪些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学生的回答出现了错误,说明学生对这两者的区别还是有些模糊,于是笔者又提出问题:“体现主次矛盾的俗语有什么共同点?体现矛盾主次方面的俗语又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讨论后,得出了“主次矛盾是做法”“矛盾主次方面是看法”的结论。这样就使学生很好地把握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从思维的误区中走了出来。
四、问于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时
学生的学习情绪是不断变化的,当教师发现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时,应及时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例如,在上午最后一节讲《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课上到一半从食堂飘来阵阵的菜香,这让不少学生心绪不宁。见如此情形,笔者先提出一个问题:“食堂的菜香吗?”学生笑着回答“香”。笔者接着又说:“对食堂你们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学生立刻纷纷议论起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教育局最近要对各中小学的食堂进行调整,你将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反映你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一阵热烈的讨论后,笔者让学生汇报讨论成果。在汇报中每一组都很棒,虽说有的答案不十分准确,但每一个结论都体现出他们的智慧,到了下课时间他们还意犹未尽。
五、问于课堂教学结束时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停止、思维的停滞,那么作为教师如何使学习继续、思维前行呢?这就需要我们适时地提出具有生活化又赋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去探究。
例如,在《文化与经济、政治》这一课结束时,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当前恶俗文化流行,通过你的调查研究,你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放任这种文化继续流行,会有什么危害?”这些问题的提出既能突出本课重点内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为下一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埋下了伏笔,也使学生获得了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勇于突破和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