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研究

2015-08-14 22:08张文丽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26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资产

摘要:文章以资产为纽带,积极寻求学校与企业的“利益诉求点”,建立“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有效解决学生的企业实习,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情景,解决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和教师的企业锻炼,解决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与课程的开发,实现了产教融合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资产;产教融合;学校;企业;校企合作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9-000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9.004

1 概述

为加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步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19号)。在“决定”中,把“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决定”指出:要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和投身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是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形态,是一种主体多元、诉求多向、关系复杂的合作。目前,校企合作往往是“产”冷“学”热,很多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深水区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感觉力不从心、困难重重,究其主要原因是学校不能够满足企业的某些诉求、缺乏与企业交换的对等资源,企业缺乏利益驱动,由此出现被动与消极现象。学校只有找准了企业的“利益诉求点”,产教融合才能持续发展。

为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情景,学会实际工作所需要具备的技能,以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资产为纽带,探索产教融合的合作方式,寻求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共同点,是摆在职业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以资产为纽带,建立“厂中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厂中校”是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之一,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教室和实习基地,承担一部分实践教学,特别是承接学生的实训教学。利用企业广泛的设备资源,学校与企业共建、共管和共育人才。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和直接能够获取实际经验的企业工作有机结合,实现校企双方人才共同培养。

为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参与真实工作过程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实现学校和企业双方互助互赢。学院尝试向企业投入实际生产真实设备,企业原有近百台各式设备对学校无偿开放,采用企业运营方式,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组织学生实训。以资产为纽带,建立“厂中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按照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将学校的硬件资源与企业厂区资源有机结合。学院先后投入设备:电火花机床2台,线切割机床2台,快速成型机1台,真空注型机1台,五轴加工中心1台,高速数控冲床1台;企业投入厂区面积达600平方米,建立“厂中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根据功能需求,按照企业要求进行区域划分,建立“数控加工实训车间”与“电加工实训车间”。这些设备不仅满足学生实习,而且为企业实际生产提供设备支持。学院投入台式电脑40台,建立“厂中校”教室,学生可以实现学生边学习边实习。以资产为纽带,创新“厂中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形成全套产权明晰、责权利分明、教学过程和教育质量有保证的管理制度,调动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实现校企合作育人与合作的

发展。

3 创新“厂中校”实习基地,实现校企资源最大效益

在校企深度合作基础上,在企业内部建立“厂中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该基地建立主要利用企业厂区空间,由学校进行部分设备投入,同时利用企业原有设备,校企共同营造规模适中、生产性强的“厂中校”模式实习实训环境。

学校和企业的设备、人力、场地资源相互全面开放,硬件软件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企业资源向学院全面开放,相当于学院建成一家大型工厂,企业可以利用学校投入设备进行生产和员工培训,学校则利用企业原有和学校投入设备及厂区环境,对学生和师资进行生产性实习实训,企业每学期承担学生生产性实习6周以上,满足专业群各专业对学生实习实训的大量需求。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共建双赢,形成良好的运行模式。

3.1 发挥校企硬件优势,建立双元制设备管理机制

在“厂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本着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实现双赢的目的,利用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度,将学校的硬件资源与企业厂区资源有机结合。结合企业管理制度,建立校企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各车间和工作室的生产范围和实训范围,划分设备保养与维护维修职责等,并且落实责任到人。同时划分企业和学校的责任义务,明确硬件设备的双元制身份,在优先服务学校实习实训的前提下,实训设备可用于生产,并建立有效的资源协调机制,对资源冲突和资源共享进行精细管理。

3.2 发挥校企软件优势,建立双元制人员管理机制

以资产为纽带,发挥“厂中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纽带的作用,在“厂中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工作人员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学校教师,组成也来自校企双方。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联系交流机制,建立适应教师企业锻炼、企业兼职教师聘用机制,建立在职教师企业交流、挂职、兼职机制,选派优秀教师赴企业交流、挂职,教师在提升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同时,也能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

同时,依托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平台,对学校师资和企业员工提供相互培训服务。每学期派遣1~2名教师到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同时深入企业进行企业实践锻炼,有效提高教师的工程开发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有助于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学校通过外聘教师聘任制度,将企业员工聘任为学校企业兼职教师,并承担相应实训教学任务,同时学校通过教师到企业实习制度委派教师企业实习,进入企业承担企业生产任务,相互明确职责和义务,实现双元制人员管理体制。

4 创新“厂中校”实习基地,校企共建专业和课程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以实训项目为导向的教材,努力实现主干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真实工作内容相一致,实践教学标准与职业岗位能力标准相一致,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产教融合实训的主要形式是在真实的环境下生产真实的产品,但必要的时候也必须通过设计一些典型任务达到特定的训练目的,这是因为某一阶段的生产过程与实际生产内容不可能完全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校企双方根据学生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项目、工程进度为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从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几个层面实施校企共同管理、共同培育人才,并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指导与管理。建立保证校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顺利运行的联络、运行、管理、考核机制。

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厂中校”合作模式的实施,探索产教融合的合作方式,寻求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共同点,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实践锻炼问题,解决了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解决了教师的企业锻炼,解决了真实工作过程素材来源,实现了产教融合健康有序的可持续

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涤非,王生雨.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中“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建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

[2] 蒙忠.基于大型企业的“厂中校”合作办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12).

[3] 邵伯乐.职业教育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6).

[4] 范丽娟.“厂中校”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2,(12).

[5] 魏佳佳,朱志,马宏.“厂中校”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作者简介:张文丽(1964-),女,河北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和机电工程。

(责任编辑:周 琼)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资产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