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莹
安德雷斯和我同在华盛顿的一个共创空间办公,某天偶然碰见,他说起自己的社会企业项目HEAL—一个将即兴表演应用到社区层面公共健康教育的创新项目,主要采用的是社会创新实验室的方法来解决公共健康教育普及的问题。
“社会创新实验室的方法”几个字引起了我的兴趣。他解释说,就是集合跨界多元的社会问题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社区成员以及相关服务产品提供方(可以是商业企业),通过即兴表演将问题深层的根源揭开,加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连接,并将问题的利益相关者或者说有动机与责任解决问题的人员带入到问题的真实情境,发挥同理心,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也许是看到我眼睛发亮,安德雷斯说,当天傍晚,恰好是他组织的华盛顿社会创新实验室学习小组首次活动,他邀请我前往观察。
活动就在安德雷斯与我平常工作所在的同一个共用空间 Impact Hub华盛顿办公空间里举行。活动是免费开放的,参与者来自联邦到州的政府机构、国内和国际NGO组织、政策智库以及社区平台等形形色色的机构,肤色、种族、国籍也五花八门。
活动开始前,安德雷斯向我介绍了社会创新的基本方法论特点,如清晰定义挑战与问题,集合人群,定义某个问题的利益相关者和所需要的资源,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出解决方案原型,并在人群中测试得到反馈,在形式上有点类似黑客松(hackathon 注:意为编程马拉松,即很多程序员聚在一起,以合作的形式进行电脑编程)。但在硅谷主导的黑客松形式下,结果往往是应用科技手段形成具体服务产品,可对于社会创新实验室推行者来说,结果并不仅限于科技产品。
当晚的亲身经历与随后一段时间的观察,让我开始对社会创新实验室有了更为直观和具体的认识。
◎1.社会创新实验室致力于推陈出新,常常开发出独特的问题解决流程、方法与工具,通过各种创造性的方式与活动,调动参与者的互动积极性和跨界合作。
安德雷斯提到,大家想要尝试解决的问题往往不是各方力量简单相加所能够解决的,而在社会创新实验室中,故事讲述(包括即兴表演中角色故事讲述)的是生存在问题之中者的一手信息,在活动的“气场”之下,问题暴露得更为透彻,也更能充分发挥试图解决问题的人的同理心,激发多种角度参与的讨论,进入问题核心,寻求解决方案。
◎2.社会创新实验室采用“快速学习 - 实验 - 调整结果”创新思维模式,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
安德雷斯请出了一个使用社会创新实验室方法的机构负责人现身说法。Rebuilding Re-Entry Coalition是一家帮助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融入社会的社创机构,由一对母女创办。母亲特丽莎因白领犯罪入狱。她谈到自己四年前出狱时面临的经历,大到如何找工作和解决住房与出行等难题,小到如何用Email通信,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问题都排山倒海压过来。此时,在约翰霍普金斯商学院就读的女儿成了她的创业伙伴,二人共同成立了这家机构。半年前,她们在试试看的心态下举办了一场以为服刑人员重回社会提供解决方案的黑客松(hackathon)比赛,出乎意料迅速吸引了两百多名参加者。比赛历时27小时,共产生了包括3个技术产品原型在内的7个解决方案。“快速学习-实验-调整结果”这一套在硅谷与创新界盛行的方法论被借鉴过来,构建方案原型、压力测试和建立模型都在短时间内完成,并让活动参与者有机会同时在场快速评估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提出调整建议。
◎3.社会创新实验室强调基于整体问题的跨界合作。
让“重返公民”融入社会在任何国家都是个难题。它不仅涉及许多社会部门与利益相关方,复杂系统内的各种因素也常常发生互动与变化,这使得割裂机械性的解决方案往往失灵。这种整体性问题,正是社会创新实验室最擅长解决的问题领域。
在美国,每年有超过200万被囚禁人员,每年有超过70万人被释放回到社会,70%被囚禁人员的孩子将会重蹈父母覆辙。它牵动许多个人与家庭的悲欢,但从社会创新者的角度看,这也是一个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元素并举的“富矿”。
当时,特丽莎在读商学院的女儿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两年后,母女俩注册成立一家名为Mission: Launch 的社会企业,通过开源科技平台为第三方(科技)产品服务提供便利与发布渠道,增进社会成员对于“重入”问题的理解,以创新手段扫清“重入”障碍。从这个角度,它可以说是相当典型的运用社会创新实验室方法的组织。
◎4.社会创新实验室也采用包括“人本设计模式”“商业画布模式”“角色扮演模式”“蛛网图”等各种方式,调动参与者的创新能力。
设计思维,或者说人本设计模式,是一套如何进行创新探索的方法论系统,包含了触发创意的方法,斯坦福大学D. School是主要的倡导者。在社会创新实验室中,它也成为一个重要方法,以调动参与者共情理解涉及对象的处境问题以及发挥创新力。
随后的一周,Rebuilding Re-Entry举办了一场用设计思维解决刑满释放人员重返社会障碍的工作坊。工作坊为时一天,由在斯坦福D.School正式受训过的女士主持。参会的人士有各种重新回归社会的“重返公民”,也有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的企业家,有为他们提供就业与住房或政府福利补助申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的社会组织人员,有律师,也有政府官员,以及“重返公民”的家庭成员等等。
在现场,大家诚恳坦率地谈论自己的个人经历,也平等友好地进行讨论和参与头脑风暴。上述各个“利益相关方”会分散在不同隔间,接受小组访谈,各个小组甚至还出门对路人进行了访谈,然后分小组用便利贴写下关键词,贴在桌上或者黑板上,共同重新精准地定义问题,并在小组协作中发挥创意,快速提出解决方案,每个参与者都能实时看到多元不同的视角。
我感受最深的是,设计思维这一套成熟的方法可以用来有效激发创新,通过充分的用户访谈与观察,从需求出发定义问题,构建方案并快速测试反馈,问题解决者能够利用多元参与者的参与,迅速切入问题的各个角度,从而深刻理解问题和解决方案“用户”需求。现场的大量互动讨论以及即兴头脑风暴,虽然看似“乱糟糟”,但却遵循了特定范式,快节奏互动场景刺激下的群体信任建立与创意激发,也更有可能形成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种子。
同时我也意识到,这种多元跨界的形式,要求每个参与者完全坦诚透明交流,不做简单粗暴的道德判断,对所有参与者彼此充分信任与平等心态实则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这在美国这种移民国家和多元社会能够适用,但是否能直接拿来应用到其他国家和社会,是不确定的。但有一点我深信不疑,只要有复杂的社会问题存在,有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有具有情怀相信商业可持续模式的创业家在,各种创新手法解决社会问题的尝试就不会停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