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洋节热”现象的反思——打铁还需自身硬

2015-08-14 21:39贾延儒
世纪桥 2015年7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传统文化

贾延儒

摘要:近年来“洋节热”和“传统节日冷”现象引起了学界和普通民众层面的重视和广泛讨论,结论不一。这实则是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双重作用下的文化自觉的表现。节日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内在功能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并通过作用于人影响一国发展。可以以传统节日为落脚点,加强宣传教育、注重形式方法、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达到在世界文化交融中保持中国特色、弘扬传统文化的效用。

关键词:“洋节热”;传统节日;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7-0082-02

早在明清时期就有外国传教士向中国输入西方节日,但由于当时东西方文化和经济的巨大差异,同时因为没有广泛的群众(信徒)基础,所以其没有产生巨大反响,也并未起到冲击社会意识的作用。至1840年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迫打开,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相对的开放使得社会的流动性加大,列强对华输出商品的同时也输入了外国文化。但由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承使得中国人有强烈的“保守观念”,使得这些外来文化却在中国境内成了被同化的对象,久而成了中国本土的东西。例如中式西餐、中式西装、中式洋房等等。这无疑说明,中华文化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及包容力的。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国门主动地对世界大开,随着其开放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发生于中国国内,发生难免的碰撞与融合。如何在这种全球化态势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坚守自己的传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节日作为文化的一个缩影,由其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值得反思。洋节热到底是商品经济需要而引出的外热内凉,还是传统文化观念相对淡薄而影射出的表热里也热,应该对此给与充分的关注和警惕。

一、洋节热的原因

(一)全球化进程下的社会反映

我国自改革开放起真正的打开了国门,自此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意识形态领域东西方文明加速交汇。全球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基本趋向,借助于外来产品、媒介工具等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新玩意”都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社会态度,对“洋节”的态度正如其他外来文明一样不无猎奇和尝鲜的意味,甚至说是一种潮流也不为过。同时,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带来了自己国家的文化和节日,而数量更是可观的中国学子也漂洋过海的去他国进行学习或是深造,接受着国外文化的重新塑造和熏陶。应当注意到,无论是青年学子还是外企、宗教信众这些主体,这些流动性较强,跨一国甚至是多国的生活方式,都对促进洋节在中国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故在某种意义上说,“洋节热”是必然的,它反应出了世界文化交流中主体需求的多样性。

(二)商家烘托

西方文明是强调个人实现的物质文明。这可能是洋节备受商家欢迎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可以发现,无论是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最终落入大众视线的均是缤纷的促销广告和活动宣传。因为在这些西方节日里,人们要讲“馈赠”。虽然近年来,传统文化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不少专家学者更是跳出来愤走疾呼提出保护传统节日。可是这些声音与现实的反馈相比却显得相当单薄。这都与商品经济下资本的盲目逐利性有很大关联。2014年的2月14日,既是西方的情人节又恰逢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尽管服务于舆情和商机,有学者挖掘出了元宵节的商业价值:即元宵节也可被视为是古代的一种情人节——古时妇女只有在这天才会走出家门,以猜灯谜的浪漫形式与古代男性产生接触和了解。但此种结论并未被众多商家加以利用,结果元宵节过得仍然只是吆喝,情人节才赚来了真金白银。显然,过节气氛和盈利环境并不能在商家心中完全画上等号。其中原因,“应景性”的物件大卖固然少不了其宣传手段,但更多的商家是在被动的赶日子,习惯了连带效应,逢节就喊。事实是,中国人并不是不爱过节:阿里巴巴创造了双11这个世界性的独一无二的消费狂欢日,而后其巨大效益使得整个电商界为之动容。一年后双11不但是网购达人的盛宴,连实体店和专卖店等线下商超也开始想分一杯羹。它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消费狂潮。可见,是否有具备相当实力的商家引导,是影响节日氛围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传统节日冷的原因

(一)精神需求的变化

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家,故此传统节日尽皆根源于农耕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已与过去大相径庭。不分城市还是农村,人们对待春耕夏播、秋收冬藏的农事历法以及节气时令的观念已远远不如从前那样强烈。这直接导致了在此基础之上的传统节日的内涵与现实相对脱节。一方面,因为城市化进程导致了人们对农耕背景下的传统节日缺乏认同感,另一方面,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又将现代化的城市文明带入农村,导致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对于传统节日的诉求也偏离了本来的模样。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曾在早年做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53.6%的年轻人是为了快乐才喜欢“洋节”的,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对比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可以发现,洋节流入中国后并没有固定的庆祝模式,借助于节日而自发的个人行为或者是群体行为往往都服务于释放情绪。在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氛围中,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契机抑或说理由去放空自己。同时这也反应出传统节日内涵的日渐模糊化。

(二)节日形式的僵化

由于解放初期的特殊国情,人们对于传统节日进行有意识地冷处理,以求祛除落后的外衣,使其留下纯粹的精神力量与新社会相符。紧接着,一些节日形式被冠以封建迷信的高帽,受到抵制,而一些依附于传统活动形式的民间行为也开始被认为是繁文缛节。以春节为例,到了60年代,给孩子穿新衣、给压岁钱、全家团圆吃年夜饭一律成为“四旧”,因为据称“筷子底下有阶级斗争”……最后,春节只保留在日历上。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但是,传统节日的空洞化并未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得到缓解,因为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使传统节日传承缺失了必要的保护防线,这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记忆缺失。

现如今,我们已经习惯了将节日和假期不自觉的联系起来,而对节日的初衷即便知之却也不一定行之。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关于一项春节的调查显示有45%的被访者认为春节假期和“十一”长假没有什么区别。许多人借假期进行休息、娱乐或者旅游活动,过分的强调“自我调节”,忽视了对社会的良性互动。这也加剧了传统节日观念的丧失和传统节日低迷的氛围。

三、节日的文化内涵

节日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挥社会记忆功能,并在这种记忆中,促进社会秩序安定并起到文化传承的功效。然而,洋节热与传统节日的冷却并不能说明我国文化传承的危机。当下人们对于节日的抱怨,正是出于对民族的自信和文化的自觉心理。对洋节和传统节日的看法不一,学界也存在诸多争论,这都根源于通过节日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文化问题。它不仅仅由文化而生,也不凭借单一的文化发展而发展。正因如此,对节日内涵的把握便更应偏重于其内在的含义。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人们对于节日的需求集中于精神和情感层面,情感价值是节日的核心价值。然而,无论对于传统节日亦或是洋节,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都已经逐渐淡忘其核心价值。具体来讲,一个不知道春节典故的青年也未必知道圣诞的由来。这种单纯的无意识地狂欢才是最值得注意和警惕的,因为节日现象虽不仅由文化因素构成但却无疑是对文化的一种现实的来自普通民众层面的反映。更甚,由于节日形成具有自下而上的特点,节日现象甚至能够创造和兴起一种文化。我们都不希望这种文化的名字被唤为“虚无”。故此,洋节热也好,传统节日冷也罢,透过纷繁的学术争论和喋喋不休的民间抱怨,我们理应看到的是一种对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集体“文化不适应综合征”。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期许泊来文明会带着怎样的优秀基因融合于亦或是融合我们的文明,只能期许于自身的文化有足够的旺盛的生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以培育优秀的后代。文化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它决定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价值观。美国学者MEAD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模式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决定着该民族的国民特性。”而文化中的人,特别是新生代,又反过来作用于文化。著名的文化心理学者Ilsu认为,“一个社会固有的文化模式与儿童期的教化经验及人格特质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 文化是宏观的,同时又是微观的;节日不仅是文化的一个缩影,其更具有文化的内涵。

四、强化传统节日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由内因决定,受外因影响。作用到上述现象,理应重点把握的还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笔者认为,强化传统节日的影响,理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普及传统节日宣传教育。这解决的是“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只有加强群众心底对节日本源和传统的认同感,才会形成自下而上的积极的实践效果。第二,必要的“形式主义”。这解决的是“做什么”的问题。节日的文化形式,是形式化的文化传统。古今中外,各种节日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即:人们在相同的时间自愿地进行某种共同的文化活动。用“科学”和“实用”的眼光分析这一类活动,它们确实迹近荒唐,劳民伤财。但节日正是由这些文化形式组成,离开了这些形式,也就是丢弃了这些礼仪活动。而正是这些千百年历史积淀结晶的仪式化活动,使节日具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并且从心理上维系着共同的民族文化。第三,社会各阶层的联动。这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社会发展到现今阶段,文化、政治等领域的联动作用最终都要落脚于经济。由“洋节”和“双11”的消费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和商家在节日中起到的社会作用不可小觑,只有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阶层,使其在各自领域中发挥出最大功效,才能使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以传统节日为系,使国人在精神深处自发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必将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永葆青春。同时,以自信的民族形象屹立于文化交流长河中,将中国特色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禹松.传统节日的商业突围[J].产业,2014,(3).

[2]巫肇胜.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 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4).

[3]李峰.节日的功能及其社会学隐喻[J].河南社会科 学,2008,(4).

[责任编辑:胡 悦]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漫话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