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清辉
[摘 要]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置引导问题,为学生探究学习创造了契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学生 探究能力 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62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完全符合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精神,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共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现代课程改革的崭新理念。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施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巧妙设置引导问题等途径,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挖掘学生探究潜能,激活学生学习探究思维,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全面提升学生政治素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潜能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陷入“说教”和死记硬背的窠臼之中。政治课并非要喊政治口号,也不一定要摆“大道理”,而是要对问题进行精细剖析,让学生深入教学细节中感受和领悟。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用活生生的教学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彻底摒弃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旧观念,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时空条件,为学生自主探究做好引导服务工作。
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爱我家》中“难报三春晖”的相关内容时,教师没有做太多讲解,而是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9岁小男孩撑起一个家》。视频里面的小男孩名叫白广春,父亲有精神障碍,母亲因病瘫痪,于是白广春从5岁开始便担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学生看完视频,都显得很严肃,看来视频对他们的触动很大。教师启迪道:“一个9岁孩子,身小力薄,却能够承担整个家庭的重任,我们每一个同学年龄都比他大,可我们都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呢?从白广春的身上,我们应该学习到什么样的品质呢?”学生陷入深深思考之中。教师将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展示功能进行立体展示,给学生的视觉、听觉都造成了强烈冲击。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自然调动起来,学习效果也非常显著。
二、联系生活实际,点燃学生探究热情
初中政治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太多契合点,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教学设计和操作,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感知体验学科内容,从而建立崭新认知。教师选择学生听得懂的实例来阐述理论,学生自然会顺利接受,与教师形成思想共鸣。
在教学《我与父母交朋友》中的“严也是一种爱”时,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父母平时是怎么要求自己的。先让学生分条整理,然后展开小组汇总,最后在班级内展示。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很快就得到小组汇总结果。教师让各个小组进行集体展示,提示道:“父母为什么要对我们严格要求呢?你赞成父母的做法吗?如果有不同看法,可以提出来。”学生又开始小组讨论,课堂学习气氛浓烈。很显然,学生的生活经验能成为他们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将学生生活中最真切的感知搬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感觉亲切,学习热情自然被点燃。虽然教师没有做过多讲解,但学生的感知却非常深刻细腻。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果。
三、设置引导问题,激活学生探究思维
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科学预设,特别要注重课堂思考问题的预设,这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重要联系纽带。教师在问题设置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针对学生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设计,用问题带动学生思维,用问题激活课堂学习气氛。教师要注意合理安排合作学习,要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讨论,使学生在生生互动中达成共识。教师还要注意进行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从不同角度激活学生思维。只有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才能成为现实。
在教学《老师伴我成长》中的“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时,教师设计了一组思考题:老师还有哪些称谓?为什么老师的作用无可替代呢?你获得过老师的帮助吗?老师是如何帮助你的呢?你心目中的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你爱你的老师吗?今后打算如何爱你的老师呢?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分析。因为内容都比较简单,学生在很短时间内便完成了任务。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向教师表达谢意。学生被这个问题给难住了,教室内又热闹起来。教师的这个设计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前面的问题都是为最后这个设计做铺垫的。让学生现场演绎,虽然有一点难度,但学习探究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探”是寻找搜索的意思,“究”是推演、追究的意思,“探究”是一种主动学习方式和理念。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抛弃传统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方式,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学生获取新知、实现自我发展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